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南布依族地区小学英语口语教学现状分析与策略研究——以都匀市X小学为例论文

2024-09-24 11:12:24 来源: 作者:dingchenxi
摘要:《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提出英语课程要促进学生初步形成用英语与他人交流的能力,促进小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提高。
[摘要]《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提出英语课程要促进学生初步形成用英语与他人交流的能力,促进小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提高。然而,本文通过调查发现:黔南布依族地区学生受地域环境、地方方言以及思维文化差异的影响在英语学习上态度消极;教师质量参差不齐、教学能力存在分化,对教学理念的理解也各不相同;学校秉持应试教育的教育理念,对英语教学的考核评价方式单一。为有效改善这些现象,本研究提出四个策略以期改善该地区小学英语口语教学现状。
[关键词]黔南布依族地区;小学英语;口语教学;教学策略
1提升小学生英语口语能力的必要性
1.1顺应课标要求
21世纪全球化和信息化的快速发展对教育和人才培养都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其中针对英语学习与提高英语口语表达能力的要求也愈加突出。《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明确提出教师要发展学生听说读写技能,促进学生初步形成用英语与他人交流的能力,为之后学习英语和用英语学习其他相关科学文化知识奠定基础,且学生能够在感知、体验、积累和运用等语言实践活动中,认识英语与汉语的异同,逐步形成语言意识,积累语言经验,进行有意义的沟通与交流,这其中就强调了英语口语的重要性(杨志红等,2023;林枫,2023)。
1.2抓住发展的关键期
人的发展是具有一定规律性的,主要表现为人的发展的顺序性、不平衡性、阶段性、个别差异性和整体性,每个人在一定的发展时期会存在发展的关键期。其中,小学阶段是学生把控掌握口语技能的黄金时期,这不仅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提升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还要求学生通过一定的课程学习掌握相关语言技能与生活技能,促进学生社会交流和交往能力的提升。
1.3促进国民素质的整体提高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多语种的国家,语言作为文化传播和传递的重要工具,承担着融合民族文化与现代文化的重任。然而,当前我国少数民族学生的母语为少数民族语言,他们在义务教育阶段开始学习汉语,三年级才开始学习第三语言——英语,且以阅读和写作为主要学习内容。少数民族的教育事业在我国的教育发展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外语教育又是少数民族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促进国民素质的整体提高,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进展的途径之一就是大力发展教育事业(曾丽,2010)。
2黔南布依族地区小学英语口语教学现状分析
2.1学生语音不准、语调过重、态度消极
英语是基础教育学科中的一门科目,也是世界上使用最广泛的语言之一。当前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多数学生在阅读与写作方面成绩优异但在口语表达方面比较薄弱。教师在课堂上提出问题,学生会由于害怕答错或害羞而不敢回答,还可能担心自己因为口音过重、语音语调不准而被人嘲笑,久而久之学生的口语能力就得不到提高。并且,黔南布依族地区的学生在有本民族语干扰的情况下需同时面对语文和英语两门语言,其英语基础知识水平参差不齐,思维切换比较困难,部分学生可能会因为词汇量偏少、语言环境缺失、听说能力较差等不能听懂教师的指令,从而采用消极的学习态度对待这门学科。
2.2教师教学理念落后、教学能力分化
英语学习活动观要求教师基于教学目标逐层设计教学活动,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在实践中运用、在迁移中创新(杨志红等,2023)。但据观察,在黔南布依族地区,许多教师在讲授新课时使用的课件均是从网上下载的,在教学目标的设定上依然采用三维目标,没有根据本班学生的学情与当地民族语的影响进行教学设计。在小学英语口语教学中,许多教师则采用直接讲述的方式,坚持贯彻以教师、教材、课堂为中心的三中心理论,整个课堂教学中较少使用角色扮演、英语角、英语演讲比赛等活动,知识传递的过程只存在于课堂之中。
