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投稿/征稿

欢迎您!请

登录 注册

手机学刊吧

学刊吧移动端二维码

微信关注

学刊吧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关于我们
首页 > 学术论文库 > 教育论文 思维可视化工具在高中英语读后续写教学中的应用论文

思维可视化工具在高中英语读后续写教学中的应用论文

3

2024-09-27 11:33:01    来源:    作者:dingchenxi

摘要:​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学校对人才的培养也有了新的要求和标准。《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强调发展学生的英语学科素养,其中,思维品质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学校对人才的培养也有了新的要求和标准。《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强调发展学生的英语学科素养,其中,思维品质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同时,《新标准》也在语言技能中增加了“看”的能力,这两个方面的要求提示我们,可以把可视化的工具应用在英语教学的各个环节,以此来呈现教师和学生的思维和想法,可以为教学提供一个新的切入点。

  1.读后续写与思维可视化

  山东省在近几年的高考改革中,为了体现对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和重视,在原来的基础上增加了一篇,即读后续写,占了25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题型。该题型顾名思义,先读后写,即原文本提供写作的语言范本,学生先阅读文本,分析文本,根据文本内容和所给段落的开头语,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推测故事的走向,并通过模仿和使用原文的语言风格,最终创造出一篇情节合理、布局完善、衔接流畅的读后续写作文。

  读后续写的过程是语言和思维转换的过程,读后续写讲授的不是简单的语言知识,而是旨在提升学生的英语学科素养,进而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为教育的最终目的——实现终身学习打下基础。

  根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认知主义学习理论,在读后续写能力的培养中,运用可视化的工具,如视频和图形,将写作的思维和隐形的思想可视化,把抽象的事物具体化,可以大大降低写作的难度,同时可以提高学生的写作积极性。

  思维可视化这个概念最先应用于计算机科学,逐渐延伸到多个领域,包括数据、信息、知识以及教育领域。思维可视化工具用来实现思维可视化,一是八大思维图示法(Thinking Maps),二是思维导图(Mind Maps),三是概念图(Concept Maps)。除了这几种主流图示,近几年在课堂上出现较多的还有鱼骨图、逻辑思维树,层次结构图等,另外,制图工具的发展也大大辅助了我们的教学。

  2.思维可视化工具应用于高中读后续写的意义

  通过不同的思维可视化工具应用于读后续写,有利于学生认知活动的开展,把复杂问题简单化,教师的讲授更有条理,通俗易懂。学生也可以借助思维工具进行深层次的思维加工,提高了教学效率。

  2.1提高教学效率

  思维可视化工具应用于英语读后续写教学中,大大提高了教师的课堂授课效率,教师的思路可以清晰地表达出来,将零碎的知识整合起来,使其更加系统,更有条理。同时,反过来说,学生运用思维可视化工具呈现他们的思想,教师可以更加直观地进行评价,帮助学生找出问题所在,更加精准地进行教学活动,以及指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进而促进课堂教学活动的良性开展。

  2.2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

  对学生来说,教师将枯燥乏味的文字说明替换为各种生动形象、丰富多彩、一目了然的视频或图形,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学习读后续写的积极性。因此,思维可视化工具应用于英语读后续写这种方式对这个年龄阶段的学生来说更容易接受,无形中提高了课堂效率。

  2.3促进学生良好思维习惯的养成

  学生利用思维可视化工具辅助学习,比传统的学习方法更加省时省力,框架型的知识体系便于学生记忆和思考,对于一个问题可以从多个维度全面考虑,形成的思维习惯对于学生的学习非常有利,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反过来又可以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3.高中英语读后续写课堂教学现状

  经过笔者的调研,学生对读后续写题型深感头疼,有的读不懂前文,后文没办法续写,有的读懂了前文,对接下来的故事走向没有合理的思路,同时,如果学生平时的阅读量偏少,以及写作训练不足,造成情节设置不合理,语言运用不高级,故事叙述不生动,就写不出一篇优秀的作文。因此,这种题型对教师和学生来说是一个痛点,如何提高学生,特别是基础薄弱的学生读后续写的写作水平,成为了教师的一大挑战。近年来,思维可视化工具尝试用于高中英语读后续写教学中,受到广大一线教师的热烈欢迎,似乎找到了一个相对有效的解决困境的途径,但是,此方法在探索的过程中也存在诸多问题,仍需继续努力。

  3.1教学模式陈旧单一,效率低下

  很多教师在教授读后续写的过程中要求学生自主讨论,然后再进行课题的讲解,文章的解读以及如何构思后文。但是,学生在进行小组讨论时,往往目标性不明确,如果缺乏教师的指导,会导致效果欠佳。

  3.2学生在课堂上学习方法不恰当

  很多学生将教师讲的内容机械地记到笔记本上,有时候会因为记笔记而消化不好教师讲课的内容,也无法系统化梳理好内容,对于重难点的把握欠佳。

  3.3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不足

  很多教师只是重视单词、句子、语法的教学,教授学生如何写出正确的句子,忽视了对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同时,很多教师本身对思维可视化工具的运用缺乏正确的认识,或者说不能正确合理运用,有的教师给学生布置使用思维可视化工具的作业,却把重点放在了图示是否精美上,没有真正利用好思维可视化工具。

