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论文
-
新课标视域下小学数学“教—学—评”一致性的思考――以“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第一课时)教学为例论文
2024-05-25 11:30:18
10
[摘要]:“教—学—评”一致性理念的实施,可以促使教师的教、学生的学和教学评价融为一体,实现教学目标,增强教学效果。因此,基于小学数学教学研究,文章重点分析“教—学—评”一致性的内涵与价值,并指出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的教学目标与新课标或学情不一致、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不一致、教学评价与教和学不一致这三大问题。文章以“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第一课时)为例,详细论述了实施“教—学—评”一致性的具体策略,以实现“教—学—评”一致性的价值,提高数学教学质量。
-
课程思政视域下大学英语教师育人能力的理论逻辑、价值向度及结构分析论文
2024-05-25 11:22:41
17
[摘要]:文章首先阐述了课程思政视域下大学英语教师育人能力的理论逻辑,然后论述了课程思政视域下大学英语教师育人能力的价值向度,最后分析了课程思政视域下大学英语教师育人能力的结构。
-
新课标背景下小学语文深度阅读教学策略论文
2024-05-25 11:20:06
4
[摘要]:阅读是学生了解世界、获取知识和信息的基本途径,也是语文教学的基本内容。本文以小学语文深度阅读为主题展开探究,分析深度阅读的价值和意义,提出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教学内容做到深度与广度相结合、引导学生体会感悟、开展课外阅读、完善评价等方法,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并建立知识之间的联系,将学习材料转化为内在知识储备,从而提高学生阅读理解和思维能力,促进学生学科综合能力和核心素养全面提升。
-
面向学生个性发展的专业综合类课程柔性化教学探索——以虚拟仪器技术课程为例论文
2024-05-25 11:14:17
14
[摘要]:文章首先介绍了相关背景,然后以“虚拟仪器技术”课程为例,阐述了面向学生个性发展的专业综合类课程柔性化教学思路,接着论述了面向学生个性发展的专业综合类课程柔性化教学实践,最后说明了面向学生个性发展的专业综合类课程柔性化教学成效。
-
新课标背景下提升初中信息科技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论文
2024-05-25 11:07:43
24
[摘要]:信息时代的到来使信息科技课程逐渐受到广泛关注。信息科技课程的开设能够引导学生掌握相应的信息技术知识与技能,培养学生的信息获取、传输、处理及应用能力,对发展学生的信息素养有积极意义,可为学生更好地适应今后的学习、生活、工作奠定基础。因此,在初中阶段加强对信息科技课程教学的重视十分有必要。然而,从实际情况来看,当前初中信息科技教学状况尚不够理想。教师仍需要探索更有效的方式进行教学,推动该学科教学质量的提高。鉴于此,文章简单分析了当前初中信息科技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立足实践经验,对提高该学科教学有效性的策略进行
-
融合 OBE 与创新创业理念的学生学习成果达成度评价体系研究论文
2024-05-25 10:58:12
11
[摘要]:文章首先概述了学习成果的定义,然后提出了融合OBE与创新创业理念的学生学习成果达成度评价依据与原则,以及融合OBE与创新创业理念的学生学习成果达成度评价内容,再次论述了融合OBE与创新创业理念的学生学习成果达成度评价体系构建,最后对融合OBE与创新创业理念的学生学习成果达成度评价体系进行了可持续分析。
-
行动导向教学法在中职“ 保健刮痧师 ” 课程中的应用论文
2024-05-25 10:52:24
6
[摘要]:文章首先概述了行动导向教学法,然后论述了行动导向教学法在中职“保健刮痧师”课程中应用的流程,最后分析了行动导向教学法在中职“保健刮痧师”课程中应用的成效。
-
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思想政治教育的改革创新论文
2024-05-25 10:48:21
5
[摘要]:文章首先阐述了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创新的要求,然后分析了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创新面临的挑战,最后论述了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创新路径。
-
在线学习系统对教师知识管理能力与教学效能的影响研究论文
2024-05-25 10:45:23
10
[摘要]:为了调查在线学习系统对教师知识管理能力与教学效能的影响,文章采用问卷调查法,共抽取教师52人进行调查,所得资料采用IBM SPSS Statistics 26软件,以平均数、标准差、t检验、单因子变异数分析、相关分析等方法进行统计,结果显示,学习系统导入前后教师整体知识管理能力、整体教学效能有显著差异,且导入后优于导入前;教师知识管理能力与教学效能呈正相关。
-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初探论文
2024-05-25 10:40:55
2
[摘要]:小学语文教师通过融合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元素,创建丰富多样的文化渗透教学活动,不仅可以增强课程教学的丰富性、有效性,还能借此开阔学生的文化视野,让他们充分感受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进而形成较强的文化传承意识和民族自豪感,提升文化自信。为了让语文教学达成上述目标,文章从文化渗透视角出发,阐述了教师通过开展传统文化元素深入探究活动,巧妙渗透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学生文化素养的具体策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