2.3学校评价方式单一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指出,评价旨在测评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水平,促进学生全面、健康而有个性地发展,教师要准确把握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两种评价方式(杨志红等,2023)。但在该地区,学校对于英语学科的评价方式仅局限于纸笔测验,通常在一个学期结束后采用试卷的形式对这一学期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检测。试卷总共分听力部分与笔试部分两大类,题型均以选择题、填空题与连线题为主,试卷与教学均重视阅读与写作方面,无口语测试部分。而英语口语能力培养需要有效结合听、说、读、写,并进行大量练习。
3黔南布依族地区小学英语口语教学效果不佳的原因分析
3.1学生口语表达受地域环境、地方方言的影响
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位于贵州省中南部,是少数民族聚居之地,主要世居少数民族有布依族、水族、苗族、毛南族、瑶族等,黔南当地人在日常生活中使用当地语言进行沟通交流,其中都匀市以布依语为主,而其他各县又有各自的本民族语或是两种民族语相融而产生的新民族语。以荔波县莫语为例,荔波县水族居多,使用的民族语则是莫语,在语言表达方面,莫语只保留了一部分早期水语的语音结构,是由水语和布依语融合形成的一种深度异源结构语言(杨世瑜,2023)。
据调查发现,都匀市某小学共计学生1400余名,其中少数民族学生占学生总人数的80%,民族主要有布依族、苗族、水族、毛南族、瑶族等43个少数民族,由于当地少数民族居多,民族语言丰富,学生受民族语、普通话、英语三种语言之间的交互影响,思维切换困难,发音受民族语影响,语音不准,语调难以调整,许多学生不敢说、不想说,久而久之就对英语口语表达存在抵触心理。
3.2学生口语表达受文化差异的影响
学习英语地目的在于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学用相长、知行合一,但在实际情况中,学生在课堂上学习的知识除了应用于日常的考试中,很少用在实际生活中。据访谈发现,许多学生认为在学校所学的英语语言知识与以英语为母语的人在表达方式上存在差异。如在情感表达上,以汉语为母语的人在表达自己的感受时往往更加含蓄和间接,而西方人是更加开放和直接,比如中国人会说“你辛苦了”来表达对于别人的感激之情,而西方人会说I love you或you are amazing。
3.3教师队伍质量参差不齐
在黔南布依族地区小学英语教师队伍中,以都匀市某小学为例,本研究发现该校教师质量参差不齐,兼职代课现象较普遍,并且大多数教师并不是英语专业的毕业生甚至不是师范学校的毕业生。大多数教师是学校从社会中招聘的兼职教师,或是学校为尽快解决英语教师短缺,缓解英语教学压力而聘用的代课教师。这些教师大多只经过几天的临时培训便匆忙上岗,其英语水平远远达不到正常英语课堂的教学水平。许多教师存在词汇量欠缺、发音不标准、课堂用语不规范以及乡音明显等问题,这些问题会直接影响学生的英语发音和英语语言运用。
2014年3月,教育部颁布的《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提出了“核心素养”这一概念,而《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颁布更是明确了指向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英语课程目标(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17、2022)。但在实际教学中,部分教师在教学目标的制定上依然采用三维目标,没有对新课标进行系统学习又或是粗略学习不知如何应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语言输入依然以中文为主,未能给学生营造学习英语的环境。
3.4学校倡导应试教育的教育理念
苏君阳教授指出,应试教育作为物化教育的主要表现形式,不仅具有较强的工具性和外在性的取向与特征,而且也沾染了一些奴化教育的陋习,其突出表现就是把人训练成了考试的奴隶(杨世瑜,2008)。由此可见,一味强调应试教育只会让学生为了分数而学习,忽略了学习的真正意义,也无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对学生的表达性技能进行了描述,其中包括让学生围绕相关主题与所学内容进行简短叙述或交流,以此表达个人的情感、态度和观点(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22)。而都匀市某小学英语教师对于英语的评价方式以终结性评价方式为主,主要考查学生对于词汇、语法、听力的学习情况,并未涉及语音及口语的测试。
