英语论文
-
大学英语议论文写作问题及教学对策分析论文
2024-09-27 14:17:44
10
[摘要]:英语议论文写作是体现大学生英语学习能力的重要标杆之一。提高大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不仅有助于他们在大学英语四、六级以及其他学业水平测试中取得更好的成绩,而且对于未来想从事涉外事务工作的大学生来说尤为重要。然而,目前大学生的英语写作水平往往不尽如人意,同时英语写作教学也面临着多重问题。本文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
-
大学英语写作SPOC混合式教学模式论文
2024-09-27 13:53:34
21
[摘要]:本文从大学英语写作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出发,探讨基于SPOC的英语写作混合式教学模式,将英语写作教学贯穿于课前语言输入、课中互动强化和课后巩固评改等环节,增加学生的语言素材输入和英语写作输出,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形成过程性写作评价,以改进英语写作教学模式,提升学生英语写作水平和思辨能力。
-
从弗洛伊德的“三我”理论解读戈尔丁的《蝇王》论文
2024-09-27 12:00:04
61
[摘要]:1954年出版的《蝇王》在文学界引起了一阵轰动,其以儿童的视角去展现“人性恶”的主题在文学作品中很少出现。本文基于弗洛伊德的“三我”理论,对《蝇王》进行详细解读,得出相应的三种人格:杰克代表着“本我”,拉尔夫代表着“自我”,而西蒙体现了“超我”,并通过分析人格的变化,得出小说“人性本恶”的主题。
-
产出导向模式下课程思政与民办高校英语语法课程教学的融合论文
2024-09-27 11:49:08
6
[摘要]:本文通过教学实践和调查分析,发现产出导向教学模式能够有效地实现课程思政与英语语法教学的融合,提高学生的语言技能和思想政治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产出导向模式下,课程思政与民办高校英语语法课程教学的融合不仅符合新时代育人理念,也有利于提升民办高校英语专业的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水平。
-
产出导向法应用于大学英语口语教学的行动研究论文
2024-09-27 11:41:12
23
[摘要]:本文以产出导向法在大学英语口语课堂中的应用为例,教师通过两个阶段的设计、行动、观察、反思,开展对大学英语口语课堂的行动研究,旨在解决英语口语教学中的实际问题,探索并创新大学英语口语教学新模式、新方法。教师应充分发挥教学“研究者”的作用,从任务导向、课堂参与、有效评价等方面提升大学英语口语教学质量。
-
BEC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策略论文
2024-09-27 11:29:06
33
[摘要]:本课题组在剑桥商务英语(BEC)教学中所进行的实践与探索表明,教师依托学习通等网络平台进行课程设计,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与网络自学各自的优势,为学生创立自主学习的环境,能够充分激发其学习动机,培养自我监控、自我评价、自我反馈能力,从而达到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目的。
-
《熊从山那边来》中的老年人物身份探究论文
2024-09-27 11:12:05
11
[摘要]:在日益老龄化的社会中,老年学研究作为社会科学的一个研究领域正变得越来越重要,在文学研究中也越来越受欢迎。短篇小说是最适合研究老年表征的文学体裁之一,因为它们从不同的角度揭示了人类心理的微妙之处。通过细读爱丽丝·门罗的短篇小说《熊从山那边来》,本文研究了这位著名加拿大作家如何在她的短篇小说中描绘老年人物,以及衰老的过程在多大程度上影响了老年人物的身份。
-
《红楼梦》中对联英译对比论文
2024-09-27 11:00:15
26
[摘要]:《红楼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研究《红楼梦》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与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本文以《红楼梦》中的对联为研究对象,选取霍克斯、闵福德英译本和杨宪益、戴乃迭夫妇的英译本,与ChatGPT的译文进行对比分析。本文从读者的接受度视角,探究中国读者对于不同译本的接受度,并基于纽马克翻译理论阐释其接受度存在差异的内在原因。
-
《德伯家的苔丝》中苔丝的人物形象剖析——以弗洛伊德人格结构理论为视角论文
2024-09-27 10:44:21
154
[摘要]:《德伯家的苔丝》是19世纪英国著名小说家托马斯·哈代的一部长篇小说,被认为是哈代最伟大的一部作品。苔丝是一个美丽、善良、勤劳的女孩,本应有美好的生活,然而她的一生却充满了不幸并最终被判绞刑,结束了悲剧的一生。本文运用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来分析苔丝的成长之路,以便读者能够更好地了解苔丝的悲剧人生。
-
体认语言学关照下英汉“狗”相关隐喻性习语研究论文
2024-09-24 14:18:06
48
[摘要]:本研究根据《英语习语分类词典》和《汉英英汉习语大全》中关于“狗”的习语,建立了一个语料库,并以体认语言学中的核心原则“现实(体)—认知(认)—语言”为理论基础,聚焦考察英汉隐喻性“狗”动物习语的体认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