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论文
-
任务型教学法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2022-10-12 14:55:49
60
[摘要]: 摘要:作为交际教学法的一个分支,任务型教学法主张在做中学,把学生作为教学活动的中心,旨在培养学生在亲身参与和互相合作中提高语言运用能力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任务型教学法的出现为外语教学带来了一种全新的教学方法,并且越来越受欢迎。文章分析任务型教学法的理论模型,结合国内任务型教学法的相关研究和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困境,探讨任务型教学法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实践和应用策略。
-
认知体验视角下介词at多义研究
2022-10-12 14:06:03
25
[摘要]:摘要:认知语言学认为语言中的词语所表达的意义及其用法取决于人们对周围真实世界的感知和范畴化。因此,一词多义现象与人们对客观世界的体验和经验感知是分不开的。文章基于语言的认知体验观,详细分析了介词at多个义项的认知体验基础,以探究其多义性形成的认知机制和语义关联。研究发现介词at多个义项之间共享“某一点”这一核心意义,“空间点”是其基本义,从基本义辐射出其他延伸义。了解这些义项之间的联系,有助于学习者的词汇学习,同时为认知词典编纂提供一定的例证参考。
-
浅析关联理论对大学英语阅读教学的作用
2022-10-12 14:02:54
18
[摘要]:摘要:在大学英语教学中,阅读教学是很重要的一部分,是学生语言知识积累与运用的重要途径,对学生语言素养的提高至关重要,在各种英语水平能力测试中分值也非常高。语用学关于语篇理解中的关联理论,是大学英语阅读理解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文章首先论述关联理论概念,并通过实证研究证实了关联理论对阅读理解教学的作用。
-
目的论视角下的电子游戏本地化
2022-10-12 14:01:18
77
[摘要]:摘要:文章从德国功能学派目的论视角,以《英雄联盟》中英雄的技能翻译为例,探讨游戏翻译的策略。游戏本地化的目的包括还原原版游戏的体验和实现商业价值。译者在保留游戏的原始风味的基础上,可以发挥创造力使译文更贴近目标玩家的文化,从而提升翻译质量。
-
民办高校非英语专业学生翻译学习现状分析及教学法建议
2022-10-12 13:55:52
23
[摘要]: 摘要:文章通过实证研究分析安徽三联学院非英语专业学生翻译学习现状,探究民办高校非英语专业学生翻译学习存在的问题及原因。研究结果显示非英语专业学生普遍认为由于对词汇及语法等语言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导致英语翻译能力薄弱。此外,学生过度追求翻译技巧,翻译实践中却鲜少考虑技巧的运用。为此,笔者认为在民办本科非英语专业大学英语翻译教学中,应强化学生语言基本能力训练,辅以翻译技巧讲解,提升大学生英语翻译能力。
-
基于智慧教学环境的大学英语多模态混合式教学体系构建
2022-10-11 14:36:37
27
[摘要]:摘要:文章以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为基础,借助A+课堂派、中国大学Mooc、itest等线上智慧教学平台,利用多模态教学资源,融合多学科知识,进行线上线下大学英语教学智慧体系的积极探索。从创设智慧教学环境、构建智慧教学模式、创新智慧教学方法、完善智慧教学评价四个方面对大学英语多模态智慧教学进行总体设计,以期能够在教育信息化2.0时代推动信息技术与大学英语教学的深度融合,打通“互联网+教育”的最后一公里,全面提升大学英语教学效果。
-
基于MOOC+SPOC的大学英语翻译教学模式的设计
2022-10-11 14:34:25
11
[摘要]:摘要:当前国内形势与国际形势直接影响着教学模式的发展,基于国内MOOC资源和SPOC相结合的大学英语翻译翻转教学模式是适应社会发展趋势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为后疫情时代高校信息化教学和传统翻译课堂的融合提供了平台与资源,也为复合型人才培养计划做出了贡献,是一种可行性极高的教学模式,结合这一时代背景,文章从“MOOC+SPOC”的具体内涵出发,研究讨论基于“MOOC+SPOC”的大学英语翻译教学模式的具体设计与实践方法。
-
关联理论视域下杜甫诗歌色彩词英译研究
2022-10-11 14:32:19
38
[摘要]:摘要:杜甫诗词以其独具特色的色彩词描绘出一幅幅精彩绝伦的画卷。这些色彩词不仅描摹出意境之美,又比照了诗人杜甫跌宕起伏的人生,借此抒发忧国忧民之思。翻译过程中要充分传达杜诗的内涵应尤其注重原诗意境之美的还原,意境的重构要求译者须着重考虑色彩词的恰当处理方式。文章从关联理论出发,对宇文所安《杜甫诗》英译本中的色彩词翻译进行多元阐释,探讨杜诗英译过程中,如何充分传达色彩词所蕴含的丰富文化内涵,体现诗人潜在意图,满足译文读者审美期待,达到中国文化有效对外传播的交流目的。
-
关联理论框架下《江雪》英译本的对比赏析
2022-10-11 14:15:40
45
[摘要]:摘要:格特(Gutt)基于斯珀伯与威尔逊(Sperber&Wilson)提出的关联理论,首次将其应用于翻译领域并提出了关联翻译理论。文章基于关联理论框架,从认知语境、交际意图以及最佳关联三个角度对《江雪》许渊冲和林健民的两种英译本进行对比赏析。研究发现,二者的译本在贴近关联理论的标准下各有千秋。
-
古诗英译的识解操作
2022-10-11 14:13:20
12
[摘要]:摘要:中国古典诗歌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它以高度凝练的语言传达出诗人内心丰富的情感或深刻的哲思。古诗英译一直以来是中国文化“走出去”的重要组成部分,广受学界关注。文章将认知语法语义观中的识解理论(Construal)应用于古诗翻译研究,以柳宗元的诗歌《江雪》为例,分析了诗人在创作过程中所运用的识解操作,同时将该诗的三种译本进行对比,从而探究不同译者是否准确地将原诗中的识解方式再现或恰当地转化于译文中,传递出原诗意义和悠远意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