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投稿/征稿

欢迎您!请

登录 注册

手机学刊吧

学刊吧移动端二维码

微信关注

学刊吧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关于我们
首页 > 学术论文库 > 教育论文 基于主题意义的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与实践探究论文

基于主题意义的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与实践探究论文

14

2024-09-26 10:40:56    来源:    作者:liziwei

摘要:新修订的《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明确提出要以主题为引领选择和组织课程内容,要求教师在不同类型的语篇中融入语言知识、文化知识、语言技能和学习策略等,以充分发展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从实践层面来看,基于主题意义的小学英语阅读教学是指教师根据课程标准、语篇内容确定主题,并围绕主题设计多元学习活动,引导学生在体验探究中不断发展学科核心素养的一种教学模式。目前,部分小学教师在英语阅读教学中仍习惯于进行单篇阅读指导,缺乏对主题的研究和对教学内容的整合,从而影响了教学效果,限制了学生

    新修订的《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明确提出要以主题为引领选择和组织课程内容,要求教师在不同类型的语篇中融入语言知识、文化知识、语言技能和学习策略等,以充分发展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从实践层面来看,基于主题意义的小学英语阅读教学是指教师根据课程标准、语篇内容确定主题,并围绕主题设计多元学习活动,引导学生在体验探究中不断发展学科核心素养的一种教学模式。目前,部分小学教师在英语阅读教学中仍习惯于进行单篇阅读指导,缺乏对主题的研究和对教学内容的整合,从而影响了教学效果,限制了学生的核心素养发展。针对此,小学英语教师应根据新课标要求,积极探索主题意义,采取有效策略优化阅读教学与实践。

  1.立足单元,深入研究,提炼主题

  基于主题意义有效开展小学英语阅读教学,教师需要进行系统研究与架构。在课前,教师需要对教材进行深入分析,理解各个语篇与主题之间的关系;对学情进行把握,明确阅读指导的方法;对教学目标进行分析和阐述,引领学生逐步探究主题意义,实现综合发展。

  例如,人教版小学英语六年级下册Unit 3 Where did you go?”单元内容围绕“Talkabout the holiday trip,enjoy our life”这一主题展开,而这一主题属于“人与自我”和“人与自然”范畴,涉及“生活与学习”“自然生态”主题群。在这一主题的引领下,教师首先整合教材中的语篇,对Read and write这一板块内容深入研究,基于单元主题确定子主题“It was a bad day but also a good day”,进而明确了如下教学思路:以保证学生通过日记,了解作者糟糕又美好的一天,并通过讨论和思考明白凡事都有好坏两个方面,要积极乐观面对,通过积极努力将坏事转化为好事。然后,根据学情分析,明确了教学方法。小学六年级学生已经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具备一定的听、说、读、写能力,经过四年英语学习形成了活跃的思维,乐于和教师、同学用英语交流,活泼好动、喜欢新鲜事物是他们的特点。同时,部分学生由于遇到困难,学习兴趣会随之减弱,对于六年级教材掌握的还不是很牢固,而教材又对提出了新要求。针对此,在主题意义引领下的阅读教学应始终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放在第一位,让他们在兴趣中阅读语篇、思考主题,进而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提升英语素养。最后,立足学生发展,明确如下教学目标:能够通过图片、录音和自主阅读获取关键信息、梳理信息;能够通过完成阅读活动理解日记内容,并学会表达自己的“bad but good day”;能够理解“Good things and bad things may happen at the same time.Bad luck could bring goodluck.”明白“bad but also good”的含义,懂得“事情没有绝对好坏”这一道理。

  综上,教师在课前根据单元主题特征进行教学研究,其中包括教材研究、学情研究以及教学目标的研究。这些活动都围绕着主题展开,通过明确教学思路、确定教学方法、阐述教学目标,教师对接下来的阅读指导形成了整体架构,同时也为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提供了有效指引。

  2.聚焦主题,依托语篇,加强指导

  教师在主题引领下整合教学内容、确定教学目标,接下来在课堂教学指导中依然要围绕主题设计学习活动,并对学生进行启发指导。在小学阶段,由于知识储备不足、思维能力偏弱,学生在主题探究过程中往往浮于表面,难以理解主题中所包含的深意。对此,教师应当聚焦主题来设计教学环节,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空间,并通过有效指导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完成教学要求。

  例如,在上述单元教学设计中,教师依托教材Read and write这一板块中的语篇设计学习活动,引导学生进一步挖掘主题意义。具体活动包括:

  1)热身,引入主题。教师播放歌谣The Bear Went Over the Mountain活跃课堂氛围,调动学生兴趣;复习之前所学的内容,通过整合单元内容,利用教材里的图片和前期学过的动词词组,设计成故事书并进行展示,让学生能够在复习旧知的同时为后续学习和输出做好准备;呈现Wu Binbin在日记里写的最后一句话:It was a bad day but also a good day.并以此作为本课主题,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他会做出这样的评价?”在这一环节,教师极力营造积极活跃的课堂氛围,并恰当引入本课主题,让学生通过问题引领去学习语篇,理解为什么作者会认为“这是一个糟糕的一天,但也是一个好日子”,进而为他们在阅读中深刻理解主题做好铺垫。

