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智慧教学环境的大学英语多模态混合式教学体系构建

2022-10-11 14:36:37 来源: 作者:shaozhun
摘要:摘要:文章以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为基础,借助A+课堂派、中国大学Mooc、itest等线上智慧教学平台,利用多模态教学资源,融合多学科知识,进行线上线下大学英语教学智慧体系的积极探索。从创设智慧教学环境、构建智慧教学模式、创新智慧教学方法、完善智慧教学评价四个方面对大学英语多模态智慧教学进行总体设计,以期能够在教育信息化2.0时代推动信息技术与大学英语教学的深度融合,打通“互联网+教育”的最后一公里,全面提升大学英语教学效果。
摘要:文章以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为基础,借助A+课堂派、中国大学Mooc、itest等线上智慧教学平台,利用多模态教学资源,融合多学科知识,进行线上线下大学英语教学智慧体系的积极探索。从创设智慧教学环境、构建智慧教学模式、创新智慧教学方法、完善智慧教学评价四个方面对大学英语多模态智慧教学进行总体设计,以期能够在教育信息化2.0时代推动信息技术与大学英语教学的深度融合,打通“互联网+教育”的最后一公里,全面提升大学英语教学效果。
关键词:智慧教学环境;大学英语教学;多模态;线上线下混合模式
Abstract:Based on the theory of multimodal discourse analysis and the application of intelligent teaching plat-forms such as A+Ketangpai,Mooc,itest,etc.,this paper advocates using mulitimodal teaching resources and in-tegrating multidisciplinary knowledge in order to construct the online-offline intelligent teaching system of college English.It makes an overall design from four dimensions,namely,creating intelligent teaching environment,building up intelligent teaching mode,devising intelligent teaching methods,and perfecting intelligent evaluation system,so as to remove the last crucial hurdle between college English education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promote their deepintegration in the era of education informationization 2.0,and finally improve the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effect.
Key words:intelligent teaching environment;college English teaching;multimodal;online and offline blended model
一、引言
2018年4月《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的发布标志着教育信息化已然迈入“十四五”规划时期,它强调教育要提升师生信息技术素养,要注重与信息技术的创新融合发展。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教育教学与信息技术走向了深度融合,各类网络云平台纷纷涌现,大大丰富了常态化教学之外的线上教学场景,而且电子教材、数字化课程及资源在各类网络云平台上快速积累,为教育信息化与各类学科深度融合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使各学科开展大规模智慧教学成为现实。作为各个高校面向非英语专业学生开设的通识必修课,《大学英语》课程以现代教育技术为支撑,以语言知识、人文知识、学习策略、跨文化交际和综合语言应用技能为主要内容,由视听说及读写译两部分组成,强调学用一体,旨在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思辨能力,拓展学生的国际视野,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具有家国情怀、高尚品德的应用型人才。教育信息化2.0时代,传统教学模式已然不符合新时期赋予《大学英语》课程的新要求,探索打造智慧教学环境创新路径,打通“互联网+教育”的最后一公里,为大学英语教学搭建人机交互、多元生态的智慧教学体系提供有利条件,使线上线下混合式大学英语智慧学习成为常态化教学模式,是新时代高校英语教师值得深入探索的又一重要课题。
二、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
张德禄[1](2015)提出:多模态话语是运用听觉、视觉、触觉等多种感官,通过语言、文本、图像、声音、视频、动作等多种符合资源进行交际的现象。将多模态话语用于英语语言教学,优势十分明显,能吸引受话人的注意力,使其可以借助多感官多通道补缺信息,获取并强化理解信息,抒发情感。其目的在于使受话人把注意力转移到话语交际上来,说话人借此力图影响受话人的态度和价值观等,使他们转向有利于自己的观点和态度,使所交流的信息易于被受话人理解和接受,避免模糊和不确定。
