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库原理及应用》课程思政教学设计与实践论文

2024-12-18 10:13:00 来源: 作者:dingchenxi
摘要:本文旨在探讨《数据库原理及应用》课程中如何有效融入思政教育元素,通过课程内容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结合,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和社会责任感。
摘要:本文旨在探讨《数据库原理及应用》课程中如何有效融入思政教育元素,通过课程内容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结合,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和社会责任感。文章对专业课程中思政教育的重要性进行深入探讨,提出将思政教育元素有效整合到数据库原理课程中的策略,并通过案例分析,展示融合实践的效果与意义。
关键词:《数据库原理及应用》;课程思政;教学设计
2020年5月,教育部印发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中明确提出全面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发挥好每门课程的育人作用。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就是要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之中,帮助学生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工学类专业课程要注重强化学生工程伦理教育,培养学生精益求精的大国工匠精神,激发学生科技报国的家国情怀和使命担当。
《数据库原理及应用》课程是西南石油大学南充校区计算机与软件学院面向大二本科生开设的专业核心课程之一,旨在提升学生的数据库管理技能、数据处理技巧以及信息系统构建能力。课程内容既包含丰富的理论知识,也强调实际操作经验,涵盖了众多复杂且深奥的数据库原理。在实践环节,重点教授数据库软件的使用技巧以及如何设计和开发数据库系统。通过该课程的理论学习和实践训练,让学生掌握数据库的基本原理、技术和方法,能够根据具体业务需求分析、设计和创建数据库,拥有基础的数据库构建和编程技能。
然而,将思想政治教育的元素融入专业课程,尤其是在工程学科如数据库领域,仍然面临众多挑战。结合南充校区具体情况和学生特点,课程组对课程思政的实施过程进行认真的研讨和分析,将课程的教学目标与思想政治教育目标进行有效融合,重新构建课程的教学目标体系。
一、《数据库原理及应用》课程目标
传统课程目标一般围绕“知识”“能力”两个方面,而“课程思政”则是在此基础上增加“价值引领”维度,实现专业教学所担负的“立德树人”使命。结合学校工科专业人才培养的具体目标,本课程从学生学习情况出发,构建了教学目标(见表1)和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确保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课程的理论和实践教学的各个环节。
本课程以培养学生深厚的家国情感、责任感和专业精神为核心,致力于实现学生在知识掌握、技能提升和价值观塑造方面的全面发展。通过整合思想政治教育与情感培养,培养学生成为德才兼备的人才。课程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深入挖掘课程内容中的思想政治元素,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数据库系统的演进历程及其在现代社会中的关键作用。通过这样的教学,激发学生的文化自豪感和爱国热情,同时培养学生作为新时代信息技术工作者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二、《数据库原理及应用》课程思政建设思路
组建一支专业的思政教学团队,致力于提升教师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专业素养。确立专业技能与素质的教育目标,同时融入课程思政和情感教育的元素。将思政理念融入课程内容的切入点,并创建具有代表性的教学案例。此外,建立一个全面的评估体系,以促进学生在知识、技能和价值观方面的全面发展,实现培养德才兼备人才的教育目标。在数据库原理及应用课程中,将思政教育的理念融入整个教学流程,确保其实施效果(见图1)。
1.建立教学团队
《数据库原理及应用》课程教学团队成员均为党员,依托学院党支部和课程组协同备课,提升教师德育意识和能力,将思想引导和价值观塑造自然融入课程教学之中,构建起一个全面覆盖的大思政教育体系。
2.明确教学目的
针对新工科教育培养复杂工程技能的需求,教师以培育学生的系统性思维能力为专业学习目标,并以激发学生的自主创新精神、科技兴国意识和为国家重大需求服务为课程思政教育目标。
3.充实教学内容
依据“目标-行动-效果”的一致性原则,教师对课程思政教育融入课堂教学进行系统化设计。结合课程内容,探索各种思政元素的融入方式,利用社会热点问题引导学生进行价值判断和思考,将抽象的思政教育目标转化为具体、可操作的教学活动,这些活动注重学生情感体验和行为习惯的培养。
4.实施全面多维的考核方式
课程思政教育涵盖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价值观塑造等多个方面。引入持续性评价和学生反馈机制,确保教学目标、教学活动和教学评价的一致性,从而实现课程思政教育的全面性和有效性。
三、《数据库原理及应用》教学设计与组织
课程围绕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相结合,按照专业教学中理论和实验的教学内容,融入丰富的典型思政案例,重点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工匠精神和责任担当。教师按照课程教学内容,设计具体的思政要素和思政内容(详见表2和表3)。
四、《数据库原理及应用》典型案例分析
案例设计体现知识目标、技能目标和价值目标,价值目标主要从爱国情怀、工匠精神和责任担当等方面,体现课程思政。
1.国产数据库
【知识目标】数据库的发展过程与趋势
【思政目标案例】图灵奖得主、国产数据库
【具体描述】数据库技术自20世纪60年代产生,经历了三代演变,也造就了4位图灵奖得主。让学生了解数据库技术是如何从无到有,从理论研究至产品开发,产品从诞生、发展、成熟的每一个环节。每一个阶段都离不开科学研究。数据库技术是计算机技术的核心技术,应用非常广泛。从酒店管理、售票系统、银行系统、医院信息系统、购物商城背后的数据库技术,引导学生思考要实现中国复兴梦,掌握数据库技术这一“卡脖子”技术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介绍oceanBase、KingbaseES等国产数据库。
2.数据库安全性
【知识目标】SQL SERVER的安全机制
【思政目标案例】数据泄密事件
【具体描述】在现代信息社会中,数据库作为应用软件系统的基础与核心,存储着海量的关键与敏感性数据。对于政府、企事业单位而言,数据库已成为一种战略性的资产。这些数据一旦被泄露或窃取,将会给企业,甚至行业、国家造成无法估量的损失。数据安全已成为国家安全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内容。通过引入2021年国内外发生的几起重大数据泄漏事件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数据安全法》的实施,引导学生形成保护数据安全的法律意识,作为信息行业的从业人员,不仅要掌握数据库的安全技术,而且需要“有备无患”的安全意识,尽好数据安全保护责任,内外兼修。
五、结语
《数据库原理及应用》以学生为中心,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充分挖掘数据库的思政要素,并将其融入教学中。问卷调查及测试结果显示,课程思政应用实践以来,学生在专业知识技能掌握情况逐年提升的同时,学生的爱国情怀、大国工匠精神的认同感亦愈发深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高,科技报国的家国情怀更深厚。课程思政教学实践有效地促进知识、能力和价值培养目标的达成,同时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在课程思政建设改革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并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
参考文献
张蓉,文劲宇,李红斌,等.新工科背景下课程思政系统设计与实施[J].电工技术学报,2023,38(11):3094-31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