  2)导读,做好准备。教师首先通过提问引导学生关注语篇体裁,挖掘语篇中隐藏的部分信息,引导学生关注日记的基本要素:日期、天气、心情等。这样的设计可以在阅读前进行语篇体裁辨认,以凸显需要学生关注的信息,促使他们比较直观地了解日记包含的要素。其次,展示图片,引导学生进行猜想和预测。教师展示与日记相关的图片并提出思考问题,通过问题引领来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通过看图预测、读图表达等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并为后续语篇学习做好铺垫。在引导学生描述图画时,教师可以追问学生:How many family members are there?How did the dog become their family member?”将教材语篇前面的配图适时融入,让学生展开自主表达。如此,既能够训练学生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又有助于学生树立“小狗也可以是一名家庭成员”这一思想观念。最后,设计听音选词任务。教师提出问题:“What did they do in the morning?”并要求学生通过听力标记信息,强化学生对关键词组的印象,为阅读语篇做好铺垫。

image.png


  3)精读,加强引导。首先,教师提出问题:“What didthey do in the morning?How was it in the morning?Was it bad or good?”引导学生带着问题阅读第一段,并对日记中上午发生的事进行简单评价。其次,教师继续提问:“What happened in the afternoon?What did they do in the afternoon?”要求学生阅读第二段,并圈出关键词。这样可以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自主阅读和获取信息的能力,为后续的语言学习和运用奠定基础。再次,引导学生通读全文并对图片进行排序。教师在教材原有图片基础上增加语篇里出现的主要动词词组的图片,让学生再次通读全文,并在图片排序完成后引导他们评价当天的活动,再一次明确主题,体会“这是一个糟糕的一天,但也是一个好日子”的深意。这样的设计能够让学生通过图片排序再次理清故事情节脉络,巩固主要动词短语,初步体会坏事和好事之间的辩证关系,进一步理解作者所作出的判断。最后,引导学生思考和表达,理解“好”与“坏”。学生通过阅读语篇认识到作者认为“坏”的一面是意外频出,影响了原来的机会,而“好”的一个方面是当妈妈不舒服时,家人们会想方设法让妈妈开心。教师在学生理解的基础上鼓励表达,锤炼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同时也渗透情感教育。

  (4)拓展,迁移运用。教师首先结合教材内容创设李阿姨打电话来和妈妈聊天的情境,引导学生以同桌合作的形式完成对话。这一设计拓展了阅读内容,促使学生能够通过对语篇的重构及复述来锻炼语言运用能力。其次,引导学生进行小结,进一步理解“bad but also good”的含义,尝试分享自己的故事并进行课堂演讲。这样的设计能够联系学生生活经历,实现语言知识迁移,达到以读促说的目的。最后,设计书面表达任务—Write about your bad but also good day,以实现以读促说、以说促写,发展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基于上述案例分析可以发现,教师在课堂上根据主题意义为学生设计了环环相扣、层层递进的教学环节,引导学生参与语篇阅读与探究,并在知识学习、技能训练过程中渗透情感,促使学生能够深入理解主题内涵,并实现预期教学目标。

image.png


  3.重视评价,积极反思,优化教学

  主题意义下的小学英语阅读教学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的主题意识和语境意识,引导他们通过阅读获取与主题相关的信息和语言知识,并能够运用所学进行表达和交流。在这一过程中,评价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实现教学评一体化已经成为教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为此,在小学英语阅读教学实践中,教师也可以围绕学生在主题探究中的表现以及形成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价,同时结合评价反馈进行反思,从而达到以评促学、以评促教的目的。

  例如,在上述单元教学设计中,教师通过课堂观察和课堂提问,了解学生的表现,分析学生对It was a bad day but also a good day”这一子主题的理解,并结合拓展迁移运用环节中学生的表达和写作展开表现性评价,对标教学目标进行分析,引导学生进行互评、自评,形成综合性教学反馈。此外,教师还对教学设计与实施进行反思并认识到,此次教学在主题的引领下进行了整体规划,建立语篇内容和单元主题之间的关联性,设计更加具体的探究主题,并通过一系列学习活动促使学生积极参与探究,进而掌握了英语知识、理解了语篇内容、塑造了思想情感、理解了主题意义。当然,此次教学中还存在一定不足,比如部分学生课堂参与不充分、存在读写结合中困难等。为此,教师应当积极总结经验、分析不足及成因,及时进行教学调整优化,为后续进一步在主题意义引领下展开阅读教学积累实践经验。

  总之,基于主题意义的小学英语阅读教学有助于促进教学模式创新、教学活动优化,为学生学习思考、创新应用提供有效支持。当然,随着新课标的进一步落实,教师在今后教学工作仍应以主题意义为引领展开相关深入研究,持续优化教学实施策略,将学思结合、学用结合、学创结合、用创为本等落实到每堂课的教学活动设计之中,让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在高效课堂中落地生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