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论文
-
“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创新与实践论文
2024-07-23 10:02:24
9
[摘要]:在核心素养教育目标指引下,小学数学教学要摆脱以往知识灌输和作业堆叠的模式,要在保障基础知识掌握基础上提升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在“双减”背景下,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更加重视作业的设计,进一步降低学生的作业负担。对于数学学科而言,布置作业既能够复习巩固已经学过的数学知识,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学生的知识实践应用能力。文章重点分析当前小学数学作业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作业设计创新策略。
-
对小学体育新课程标准的认识与思考论文
2024-07-23 09:54:39
5
[摘要]:新课程标准的实施是基础教育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项改革。教育新理念、新教材、新评价方式要求教师积极地去理解新课程,搞清新标准,从而更好地开展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在教育改革的要求下,小学体育教师也应当做出相应的改变,发挥体育教育教学工作的优势,不断地调整教学方案以适应课程改革的需求。本文结合新课程标准的相关内容对小学体育新课程标准谈几点认识和思考。
-
对山水田园的憧憬——解读《古诗词三首》论文
2024-07-23 09:48:02
8
[摘要]:禅语曰:"心中若有桃花源,何处不是水云间。"“桃源”即山水田园。古代文人墨客在踏山涉水之中,领悟人生智慧,让自己的心回归宁静,于是就诞生了山水田园诗。这些诗歌都有共同特征:基本上都是从官场上退下来或者萌生退意的文人写的,也都表达了一个中心思想,那就是歌颂美丽且闲适的大自然,热切盼望回归到清新的大自然中去。本文通过分析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的三首清新、自然的田园诗歌—《四时田园杂兴X宿新市徐公店X清平乐·村居》,来体会古代文人墨客对山水田园的憧憬。
-
读后续写在初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论文
2024-07-23 09:39:37
8
[摘要]:读后续写是一种综合的学习过程,强调阅读与写作的有机结合,为提升初中英语写作教学效率,教师应将这种结合带到写作教学之中,整合阅读和写作教学资源和教学互动,为学生带来综合性的学习体验。读后续写在初中英语写作教学中能够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促进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为学生提供更广泛的写作实践机会。本文分析了读后续写在初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意义,重点探讨其应用策略,以供参考。
-
德育与小学作文教学的融合模式与路径论文
2024-07-23 09:33:24
8
[摘要]:小学作文教学,是通过写作这一有效手段,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文章通过教学实践和实际调研,进一步明确德育与小学作文教学的关系,深入探究德育与小学作文教学的融合模式与融合路径。在小学作文教学过程中,通过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的调整,能有效促进学生的道德教育和写作技能育成;而通过教师角色的转变,课程设计的创新以及评价体系的完善,能够进一步推动德育与作文教学的紧密融合。
-
大单元视角下线上线下整合练习研发与教学实践论文
2024-07-23 09:27:52
7
[摘要]:数学是一门“结构的科学”,而整合练习注重理解知识结构间的内在联系,是由逐一探索走向整体探究的动态建构。线上线下整合练习能够大大提升了学生学习的效率。本文从大单元视角对线上线下整合练习研发与教学实践进行分析。
-
从用调与创意看苏轼词在词史中的地位论文
2024-07-23 09:21:34
7
[摘要]:在宋词革新过程中,苏轼对词史进一步发展注入足够驱动力,同时也留下成熟的独特文体,对苏轼词史地位进行全面分析,不仅要从宏观角度入手做好全面与系统分析,还应站在微观角度完成局部的细致化分析。本文以《浣溪沙》《水调歌头》《念奴娇》三种词调为例,从用调与创意入手对苏轼词史地位进行深入探讨。
-
从《朝路夕拾》看鲁迅心路历程论文
2024-07-23 09:16:32
27
[摘要]:在《朝花夕拾》这部作品中,鲁迅用大量篇章回忆了自己的童年生活。鲁迅的童年是充满童趣与欢乐的。作品中提及的一些人物对鲁迅产生了重大影响。
-
“双减”政策下初中数学错题资源的运用论文
2024-07-22 11:00:00
16
[摘要]:“双减”政策的实施推动了初中数学教学活动的改革与创新,使师生拥有了更多自主时间与精力去进行错题的整理、反思、总结,提高了错题资源的运用效率。文章分析了初中数学错题资源在教学中的运用重要性、错题产生原因和运用策略,以高效运用初中数学错题资源,提升初中数学教学活动效率和质量。
-
“双减”背景下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有效落实语文要素论文
2024-07-22 10:49:34
3
[摘要]:随着教育实践的不断深入,“双减”背景下如何有效地实施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语文要素逐渐成为教育界关注的焦点。文章探讨了在“双减”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有效实施语文要素的策略和方法。首先,分析了“双减”背景对小学语文教学的影响和挑战,并明确了语文要素的重要性和意义。接着,提出了在“双减”背景下实施语文要素的几项关键举措,包括科学设计课程、合理安排学习任务、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