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论文
-
“学、练、赛”一体化视角下小学足球教学实践研究论文
2024-05-18 14:28:08
21
[摘要]:《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年版)》强调,体育教学要落实“教会、勤练、常赛”要求,注重“学、练、赛”一体化。作为小学体育的必修内容,足球是提升学生合作能力、竞技能力、身体素养的重要运动。因此,小学足球教学应将“学”“练”“赛”有机结合起来,借助练习、比赛和评价促进“学”的成果巩固和内化,切实提高学生足球学习过程中的学习力,发展学生核心素养。
-
分层教学,因材施教—浅谈分层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妙用论文
2024-05-18 14:24:42
3
[摘要]:不同学生有不同的学习特点和学习需求。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教学活动要想提质增效,就需要为不同学生提供最合适的教育和引导,这是当前小学语文教学面临的主要挑战之一。在“双减”背景下,分层教学成为一种重要的教学方式,其能够将学生按照实际学习水平和能力进行层次划分,为学生量身定制有针对性的教学任务,达到因材施教的教学效果,不断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因此,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师应当加强对分层教学的探究和实践,不断促进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
-
初中数学教学中问题导学法的应用论文
2024-05-18 14:22:09
1
[摘要]:初中数学相比于小学数学,知识点难度显著提升,抽象性知识增多,注重考查学生的思维能力、想象力以及知识运用能力,重视培养学生核心素养。问题导学法通过精心设计的问题引导,拓展学生思路,引起学生兴趣,提升主动学习能力,同时为课堂打造一个生动而积极的学习氛围。学生在问题解决中培养了强烈的探究欲望,养成了主动学习的良好习惯,从而有助于进一步提高学习素养。
-
“教—学—评”一致性视域下小学数学教学实践探索论文
2024-05-18 14:18:50
41
[摘要]:《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强调,在教学中要注重实现“教—学—评”一致性。“教—学—评”一致性指的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学生的学以及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三者要具有目标一致性。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常把评价任务的确定置于教学活动之后,导致评价脱离教学目标,缺乏针对性[1]。因此,在设计教学时,教师应以教学目标为基础,将评价任务前置,创新教学活动,实现“教—学—评”一致性。下文以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平均数”的教学为例,探索如何在教学实践中实现“教—学—评”一致性,进而提
-
“双减”背景下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开展论文
2024-05-18 14:15:54
11
[摘要]:留守儿童长期与自己的父母分离,缺少良好的家庭教育,因此很容易受到心理健康问题的困扰。在农村地区,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已经成为一个亟需解决的问题。“双减”政策使学生从繁重的课后作业、课外辅导压力中解脱出来,有了更多的时间来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这不仅能有效缓解学生的心理压力,同时更为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开展提供了良好的契机。
-
新时代贵州省农村社会治理现状论文
2024-05-18 13:59:55
3
[摘要]: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情境教学法,针对具体的人地关系案例创设具有感情色彩的情境,并通过提出问题、多媒体展示图片和视频等方式吸引学生进入情境,最终让学生从感性层面认识“人”与“地”的关系,将自然发展与自身发展联系在一起,并从该角度自主探究、思考问题、形成观念。
-
高瞻课程模式下幼儿区域活动指导策略的行动研究论文
2024-05-18 13:57:27
6
[摘要]:高瞻课程是以“主动学习”为核心,通过能够满足幼儿不同游戏需求的环境创设、稳定而又灵活的一日常规、客观全面的幼儿轶事记录、专业系统的幼儿评估量表(COR)、有效的机构及项目评估量表(PQA)、教师每日进行团队计划、鹰架孩子成长师幼互动策略,最终实现学前3-6岁儿童八大领域58条关键经验的全面发展的一套完善的教学模式和课程体系。
-
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把牢教育的情感性特征论文
2024-05-18 13:48:40
3
[摘要]:教育的情感性是党的二十大对教育事业发展的基本要求,也是教育的天然属性。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到,“要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他强调,“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从这段话不难理解,党和国家对教育事业的基本要求出发点是“人”,过程实现是“人”,落脚点还是“人”。所以,以人为核心的教育观和我们党的“以人为本,人民至上”的治国理念是高度一致的。
-
构建戏剧美育评价标准的迫切性与实质性意义论文
2024-05-18 13:45:37
4
[摘要]:艺术教育是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核心在于弘扬真善美,塑造美好心灵。《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中明确了艺术课程包括音乐、美术、舞蹈、戏剧(含戏曲)、影视(含数字媒体艺术),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情操教育、心灵教育,培养想象力和创新思维等的重要课程,具有审美性、情感性、实践性、创造性和人文性等特点。
-
活用思维导图提高初中地理课堂教学效率论文
2024-05-18 13:42:30
3
[摘要]:初中地理课程注重引领学生认识人类共同的家园—地球,贴近生活,关注自然与社会,体现地理学特点并具有很强的实践性。随着当今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地理课堂的教学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已不能完全适应地理课程教学的需要。面对当前地理课堂教学的现状,教师应优化教学方式,提高地理课堂教学效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