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论文
-
基于语篇的高中英语语法教学实践与探索论文
2024-06-28 14:27:31
14
[摘要]:阐述教学背景。介绍语法教学的理论基础,即系统功能语法理论和三维语法理论。结合初高中英语衔接课和高中英语语法新授课,以定语从句为例,探究如何基于语篇学习语法,使学生在语篇语境中掌握语法知识,正确理解语法的意义,并能在语境中有效运用定语从句来理解和表达,从而提高其英语综合能力。
-
基于英语学习活动观的高中英语教学模式探究论文
2024-06-28 14:21:45
14
[摘要]:介绍英语学习活动观和英语学习活动观下的教学路径。以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三Unit 1 Festivals and Celebrations的阅读语篇Why Do We Celebrate Festivals?为例,探索英语学习活动观视域下的高中英语教学模式,即研读语篇内容和分析学情—确定教学目标—科学组织教学过程。总结在英语学习活动观的引导下,教师开展高中英语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
基于翻转课堂的农村小学英语任务型教学实践与探索论文
2024-06-28 14:15:15
10
[摘要]:阐述农村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现状。介绍翻转课堂与任务型教学模式。以译林版小学《英语》6B Unit 4 Road safety中Story time板块为例,探索基于翻转课堂的农村小学英语任务型教学路径,即解读教材,确定教学目标;课前任务设置,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课中任务驱动,促进进阶学习;课后任务引领,促进知识拓展与延伸。
-
基于单元主题意义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研究论文
2024-06-28 13:54:13
7
[摘要]:分析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阐述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单元主题意义探究的价值。以译林版初中《英语》九年级(下)Unit 2 Great people的阅读文章Neil Armstrong为例,探索如何基于单元主题意义进行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提出基于单元主题,导入文本话题;概览阅读篇章,拓展主题内容;解析阅读篇章,探索主题意义;超越阅读篇章,升华主题意义等措施。
-
初中英语课堂中互动教学法的应用研究论文
2024-06-28 13:45:54
22
[摘要]:阐述互动教学法的应用意义。分析初中英语课堂中互动教学法的应用现状。以人教版新目标(Go for it!)初中英语教材中部分教学内容为例,探索互动教学法在初中英语课堂中的应用策略,即创设丰富情境,助力学生轻松学习;设计有效问题,驱动学生质疑思考;组织口语交际,引导学生口语交流;利用趣味游戏,激发学生英语兴趣;凭借小组合作,促进学生合作探究。
-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英语翻译教学创新策略探究论文
2024-06-28 13:39:09
9
[摘要]:分析当前大学英语翻译教学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教学计划不系统、翻译情境和社会实际脱节、教学平台建设不足。从教育改革、备课效率和学习资源三个方面阐述“互联网+”背景下大学英语翻译教学创新的重要性。探索“互联网+”背景下大学英语翻译教学创新策略,即丰富翻译课堂教学内容、优化翻译教学模式、拓展翻译实践平台。
-
大学英语听力学习者在线自我调节学习过程的探究论文
2024-06-28 11:59:57
7
[摘要]:采用混合方法研究大学英语听力学习者的在线自我调节(Online Self-Regulated,简称OSR)学习过程。定量数据来自354名完成在线问卷的学习者。定量数据显示,学习者的OSR处于中等水平,任务策略的OSR值最高,学习求助的OSR值最低。通过学习者的日志数据,以及对6名大学英语听力学习者进行的半结构化访谈,进一步获得对这些发现的有趣见解。三类英语听力学习者的在线自我调节学习分别呈稳步、螺旋和缓慢发展趋势。低、中OSR水平的学习者主要将其OSR水平归因于教师的监督或同学的影响,而高OSR水平的学习
-
UbD理论指引下初中英语表现性任务的设计与实践论文
2024-06-28 11:53:57
84
[摘要]:介绍UbD理论。阐述UbD理论指引下表现性任务的设计原则,即强调迁移性、凸显真实性、突出完整性、注重统领性、体现趣味性。结合译林版初中《英语》8A Unit 3 A day out的教学,探索如何在UbD理论的指引下设计初中英语表现性任务,即提炼单元大概念,逆向设计表现性任务;开展子任务,围绕表现性任务构建课程框架;利用信息技术,增强表现性任务的趣味性。
-
新工科背景下智育与德育双重提升培养机制研究论文
2024-06-28 10:46:46
9
[摘要]:新工科背景下,部分高校教师存在重技轻道的现象,对学生思政教育不足,致使一些学生思政意识淡薄,进而难以有效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为了有效实现智育与德育双重提升,将新工科与大思政相结合,在提高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同时,注重对学生思政意识、创新意识、工匠精神的培养,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从微观和宏观不同的角度看待问题,培养学生批判性的学习思维,进而实现工程实践教育与课程思政教育同向同行,对学生进行全方位培养,旨在为增强我国的国际竞争力培养出更多全面发展的创新型人才。
-
新文科视域下外语专业课程思政建设路径探索论文
2024-06-28 10:44:53
5
[摘要]:在新文科背景下,外语专业课程思政发挥外语专业人文性和工具性相结合的学科特色和优势,依托课程,以语言为载体,通过学科之间的交叉融通,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三者有机融合,体现新文科的大格局,承担大外语的社会责任。外语专业课程思政通过多维度、多渠道的路径建设,如做好课程思政顶层设计、统筹规划,开展内容语言融合的深度教学,创新技术赋能的外语课程思政教学形态,建构外语课程思政资源库,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发挥教师品性示范作用等,与新文科、大外语建设同频共振,向纵深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