  4.思维可视化工具在英语读后续写中的实践

  学生通过阅读试卷提供的一篇大约350词的文章续写一篇150词左右的短文,要求故事要围绕主要人物展开,要详细刻画人物角色及其情感,有效使用衔接词以使结构完整,同时运用丰富的词汇、合适的句式结构以及正确的修辞手法,使描写更加生动。并且要注意,第一段和第二段的内容一定要衔接过渡自然,逻辑合理通顺,续写的内容与所给短文融洽度高,语言风格也要保持一致,内容一定要积极健康向上。

  在写作手段上,首先可以通过增加细节描写,比如动作描写、环境描写、情绪描写、心理描写、外貌描写等方式。其次,可以营造冲突,比如,人物和人物之间的冲突,人物和环境之间的冲突。再次,还可以运用高级句式和词汇,比如,非谓语动词、with的复合结构、形容词作状语、虚拟语气、倒装句、强调句型、感叹句以及常用的一些修辞手法,例如比喻、拟人、排比和夸张等。最后,还可以进行主题的升华,提炼出有思想性、传递正能量和体现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元素进行升华。

  在写作步骤上,首先要浏览文章、确定文章的主旨大意与主题;其次,梳理已知段落,确定主要的情节;再次,借助两个段落的开头,确定续写的内容,通过刻画细节冲突,运用连贯的表达;最后,要做到收尾呼应,使整个文章架构完整合理。但是在写作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情节设计要符合生活中的实际和文章的逻辑结构,避免太过离奇的故事情节,同时在语言表达上要力求语言精练、生动、连贯,对话和书面化的长句子都不宜太多。在这个步骤当中,学生首先要读懂原文,找到故事情节中有什么矛盾或冲突,然后根据续写内容段首句推测故事发展的走向,围绕解决矛盾冲突来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从而确定两段故事的大致内容,在创设矛盾冲突的过程中,要根据上文已有的故事冲突来推测,保证故事的连贯性。

  以下将以一篇读后续写为例,浅谈思维可视化工具在英语读后续写教学中的应用(材料略)。

  4.1课堂导入

  教师用一个小视频导入本课的内容,放完以后启发学生预测故事的走向,推断以及猜测合理的故事情节。

  4.2阅读并获取信息

  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所给文本,掌握关键信息,抓好细节,并对这些信息进行分类整理,制作图示,标注故事梗概。

  故事梗概如下图:

  1.六岁时,我得到了一个生日礼物,一个新球和一辆新自行车。当时我正在亲戚家中。

  2.David是亲戚家的邻居,我一直认为他是个没人管的野孩子,但是他很善良。他一脚把我的新球踢上了天。

  3.吃完晚饭后,表姐在洗碗的过程中,我和David一起骑自行车去了森林里,突然自行车撞到了一根树枝,我摔倒受了伤,自行车也坏了,我伤心地哭了起来。David安慰了我。

  4.3想象和推断

  了解了故事的起因、经过和转折,就可以根据已给出的续写部分的开头语展开合理想象和推断。主要有三个关键句可参考,续写第一段的所给首句和最后一句,以及续写第二段的首句。第一段应运用动作描写和心理描写,主要讲述“我们”迷路后,想办法尝试走出树林但是没有成功的过程,第二段根据首句的提示,具体描写在烟火的帮助下走出树林,安全回到了家。在这个教学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创建思维导图。根据上一步骤中的细节图,抓住关键信息,利用小组合作的方式来完成思维导图的绘制,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小组合作能力。续写的主要要素包括:

image.png

  4.4展开续写

  根据故事梗概流程图以及思维导图,指导学生进行写作。写作环节是知识输出的环节,学生通过借助思维可视化工具整理给定文章以及预测后文,已经掌握了故事的大意,为续写文段的内容发展指明了方向。再选择性地加入细节描写,使故事更加饱满,同时,要注意检查故事情节是否饱满,续写内容是否符合逻辑,与所给首句的语义是否衔接连贯,语言风格是否一致,经过修改和润色后,最终成文。

  5.思维可视化工具应用反思

  总的来说,在高中英语读后续写中应用多种思维可视化工具,可以提高课堂学习效率,养成好的思维习惯,通过提升思维可视化工具的运用能力,推动学生的学科素养的全面提升。同时,也应注意到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5.1加强思维可视化工具技能培训

  适当在教师研修项目中添加此类培训内容,进行相关理论知识的普及,帮助教师正确区分各类思维可视化工具的功能以及应用的场所,以便在教学中选择合适的工具来辅助课堂教学。同时,教师还要把使用方法教给学生使用,因此,做好教师培训尤为重要。

  5.2开展此类专题的公开课

  教师通过现场观摩整个教学过程,直观感受如何选择正确的思维可视化工具以及如何指导学生运用好,从而反思自己的教学,如何进一步改进,探究不同的教学环节应该如何更好地应用不同的思维可视化工具来指导教学。

  5.3推广教学范例

  教师可以把优秀的教学范例收集起来,通过公众号或者装订成册的方式,在区域进行推广。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选取合适的素材和资源运用在自己的课堂教学当中,造福地方广大高中英语教师,提高教师的综合教学水平。

  6.结语

  综上所述,思维可视化工具应用于高中读后续写课堂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运用思维可视化工具的能力,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和学习习惯,同时提高课堂效率。在今后的探索过程中,一定会有更多更好的方法来改进思维可视化工具在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