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论文
-
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思辨能力培养的路径探析――以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小数的初步认识”为例论文
2024-05-24 13:51:51
10
[摘要]: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已经成为教学的核心目标之一。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教师需要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从以知识传授为主转变为以思维培养为主。作者结合经验总结与案例分析等研究方法,在解读小学数学思辨能力培养意义的基础上,提出培养学生思辨能力的具体策略,以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
小学数学教学中引导学生深度学习的策略探究论文
2024-05-24 13:46:10
2
[摘要]:数学是小学教育中极为重要的一门科目,在生活中的应用性也相对较强,同时影响着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小学数学教育逐渐从传统教学方式过渡到深度学习模式,传统模式中以教师为主体的教育理念逐渐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教育重心也从提升学习成绩转变为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从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促使学生全面发展。文章以苏教版小学中高学段数学教学为例,对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进入深度学习进行了研究。
-
基于OBE理念的高职临床医学人才培养路径论文
2024-05-24 13:41:29
8
[摘要]:为了提高高职临床医学人才培养质量,助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文章从反向设计、正向实施、持续改进三个方面阐述了基于OBE理念的高职临床医学人才培养路径。
-
新课标背景下初中英语教学中趣味教学法的应用探索论文
2024-05-24 11:33:02
25
[摘要]:趣味教学法的核心在于将趣味性与学习内容结合,通过各种互动和有趣的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初中英语教学中,趣味教学法不仅有助于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还能激发学生对英语知识的探究欲望。教师可以通过游戏、角色扮演、故事讲述等方式,为学生创设轻松愉快的英语学习环境,有效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和学习能力。鉴于此,文章以新课标下初中英语教学中趣味教学法的应用为主题,介绍了趣味教学法的定义和特点,分析了该教学方法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价值,再结合案例提出了具体的实施步骤,以期通过有趣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
-
初中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的探索与实践研究论文
2024-05-24 11:19:37
6
[摘要]:以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念为优化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核心思想,文章以统编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诚实守信”一课为例,论述了通过创设生活化导入情境、凝聚生活化课程教学议题与组织生活化课外实践活动三种方式,将道德与法治教学与学生现实生活有机融合,培养学生道德与法治学科核心素养的策略。
-
初中历史教学中项目式学习的策略探究论文
2024-05-24 11:16:01
13
[摘要]:项目式学习是以问题为导向,以学习情境为载体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实施项目式教学,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还能强化对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的认知与理解。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通过设计驱动问题、布置实践项目、健全评价机制的方法开展项目式学习,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
-
初中语文深度阅读与写作融合教学实践探究论文
2024-05-24 11:13:17
10
[摘要]:阅读与写作融合教学不仅能够实现同步培养学生阅读和写作能力目标,还能充分挖掘阅读和写作训练的互补作用,进一步提升学生核心素养。文章结合深度阅读的特点和要求,提出深度阅读与写作融合教学的逻辑理路,即先建构意义,再设计以写作能力发展为导向的阅读任务,最后在写作中指导学生深化阅读感受策略。在此基础上,探讨深度阅读和写作融合教学的实践策略。
-
新课标背景下培养小学生数感的方法和途径探究论文
2024-05-24 11:09:28
31
[摘要]:数感主要是指对于数与数量、数量关系及运算结果的直观感悟。本文探究了培养小学生数感的方法和途径,提出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加强对学生直觉和感性认知的培育、利用多种教学资源三种方法,通过组织数学游戏和数学竞赛等活动,激发学生数学的思维和对数学的兴趣,在日常生活中发现数学和运用数学,全面助推学生数感的形成。
-
“ 大思政课”视域下地方高校思政课教学的现状及创新路径——以泉州市为例论文
2024-05-24 11:09:07
8
[摘要]:文章以泉州市为例,首先阐述了“大思政课”视域下地方高校思政课教学面临的新机遇,然后分析了“大思政课”视域下地方高校思政课教学的现状,最后提出了“大思政课”视域下地方高校思政课教学的创新路径。
-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协同机制与实践路径论文
2024-05-24 10:59:39
10
[摘要]:为了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成效,培养拥有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专业人才,文章首先分析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价值,然后论述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协同机制,最后阐述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路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