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论文
-
抓好责任督学落实教育督导“一号工程”论文
2024-02-18 11:39:57
3
[摘要]:责任督学是教育改革中的重要一环,为推动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为推动“双减”工作落地见效,学校建立了严格的考核机制,以问题为导向建立专项任务清单,制定了加强宣传教育等一系列方法,并不断完善责任督学的考核评估机制,提升督查人员的专业素质和工作能力,形成多元化督导方式,健全信息公开和反馈机制,鼓励社会监督。本文从“双减”政策具体实践的角度出发,探讨了责任督学在推进教育督导“一号工程”中的关键作用。
-
在亲自然活动中发展幼儿的深度学习能力论文
2024-02-18 11:36:28
22
[摘要]:深度学习是一种全身心积极投入,运用高阶思维迁移已有经验,最终解决实际问题的有意义学习过程。培养孩子的深度学习能力和习惯需要从幼儿阶段抓起。培养幼儿的深度学习能力需要关注注意与联想、活动与体验、建构与转化、迁移与应用、评价与反思几大方面,而幼儿园亲自然活动能够有效发展这几方面的能力。基于此,本文阐述了影响幼儿在亲自然活动中深度学习的因素,并提出行之有效的支持策略,旨在提升幼儿在亲自然活动中学习的质量。
-
语文课外阅读的困境与对策论文
2024-02-18 11:30:32
11
[摘要]:在“双减”背景下,尽管初中生有了更多的课外阅读时间,但是由于他们在课外阅读过程中存在不爱读、不会读、不常读的现实困境,所以课外阅读在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发展方面的作用不明显。基于此,教师应采取巧设情境、巧用媒介以及巧借作业等策略,启迪、引领学生摆脱课外阅读困境,让课外阅读在促进初中生听说读写等语文能力发展方面的作用愈发显著,让学生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得到提升。
-
优化作业设计,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效率论文
2024-02-18 11:25:41
4
[摘要]:为了提升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数学解题能力,帮助学生取得好的数学成绩,多数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多采用反复讲、反复练的教学模式,课后通常会给学生布置大量的练习作业,在无形中给学生造成了较大的学习负担和压力,教学效果也不够理想。“双减”政策强调要减轻学生的课后作业负担,因此教师对作业设计进行优化势在必行。本文主要探讨了小学数学作业优化设计的方法,旨在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效率。
-
如何培养学生“说”数学的能力论文
2024-02-12 13:29:27
2
[摘要]:数学教育的本质是思维训练,语言是学生思维的外显形态。小学数学教师应注重学生的“说”,着力引导学生用口头语言表达自己的思维过程,由此了解学生的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引导,使学生扎实掌握学习内容,提升思维水平,发展“说”数学的能力。一般情况下,教师要围绕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反馈,采用适当的策略培养学生“说”数学的能力。文章对此进行了分析,以期为相关教师提供参考。
-
一道抛物线考题的变式与拓展论文
2024-02-12 12:50:33
12
[摘要]:以向量、不等式等为知识交汇背景来命制抛物线试题,常常是高考命题的一大特色,这类问题需要特别关注对向量、不等式等语言的转化.本文对贵阳第一中学2022届最后一次模拟考试中的一道抛物线考题的变式和拓展进行探究.
-
一道圆锥曲线试题的六种解法论文
2024-02-12 12:43:25
7
[摘要]:本文采用六种方法对一道直线与圆锥曲线位置关系问题进行一题多解.
-
让教师提问为幼儿深度学习赋能――支持幼儿主题活动中深度学习的提问策略论文
2024-02-12 12:37:01
13
[摘要]:本质上而言,幼儿主题活动与深度学习的目标指向具有一致性,都是以幼儿的思维拓展、能力提升、情感投入为主线,同时强调过程的合作探究,以问题解决为活动过程。但是,结合实际的活动实施来看,教师在幼儿主题活动实施的过程中设计的引导问题逻辑性不强、主体性不足、针对性不强等问题普遍存在,无法引导幼儿进入深度学习的状态,不利于幼儿思维能力的发展。因此,文章在研究的过程中强调精心设计问题,鼓励幼儿深度思考,灵活应对幼儿提问,拓展幼儿思维空间,重视理答过程,促进幼儿认知的深层建立。
-
例谈比较大小问题的求解策略论文
2024-02-11 21:18:58
6
[摘要]:摘 要 : 文章给出了比较大小问题的求解策略 : 作差( 商) 比较法、数形结合( 几何意义) 、借助中间值、利用不等式性质和构造函数法.
-
讲好建宁红色故事 培育学生政治认同素养论文
2024-02-11 20:56:36
11
[摘要]: 红色故事是重要的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资源,对筑牢学生政治认同具有重要价值。本文围绕“如何运用建宁红色故事,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筑牢学生政治认同”这一核心问题进行探讨,审视当前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突出问题,针对树立明确目标、精选教学资源、丰富教学方法、注重学科融合四方面探讨运用建宁红色故事筑牢学生政治认同的可行策略,以期将政治认同熔铸于学生心中,为塑造学生健全人格奠定坚实的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