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论文
-
藏式民间泥塑的审美意趣与时代创新探究论文
2024-05-06 11:23:51
16
[摘要]:藏式民间泥塑作为西藏非遗传统文化之一,被赋予了一些审美和意趣的功能,如美化家居、装饰服饰、追忆古人、日常祈福、描绘民间故事等。泥塑艺术的传承,是伴随民族文化和藏族美术的系统体系变化的。随着新时代的发展,又出现丰富多彩的形式,如赏析与把玩、记录民俗历史资料、辅助文创开发产品(结合藏陶体验手工乐趣)、蕴含深刻教育意义等。因此,探究藏式民间泥塑的审美意趣与时代创新,对中国非遗传统文化的发展具有一定历史意义。
-
标志设计在新媒体时代下的创新与实践论文
2024-05-06 11:12:43
16
[摘要]:文章通过分析标志设计在数字媒体背景下表现形式的构成与创新,进而梳理动态标志的设计手法,为动态标志在新媒体语境下的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和实践的参考。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案例分析法,对具有代表性的设计案例,从动态标志的元素构成、设计原则等几个方面进行分析和研究。最终发现新媒体时代对标志设计提出了新的要求,也提供了新的设计思维和信息传达方式,标志设计将在感知互动与信息体验上朝着更完善的方向发展。
-
《启蒙辩证法》中的总体性思想论文
2024-05-06 11:03:09
3
[摘要]:《启蒙辩证法》一书开辟了法兰克福学派总体性批判的先河。霍克海默和阿多诺认为总体性思想渗透在启蒙过程中形成了总体性控制。总体性控制的表现是通过语言形成控制、通过将启蒙理性演化到技术理性实现控制、通过工具理性建立了包罗万象的体系实现全面控制。总体性控制的结果是异化伴随着总体性产生、极权主义对人产生了政治束缚、文化工业实现了对人的内在控制。摆脱总体性控制必须回归马克思主义所倡导的实践中去,通过集体行动和社会变革来争取自己的权益和解放。
-
巴赫长笛作品演奏风格研究论文
2024-05-06 10:50:30
2
[摘要]:巴赫的键盘音乐是西方音乐史上的一个高峰,但他的音乐作品并不仅限于键盘音乐,他的管风琴和管弦乐作品也备受赞誉。然而,在所有的乐器中,长笛在巴赫的音乐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巴赫时代,长笛尚未成为主流乐器,但长笛在巴赫的音乐中得到了完美的诠释。他的长笛演奏风格独特,强调音乐的和谐与平衡,且通常包含大量的装饰音和复杂的对位,这些都需要演奏者有深厚的音乐功底和对音乐的深刻理解。他的音乐作品不仅丰富了长笛演奏的技巧,也提高了长笛演奏的艺术性。他的音乐作品成为长笛演奏家们的必修曲目,也是长笛音乐发展的重要里程碑。
-
“物”与“形”:当代山水画对景写生中的物形关联论文
2024-05-06 10:29:25
4
[摘要]:对物象“形”的提炼是艺术创作中的重要环节,对景写生作为当代山水画研究的重要方法之一,其物形关联与传统山水画有着传承与拓展的关系。山水画发展至今已逾千年,不同时代山水画体现着不同的特征,尤其是当代山水画,与传统山水画有着更大的差异性。其中,在山水画的“物”与“形”认识方面,当代山水画有了一些新的拓展。对景写生作为当代山水画研究中的重要环节,承载着山水画创作中从自然物象到画面形象的转换,更能揭示当代山水画中的物形关联。本文从山水画写生之变、传统与对景写生物形提炼之辩以及对景写生物形提炼下的笔墨造型三个角度论述
-
言”与“道”的对话论文
2024-05-06 10:22:42
16
[摘要]:自翻译活动出现以来,关于可译性与不可译性的讨论就与之相伴而生。翻译的不可译性一方面是在认识论层面上受到唯心主义不可知论的影响,同时又是语言固有的文化差异在翻译过程中的显现。这种内在的差异事实上体现了语言塑造其使用主题的强大力量,在客观上导致了原文和译文的失衡。文章通过庄子的语言观及其话语策略探求对翻译不可译性做出超越的可能。
-
“三高四新”背景下创新创业教育贯穿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全过程的研究与实践论文
2024-05-06 10:17:15
86
[摘要]:在当前“三高四新”的背景下,高职院校人才培养面临着新的挑战和需求。文章通过对创新创业教育在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中的研究与实践进行探讨,旨在提出一种贯穿性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以适应当前人才培养的需求。在“三高四新”背景下,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的研究与实践是一项全面而复杂的工作。通过创新教学模式、实践基地建设等,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促进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全面发展。
-
“绘”或“塑”——宋代“影壁”含义研究论文
2024-05-06 10:11:10
8
[摘要]:邓椿在《画继》卷九·论远中写道:“旧说杨惠之与吴道子同师,道子学成,惠之耻与齐名,转而为塑,皆为天下第一。故中原多惠之塑山水壁。
-
“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在双语教学中的应用与思考论文
2024-05-06 09:52:21
10
[摘要]:文章针对“美国史”双语课程在教学过程中遭遇的困境,将复旦大学张学新教授提出的“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引入课堂,分析了这一新型的教学模式对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进师生之间的情谊,使对学生的评价体系更加合理等方面产生了积极的教学效果。在此基础上,文章进一步指出教师应把握好上课的节奏,做到不急不躁;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关爱鼓励英语基础差的学生;教师要坚持英语学习等提高双语教学效果的建议。
-
爱国主义情怀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论文
2024-05-06 09:43:25
23
[摘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是厚植大学生爱国主义情怀的主阵地。新时代爱国主义情怀教育面对的是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站在“两个一百年”这个新坐标上,我们要弘扬主旋律,全面应对爱国主义教育所面临的威胁与挑战。新时代高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厚植大学生爱国主义情怀要做到:一是激发学生内驱力,强化沟通交流,提高思政成效;二是针对性提升教育者才能,增强课堂感染力;三是落实红色文化,优秀传统文化引入教学;四是与时俱进丰富教学方法,整合爱国主义教育资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