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为大学英语智慧教学体系的构建提供了理论支撑。当前高校英语智慧教学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课堂话语的多模态性,多模态教学理念倡导大学英语教师通过多种教学手段(语言与非语言)、多模态符号(声音、图像、形态、文本等)以及多媒体技术,设计不同的课堂任务和活动,教学活动参与者需根据自身需求选择合适的模态来实现预设目标[2]。同时,教师从多角度充分认识课堂话语的多模态性,分析多模态中各模态(视觉、听觉、触觉等)之间的相互关联,发挥多模态协同作用,共建课堂话语意义,激发教学效果的更多潜能,提高教学质量。
三、多模态外语智慧教学的特点、现状及问题分析(一)多模态智慧教学的特点
随着信息技术和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依托智慧教学环境进行的多模态教学模式特点愈发突出,其趣味性、便捷性、互动性、激励性、浸入式、时效性、个性化、多元化等特点彰显了智慧教学的优势,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多感观资源授学,最大限度地发挥多模态教学模式的优点,使教学内容更加充实、丰富,方法更加多元、灵活,教学过程更加生动、完善,教学评价更加立体、全面。同时,教师要注意因材施教,为不同能力的学生构建个性化的多模态英语拓展学习体系。但值得注意的是,多模态智慧学习是一把双刃剑,具有利弊双重影响,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扬长避短,既要帮助学习者聚焦知识点,补缺信息,强化记忆,加深理解;也要避免由于多模态因素导致的注意力分散,干扰知识点的学习和记忆。
(二)研究现状
智慧教学理念实践至今,关于其教学理念、环境、管理机制等方面的改革探索已硕果累累。截至目前,在中国知网上收录的关于大学英语智慧教学有412条文献,关于多模态大学英语教学的相关研究更是有1176条文献之多。就多模态研究而言,俞秀红等[3](2022)提出从多模态视角丰富学生的跨文化知识,发挥学生自主性,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高艳春[4](2021)通过构建“双主式”多模态大学英语教学模式,发挥学生在新媒体和多模态学习选择中的主体性及教师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主导作用,以实现教学过程中“学生主体”和“教师主导”的平衡,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热情,增强信心,改善教学效果。还有部分学者结合OBE-CDIO教学理念、POA教学方法、认知隐喻、教学设计、语料库等视角进行多模态教学研究。
新时期,探索利用多模态进行智慧教学的模式构建意义重大。从中国知网了解到,目前关于多模态、混合式智慧型教学体系的教学改革研究都还在不断探索阶段。智慧教学环境下,《大学英语》课程的改革方向,要以多模态话语分析为基础,以产出导向POA教学理论体系为指导,以线上线下智慧教学平台为基础,紧密围绕“驱动—促成—评价”的教学思路,引领学生开展学习,为学生搭建“多模态、混合式、立体化”的智慧教学体系,师生共建高效智慧课堂。
(三)存在的问题
1.信息技术的使用流于形式
经调查走访授课教师,部分教师的信息技术使用和课堂教学的融合不够深入,他们能够使用智慧教学平台的基本功能进行考勤、在线测试、课件分享、作业布置等简单操作,主要将智慧教学平台的使用放在课前或课后,课堂授课中几乎不会接触智慧教学平台提供的其他功能,如课堂投票互动、实时数据分析、课件在线讲解、标记疑问、支持发言、抢答、提问、话题讨论、画笔标注课堂要点,这些功能的使用无疑会让课堂更精彩。
2.教学内容的挖掘过于单一
在教学素材的挖掘和选取上,传统教学以语言、思政和趣味性为主,忽略了其多元性和知识性,课堂教学容易产生问题导向不明、学科延展性不够的情况。新文科建设时期,大学英语教学也要积极打破学科障碍,努力进行多学科交叉融合,为学生提供契合现代社会需求的跨学科知识和技能素养训练,增加课程的含金量,提升课程的教学效果。
3.教学模式改革的实施力度不够
从翻转课堂到智慧教学,大学英语教师一直致力于教学改革的尝试,但是由于信息技术知识储备不足、缺乏资金支持、传统教学环境等因素的限制,教学模式改革的实施仅限于个别实验班级,并没有惠及所有大学英语学习者。
4.教学过程评价的方式相对笼统
传统的大学英语课程评价包括过程性评价和结课评价两部分:结课评价以期末笔试为主,考查学生的语言知识掌握情况;过程性评价一般包括考勤、课堂表现和作业,这三项考核内容比较笼统地体现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基本表现,离客观、全面地评价学生还存在一定差距。
四、基于智慧学习平台的大学英语多模态混合教学体系构建
(一)创设智慧学习环境
智慧学习环境(Intelligent Learning Environment)是一种能感知学习情景、识别学习者特征、提供合适的学习资源与便利的互动工具、自动记录学习过程和评测学习成果,以促进学习者有效学习的学习场所或活动空间(黄荣怀等[5],2012)。为学生创设智慧学习环境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多模态资源的有效利用