4黔南布依族地区小学英语口语教学的策略研究
4.1通过移动App激发学生口语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无论在哪一个阶段,兴趣都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兴趣作为一种内在动机,是稳定的、持久的,是能够激发学生不断前进的动力。学生可以使用“英语趣配音”App进行口语练习,“英语趣配音”中主要有五个栏目,分别是“动漫配音”“热门视频”“经典教材”“每日一句”以及“听歌学习”,学生可以选择喜欢的栏目进行配音。“英语趣配音”App会根据音调、语速、连读、节奏、语调等方面进行打分并显示发音不准确的单词与语句,可供学生重复练习。
例如,学生若是在“英语趣配音”App中选择“动漫配音”《寻梦环游记》栏目,便可以看到《寻梦环游记》所有片段。学生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片段与语句进行配音,片段长度在1分钟左右,语速适中,且会展示视频与中英文字幕。观看完视频后,学生就可进行配音。学生通过观看英语影片并听英语角色配音,可以提高自己的英语听力和口语能力,了解不同国家的文化和价值观。
4.2教师应通过多种渠道提升自己的专业素质
首先,教师要加强理论知识的学习。教师不仅要学习《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内容,还应随时关注相关学科领域的最新教育动态,及时有效地对课堂教学进行教学设计,开展高效的教学活动。
其次,教师要提高自身口语表达。教师可以通过观看TED演讲视频进行学习,TED演讲是由美国非营利组织TED主办的研究性演讲,致力于传播新思想、新科技和新文化等方面的知识和想法,教师可以从TED演讲中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演讲或水平适合自己的演讲,初学者可以选择主题简单、语速适中的演讲,逐步提高自己的口语表达能力,高级学习者可以选择挑战自己的演讲,如语速较快、口音地道的视频。教师可进行语音模仿,提高自身的口语表达水平。
4.3教师应积极给学生创设口语展示交流平台
教师可以利用课前三分钟让学生进行Free Talk,每次可以邀请1—2名同学上台展示,每一次讨论均有一个主题。主题主要围绕着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人与自我这三个方面,每个主题下含有相应的子主题。另外,教师可以每周安排一节口语训练课,以此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口语训练课形式多种多样,包括英语主题演讲、英语舞台剧、英语配音等。
4.4学校应加大对英语口语教学的投入力度
学校应开发兼容少数民族文化和英语口语教学的校本教材。由于黔南布依族地区学生以少数民族语为母语,学校应根据学生的民族特色、英语学习难度以及社会文化生活编撰适合其学习的英语口语教学校本教材。这类教材不仅可以让学生充分了解西方文化,还可以促使学生形成跨文化意识,加强对不同民族、国家文化的理解。另外,学校应为教师提供培训、进修、交流以及出国研学的机会,促使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的英语口语水平。
5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对黔南布依族地区小学英语口语教学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若干应对策略,包括通过移动App激发学生口语学习兴趣、教师通过多种渠道提升自己的专业素质、教师积极给学生创设口语展示交流平台、学校加大对英语口语教学的投入力度等,以期改善该地区小学英语口语教学现状,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水平。
参考文献
[1]林枫.在线学习背景下小学高年级英语口语教学策略探究[D].天津:天津师范大学,2023.
[2]杨世瑜.黔南西南村布依族语言使用调查研究[D].昆明:云南师范大学,2023.
[3]杨世瑜.素质教育认识论的误区及其超越[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6):29-35.
[4]杨志红,万素冰.基于内容的语言教学模式:基本特征与教学策略——基于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解读[J].教育学术月刊,2023(2):105-112.
[5]曾丽.苗族学生在三语习得中元语言意识的发展[D].重庆:西南大学,2010.
[6]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节选[J].教育科学论坛,2017(20):3-5.
[7]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