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投稿/征稿

欢迎您!请

登录 注册

手机学刊吧

学刊吧移动端二维码

微信关注

学刊吧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关于我们
首页 > 学术论文库 > 教育论文  德育理念融入初中体育与健康教学的研究论文

 德育理念融入初中体育与健康教学的研究论文

5

2024-10-14 17:26:08    来源:    作者:liziwei

摘要:文章主要围绕德育理念融入初中体育与健康教学展开研究,提出教师应该通过设计游戏项目,增强合作意识;针对突发事件,实施客观评价;借助信息技术,展现体育精神等策略将德育理论融入初中体育与健康的课堂教学中,净化学生心灵、陶冶思想道德情操。

     摘要:文章主要围绕德育理念融入初中体育与健康教学展开研究,提出教师应该通过设计游戏项目,增强合作意识;针对突发事件,实施客观评价;借助信息技术,展现体育精神等策略将德育理论融入初中体育与健康的课堂教学中,净化学生心灵、陶冶思想道德情操。

  关键词:初中体育与健康德育理念教学策略

  在体育与健康课堂上,教师应将德育理念融入教学,将德育理论转化为指导学生实践行动的驱动力,帮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汲取更多德育思想,使学生不断增强身体素质的同时,能树立正确的“三观”,成长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

  一、设计游戏项目,增强合作意识

  为了增强教学过程的趣味性,培养和锻炼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教师可以精心设计与体育运动技能相关的团队合作游戏,学生在轻松愉悦状态下,锻炼体质、塑造优秀品质、增强团队合作意识。在设计游戏项目时,应当遵循以下基本原则:第一,趣味性,即设计的游戏项目能够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以轻松心态投入游戏中。在兴趣引领下,学生能够清楚了解游戏规则,熟悉每一个游戏步骤。第二,互动性,即在游戏过程中,学生通过相互间的协调配合来共同完成游戏任务。这种互动性,不仅可以锻炼和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也能够使彼此更进一步了解,增进同学间友谊。第三,育人价值,即整个游戏项目需要渗透德育理念,学生能够受到游戏的启发和教育,在思想意识、道德修养、心理品质等方面得到充分锻炼。例如,团队合作品质、助人为乐品质等优秀品质都可以在游戏过程中形成。以“多人多足”游戏项目为例,游戏以小组合作方式进行,各小组的成绩取决于从起点到终点所需时间的多少,从起点到终点的距离为100米,用时最少即为最后的获胜小组。比赛时,每个小组男女学生各10人,每两名学生相邻的腿用粗布绳系牢,各小组成员按横排的排列方式并排站在起跑线上。在比赛过程中,如果绑腿的粗布绳脱落,则需要站在原地重新系好,再继续完成接下来的游戏任务。这个小游戏既能考验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又能锻炼学生的身体素质。要想顺利完成游戏任务,参加游戏的每一名学生都应当精诚协作、团结一心。

image.png

  从这一点可以看出,设计团队合作游戏是德育理念融入体育教学的一条有效路径。首先,游戏内容同体育与健康课堂内容存在密切联系。通过游戏活动,学生身体的各项机能得到了更多锻炼机会,学生之间形成了一种默契的协作关系,无形中拉近了彼此间的距离。其次,团队合作游戏能够聚集学生合力,学生朝着同一个目标努力拼搏。这一充满正能量的游戏过程,增强了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特别是在小组成员出现意外事故的情况下,大家都能够及时伸出援手,这种小组成员间的帮扶,实际赋予了每一个小组成员积极向上的动力。在动力驱使下,整个团队才能出色完成游戏任务。最后,将伤害程度降到最低点的互助友爱的做法,既可以增进同学间友谊,又可以营造和谐共融的氛围,对学生未来发展影响深远。

  二、针对突发事件,实施客观评价

  学生在参与各种体育运动时,极易发生肢体冲突或者出现磕碰、受伤等突发事件。中学生正处于身体与生理发育关键期,部分学生面对各种突发事件时,无法利用理性思维去解决问题,以至于事态不断扩大,引起纠纷。针对这一情况,教师应基于德育理念,及时采取必要措施:第一,调查事件起因,确定主要责任人。如果确实是运动难度大或者运动场地小等客观原因而引发事端,教师应当从客观公正的角度平均划分责任,在学生中增强信服力。第二,如果事件是由主观原因引起,教师应当单独与主要责任人进行对话,阐明事态的严重性,并通过耐心的说服教育,使学生冷静、理性面对事件。第三,教师可以选择一个相对安静的区域或者场所,让当事双方还原事件发生时的真实情形,通过亲身示范,向当事双方演示事态发展的多种可能性,此时学生通常能够理智处理问题,化解矛盾。

