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论文
-
初中数学教学中有效情境的创设与利用研究论文
2023-07-11 13:44:03
4
[摘要]:对于初中数学教学而言,教师必须思考通过怎样的情境创设才能让学生真正解放自己的眼睛、双手、头脑、嘴、空间与时间。当学生处于一个良好的学习情境中时,他们的学习过程会更加科学,学习环境会更加友好,学生也更容易获得一个良好的学习体验,从而深化对数学概念与规律的理解,形成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实现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地。当教学情境的创设有了明确的核心素养指向后,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意识就会增强,学生也会在情境中更好地形成数学学科核心素养。
-
初中群文阅读教学文本的选择与组织策略论文
2023-07-11 13:39:03
24
[摘要]:群文阅读教学是随着中小学阅读教学改革推进出现的一种新的教学形式。“多文本”是群文阅读的特征,教师在教学前应以议题、教材和学生需要为依据,在众多文本中选择,并用比较与整合的策略组织文本,充分开发与利用各种教学资源,最大限度地发挥文本的使用价值,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培养学生阅读能力,进而提高语文核心素养。
-
丰富活动体验,发展数据分析观念 —— 以小学数学《可能性》教学为例论文
2023-07-11 13:38:40
23
[摘要]:自新课改以来,“统计与概率”被引入小学数学教育课程中,新课标指出,关于概率的教学重点要让学生感受随机性。通过对苏教版四年级上册《可能性》一课的听课及教学实践的思考,总结出如何在课堂中设计合理的教学活动使学生感受随机现象,发展学生的数据分析观念,从而促进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
高中物理教学中渗透陶行知“自主性学习”教育思想论文
2023-07-11 11:59:13
9
[摘要]:新课程标准下的物理教学,不仅要求学生具备良好的观察和实验能力,还要拥有一定的科学思维能力,能够分析并解决各类物理问题。为满足这些要求,教师不仅要努力提升教学质量,还应在教学思想上有所转变。文章以人教版高中物理教材为依据,研究陶行知“自主性学习”教育思想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渗透。
-
高中物理科学思维能力评价的研究与实践论文
2023-07-11 11:54:02
15
[摘要]:物理主要是研究物质运动的一般规律与物质的基本结构,当学生进入高中阶段以后,物理学科对学生的比较分类、归纳演绎、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的科学思维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评价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成为高中物理教学中的一项关键指标。在实践教学中,教师可以采取创设问题情境、优选测试题目、小组相互点评的方法评判学生科学思维能力的高低,进而为学好物理学科奠定坚实基础。
-
高中英语教学与信息技术的融合性研究论文
2023-07-11 11:45:56
5
[摘要]:新课程标准对教师的信息素养提出了要求,教师应当依据教材内容,合理运用和整合网络资源。利用互联网进行线上线下教学,以此培养学生的探究、创新及批判性思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养成。
-
核心素养背景下阅读活动策略研究论文
2023-07-11 11:39:17
5
[摘要]:阅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一环,良好的阅读能力是学生应具备的基本语文素养之一。通过开展阅读活动不但可以提高学生语言构建和运用能力,还可以培养其文化意识、思维能力和审美情趣。文章从四个方面阐述核心素养背景下开展阅读活动的有效策略,希望能抛砖引玉,与广大小学语文教师共同进步。
-
长江生态环境共保联治的司法进路探究——以长三角跨省市污染长江案为例论文
2023-07-10 14:06:30
3
[摘要]:长江生态环境保护是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的自然基础。目前,长三角地区间还存在着经济发展水平不均衡、人口分布差异化、区域环境治理能力不均等问题。在此背景下,实现长江生态环境共保联治应紧贴当前发展中面临的新问题新任务,建立健全长江保护专门性立法,强化司法协作,探索多元主体参与,赋予环境司法重要职责和价值属性,以期实现环境法治迈向环境善治,打造长三角地区绿色发展新样板。
-
优质农业资源保护的法律问题思考论文
2023-07-10 14:01:20
4
[摘要]:当前我国对优质农业资源保护的研究过少,相关法律问题有待优化。本文为实现优质农业健康、可持续发展,提出优质农业资源保护的法律问题思考。优质农业资源保护具有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可发展循环经济保护生态环境、促进优质农业发展实现效益最大化、促进社会发展提升食品安全。分析优质农业资源保护现状,可知实际保护过程中存在优质农业资源质量相关法律法规体系不完善、缺乏优质农业资源保险方案以及缺乏优质农业资源产业法律应用意识等问题。因此要想切实保护优质农业资源,需完善优质农业资源质量相关法律法规体系、制定优质农业资源
-
遗赠扶养协议制度现存问题及完善建议分析论文
2023-07-10 13:55:26
12
[摘要]:进入21世纪之后,随着全国人口出生率不断降低、家庭结构的日益小型化以及社会老龄化问题的日渐严重,加之社会变革所带来的思潮变化,旧式的养老模式受到了很大程度的影响,由此使得整个家庭的养老功能逐渐弱化。因此我国独创的遗赠扶养协议制度在养老问题的解决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现行《民法典》对遗赠扶养协议的规定十分原则化,可操作性较弱,不能很好地应对实际生活中出现的问题。本文通过剖析遗赠扶养协议制度的内涵和特点,在分析现行遗赠扶养协议制度的不足之处基础上,提出笔者关于完善立法的一些思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