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论文
-
“双减”政策下的小初衔接阶段英语作业设计策略论文
2024-11-04 15:26:55
24
[摘要]:分析小初衔接阶段英语作业设计的重要意义,认为小初衔接阶段的作业设计需要秉持系统化与个性化、知识性与能力性、自主型与合作型、基础点与创新点、师生评与生生评相结合的原则,依据不同阶段单元话题的教学内容,设定学生在特定核心观念下需达到的知能目标。提出应围绕英语课程的核心素养内容,贯彻六要素整合的英语学习活动观,科学设计小初衔接作业,合理配比知能掌握类作业、观念理解类作业和观念迁移类作业,以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
-
“双减”政策下初中英语实践类作业设计研究论文
2024-11-04 15:14:15
7
[摘要]:初中英语实践类作业的设计与应用符合“双减”政策导向,能够在减轻学生作业负担的基础上,有效增强其学习效果,培养其学习兴趣,提升其综合能力。为满足“双减”政策对初中英语作业的要求,研究如何设计初中英语实践类作业,基于适切性、趣味性原则,从提高语言能力、坚定文化意识、训练思维品质、发展学习能力四个角度提出设计编剧表演型作业、文化体验式作业、思维可视化作业、问题解决类作业。认为有效设计初中英语实践类作业,能够达成“减负增效”目标,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其综合能力。
-
“双减”政策下初中英语深度学习的策略探究论文
2024-11-04 15:03:46
13
[摘要]:简述“双减”政策下初中英语深度学习的背景,分析初中英语深度学习的趋势,指出教师应使学生基于课堂阵地达成深度学习,并使他们利用课余时间延长深度学习。以初中英语深度学习为主要研究方向,以人教版初中英语教材为参考,通过案例阐述具体的教学策略,即在课堂阵地实现听说读写合一,探究贯穿全程;在课余时间先预习再综合,改进作业功能。在此基础上,使学生能在课内外学习活动的有效衔接中,达到理想的深度学习效果,促进深度学习的有效落实。
-
“双减”背景下基于核心素养要求的小学高年级英语作业设计研究论文
2024-11-04 14:57:17
17
[摘要]:为了优化小学英语作业设计,提出教师要以“双减”政策为作业设计的指导思想,以核心素养为作业设计的价值导向,并深度分析“双减”政策与核心素养之间的关系,简要概述立足“双减”政策与核心素养进行作业设计的价值,系统详述立足“双减”政策与核心素养进行作业设计的方法。结合教学实践,指出在小学高年级英语作业设计时,教师应挖掘趣味元素、生活诱因、表现刺激、表演素材等元素,优化作业设计,从而使学生能够进行知识验证、语言训练及能力发展。
-
“人工智能海洋学”课程教学改革探索论文
2024-11-04 14:35:23
20
[摘要]:文章从聚焦学术前沿,促进“教研融合”;加强校企交流,推动“以产促教”;搭建线上平台,丰富教学手段;梳理课程内容,优化课程体系;开展教学交流,深化课程改革五个方面论述了“人工智能海洋学”课程教学改革。
-
“理解”:学科知识向素养转化的机制论文
2024-11-04 14:22:23
16
[摘要]:文章首先阐述了“理解”在学科知识向素养转化中的作用,然后从感知、联想、反思、内化四个方面分析了学科知识向素养转化过程中“理解”的内在机制,最后从学科知识实践、情境性知识运用两个方面论述了学科知识向素养转化过程中“理解”的外在机制。
-
“互联网+”背景下高校现代汉语教师教学能力培养研究论文
2024-11-04 13:53:17
9
[摘要]:高校现代汉语课程是传承和发展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对相关教师教学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在“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培养并提升现代汉语教师教学能力,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够完善现代汉语教学体系,为传承与发展中华文化作出积极贡献。基于此,论述“互联网+”背景下高校现代汉语的教学特征,阐述“互联网+”背景下高校现代汉语教师教学能力的基本构成,并提出具体的高校现代汉语教师教学能力培养策略,旨在提升高校现代汉语教师的教学能力,推动现代汉语教学的创新发展。
-
“候鸟型”乡村教师教学生活的遮蔽与回归—基于生活世界意义的视角论文
2024-11-04 13:40:30
24
[摘要]:“候鸟型”乡村教师教学生活的理解对其生命体验及日常教学质量至关重要。教师教学生活不仅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发展活动,更是人生意义的领悟活动。基于生活世界意义的视角,本研究发现当前“候鸟型”乡村教师教学生活被教学生活空间孤立封闭、教学生活时间紧张停滞、教学生活关系淡漠疏离等困境所遮蔽。因此,乡村丰富闲暇生活,提供精准支持;学校重视“人”的需求,深化集体关怀;教师增强地方认同,寻求生活意义,是“候鸟型”乡村教师回归教学生活的必经之路。
-
“观·知·感·创”小学美术教学路径的实践探索论文
2024-11-04 11:54:17
21
[摘要]:在学校美术教育教学中,审美感知的培育有助于学生发现美、感知美,丰富审美体验,提升审美品位。文章在充分尊重儿童感知规律的基础上,以审美感知为切入点,以培养学生的“艺术直觉、视觉思维、创新能力”为目标,构建“观·知·感·创”美术教学的基本环节,将“知觉”作为重要的学习途径运用于小学美术课堂教学,可帮助学生提高审美感受能力、审美判断能力、审美理解能力,让学生学会通过丰富的视觉感知,从审美的角度来思考问题和观察世界,从而更好地提升学生的美术核心素养,让学生拥有更深厚、更丰富的美学涵养。
-
“共情式”阅读视域下的初中英语语篇分析教学实践论文
2024-11-04 11:48:12
16
[摘要]:基于英语学习中语篇分析的必要性和“共情式”阅读的促进性,探索初中英语语篇分析的教学实践。用挖掘情感、依托共情、以情为索三种方法,从语境分析、信息分析、意图分析三个维度阐述语篇分析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具体应用,从而提升学生的语言能力和学习能力,落实英语学科核心素养,达成英语学科的育人目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