  以“篮球运动”为例,甲乙两名同学发生冲撞,乙同学不依不饶,甲同学连连躲闪。这时,教师可以示范演示,将两名同学发生身体接触后的三种可能性展现出来。第一种可能性是乙同学对甲同学拳脚相加,甲同学反击,导致乙同学受伤。第二种可能性是乙同学倒地后,甲同学立刻上前将其扶起,带到医务室。第三种可能性是乙同学倒地后,连连向甲同学摆手,示意自己的身体没有受到任何伤害,篮球比赛继续。经过教师的演示,两名同学都意识到了自身存在的问题,经过调解与教育,握手言和。这种融入德育理念的方法,能够使学生主动意识到自己的缺点或者不足,自我反省,在最短时间内纠正自己错误。

  教师作为德育工作实施者,主要考虑学生的德行素养。学生的做法有误时,教师可以列举出一些错误的实际案例,及时帮助学生改正;学生的做法正确时,教师应及时予以正面评价,增强学生自信心。这种是非观清晰明确的做法,能够帮助学生端正个人行为与态度。教师进行客观评价时,应兼顾学生个人感受,以教育性与引导性语言为主。学生收到反馈信息后,能够将自己个人行为与他人行为进行比对,如果确定自己是错误的,可以快速予以纠正。发生突发事件后,教师对学生及时给予客观评价,学生能够在短时间内体会到教师的良苦用心,自我保护意识也将大大增强。因此,在面对突发事件时,教师应当以清醒的头脑、冷静的处理方式予以应对,并向学生提出一些建议。

  三、借助信息技术,展现体育精神

  信息技术的发展为教育教学工作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在初中体育与健康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设备开展实践教学活动,打造集趣味性、互动性、启发性与正向引导性于一身的高效课堂。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将德育理念巧妙融入各个教学环节,既有利于教学活动的高效展开,又能够帮助学生培养优秀的思想道德品质。

  首先,借助信息技术载体,教师可以结合体育与健康课堂内容,向学生播放一些能够激发斗志、净化心灵、陶冶思想道德情操的体育人物或者相关事件的材料。在观赏过程中,当事件主人公身上的优秀品质展现在学生面前,会对学生产生强大冲击,学生能够快速引发情感共鸣,受到启迪和教育,很容易对主人公产生仰慕之情,将其作为学习和效仿的榜样。其次,随着播放进度的推进,学生可以快速进入真实情境,和画面中的人物、事件形成一种空间互动,并将自己平时的一些个人行为与事件中出现的人物进行比对。通过这种横向比较,学生能够深刻意识到自己身上存在的缺点与不足。例如,事件当中的主人公具有优秀的思想道德品质,而学生在某一方面或者多个方面存在不足,在经过对比之后,学生发现事件中的主人公每一个举动、每一个行为都带有满满的正能量,而这种优秀的精神品质恰恰使学生受到感染和熏陶。久而久之,学生的思想观念将发生质的转变,也会端正个人行为。

  以“奥林匹克体育精神”为例,教师首先通过互联网平台收集历届奥运赛场上发生的一些感人事迹,如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田径运动员—来自伊位克的达娜,在一次训练中遭到了枪手袭击,多亏教练急中生智,才侥幸逃出。赛场上,她穿着一双从约旦买来的二手跑鞋,圆了自己的奥运梦。赛后,她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道:只要我还活着,就不会放弃训练与比赛。视频播放完之后,教师可以选择一到两名学生代表谈一谈自己的感受,再提炼出这段视频内容的德育思想。这种直观的教学方法,能够收到显著的育人效果。

image.png

  首先,教师选取的育人场景与“顽强拼搏”的体育精神息息相关,画面一出现,学生的注意力立刻转移到场景中的人物与事件上,进而被这些真实场面所感染和打动。其次,学生在观看视频时,会快速联想到自己平时的表现,通过对比,能够及时发现自己的缺点。例如,有的学生有一些惰性,较为缺乏体育锻炼;有的学生团队合作意识淡薄,同学之间关系疏远;而有的学生则是三分钟热度,缺少恒心与毅力,以至于体育锻炼效果大打折扣。当学生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之后,能够将视频画面中出现的体育人物当作自己的榜样,进而转变思想观念、端正行为态度。最后,当学生与画面内容产生情感共鸣后,教师可以将画面当中所影射出来的优秀品质及时传达给学生,让学生在感受和领悟优秀品质的同时,在学习和生活当中成为一个素质好、成绩优、德行高的优秀学生。

  四、结语

  德育理念融入初中体育与健康教学中,能够使体育健康课程的育人价值得到充分体现。基于此,教师应借助丰富的教育教学资源,以体育与健康课程为出发点,通过正确引导、耐心指导、用心示范,陶冶学生的思想道德情操,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付强.试论中学体育课程有效实施德育管理的策略[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21(22):19-20.

  [2]杨国标,于少勇.多样化教学方法让体育课堂“灵动”起来[J].中国教育学刊,2018(5):107.

  [3]赵洪波,王祖冬,都晓娟.具身德育视域下的体育课堂教学设计研究[J].教学与管理,2022(18):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