多模态视角下,文本视听觉模态同步,多种符号资源交叉重叠使用,可以加深受话人对意义传递的信息理解。因此,大学英语教师要合理使用文本文字、图片、装饰、颜色、音频、视频等多模态符号资源,可以通过整合多媒体资源,如纪录片、图片、视频等,重组素材,全方位重塑教学内容,让学生身临其境,浸入语言学习环境,帮助学生高效便捷地捕捉、理解信息,加深印象。
2.线上线下的有机融合
线下利用多媒体教室、翻转教室、语言实验室,线上利用智慧教学平台如:A+课堂派、微信、Ismart、雨课堂、超星学习通等,实现线上线下智慧教学环境的有机融合,提高课堂效率。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智慧教学有利于教学改革的持续推进的深度和广度,数字化的教学资源和信息化的教学平台大大降低了智慧教学的成本,不一定是翻转课室,在普通教室,只要有WiFi、PC或移动终端,也能实现智慧教学,让更多的学生体验智慧教学。
3.多学科知识的交互联动
由多所高校、企业联合开发的Mooc(Massive Online Open Course)平台,包括:中国大学MOOC、学堂在线、慕课中国等为我们提供了大量的跨学科优质资源,大学英语教师要能够利用好慕课资源,拓展授课内容,实现跨学科知识的融合,为学生提供更多自主学习资源和机会。
(二)构建智慧教学模式
大学英语智慧教学模式构建应包括纵横两个维度,覆盖教学全过程。一方面,横向维度包括:课前、课中、课后三个闭合环节,课前通过智慧教学平台(A+课堂派、学习通等)提前发布多模态教学任务,学生通过线上线下进行开放式自主学习。课中以问题导向式、参与式为主要方法,进行智慧型课堂教学设计,通过自主学习反馈、重难点讲解、主题互动讨论、技能训练活动、评价反思总结等各个环节,充分利用智慧教学平台的人机交互功能(如互动投票、线上即时成绩统计、随机提问、抢答等),全面调动学生课堂参与的热情和积极性。课后通过拓展作业、学科竞赛、专业实践等巩固知识,提升学生的语言综合应用能力和综合素养。另一方面,纵向维度包括课内和课外,课内利用多模态、混合式的教学内容,实现新文科背景下全面育人的教学效果;同时教师也要关注学生的课外学习,利用Mooc资源,因材施教,产出导向,课堂内外一体化,实现全过程、全方位育人。
(三)创新智慧教学方法
教育家Bloom提出教育目标从低阶到高阶分为:记忆、理解、应用、分析、评价、创造六大类。大学英语教学的高阶目标旨在培养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分析能力、客观判断和创新思辨能力。智慧教学环境下,学生要进行大量的“开放式、无边界”的自主学习,而且师生完全可以利用线上平台(A+课堂派、超星学习通、微信等)开展实时讨论、参与、评价和创新。同时,课堂上,教师要设计更多地以智慧型、讨论式、交互式、问题导向式、任务式、沉浸式等为主的教学方法,借助智慧教学平台和教学手段,摆脱传统教学的束缚,提升学生的学习参与感。
(四)完善智慧教学评价
传统大学英语考核侧重检查学生语言知识的掌握程度,以课程结课测试为主。智慧教育的目标应该包括高阶能力培养,需要建立以“知识考查+能力培养+思政素养”为主线的多元评价体系,涵盖多个维度:一是知识的掌握程度评价,以A+课堂派为例,教师可以设计线上知识测试,精准评价学生对知识点的记忆和理解应用情况。二是自主学习能力的评价,以外研在线开发的itest智能测评云平台为例,学生的学习时长、课件或视频学习情况、答题情况、在线互动等评价都可以作为评价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依据。三是合作能力的评价,教师可以依据课堂小组活动的参与度,开展师生评价和生生评价。四是探究能力以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的评价,教师可以通过提问、反馈、团队贡献、作业的完成情况来评价学生。五是创新思辨能力的评价,教师可以通过课堂提问、辩论、学生主题汇报和个人演讲的表现情况来评价。六是思政素养的评价,该评价应贯穿各项评价全过程,包括学生学习过程中反映出的情感、态度、策略等过程性表现。总之,智慧教学评价不以一次结课考试决定教学成败,而是多层次、立体化、重过程的教学评价体系,有利于全面跟踪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五、结语
教育信息化2.0时代,搭建人机交互、多元生态的智慧教学与学习环境成为当前大学英语教学的新常态,利用多种智慧教学平台,挖掘多模态、跨学科教学资源,创设线上线下互动课堂,有效地利用多种互动教学工具,强化学生沉浸式学习体验,将课程“内外+前中后”纵横全方位纳入混合教学全过程管理,创设交互融通的智慧教学评价体系,构建完善的大学英语课程多模态、混合式、智慧型教学体系,有利于提升大学英语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张德禄.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与外语教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
[2]刘宁,王泽熙.多模态视域下综合商务英语智慧教学模式建构[J].英语广场,2021(3):69-73.
[3]俞秀红,王平.多模态视角下大学英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22,38(2):104-107.
[4]高艳春.混合学习环境下艺术类大学英语“双主式”多模态教学模式研究[J].语言与文化研究,2021(1):87-92.
[5]黄荣怀,杨俊锋,胡永斌.从数字学习环境到智慧学习环境:学习环境的变革与趋势[J].开放教育研究,2012,18(1):75-8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