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农业资源保护的法律问题思考论文

2023-07-10 14:01:20 来源: 作者:xieshijia
摘要:当前我国对优质农业资源保护的研究过少,相关法律问题有待优化。本文为实现优质农业健康、可持续发展,提出优质农业资源保护的法律问题思考。优质农业资源保护具有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可发展循环经济保护生态环境、促进优质农业发展实现效益最大化、促进社会发展提升食品安全。分析优质农业资源保护现状,可知实际保护过程中存在优质农业资源质量相关法律法规体系不完善、缺乏优质农业资源保险方案以及缺乏优质农业资源产业法律应用意识等问题。因此要想切实保护优质农业资源,需完善优质农业资源质量相关法律法规体系、制定优质农业资源
摘要:当前我国对优质农业资源保护的研究过少,相关法律问题有待优化。本文为实现优质农业健康、可持续发展,提出优质农业资源保护的法律问题思考。优质农业资源保护具有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可发展循环经济保护生态环境、促进优质农业发展实现效益最大化、促进社会发展提升食品安全。分析优质农业资源保护现状,可知实际保护过程中存在优质农业资源质量相关法律法规体系不完善、缺乏优质农业资源保险方案以及缺乏优质农业资源产业法律应用意识等问题。因此要想切实保护优质农业资源,需完善优质农业资源质量相关法律法规体系、制定优质农业资源保险方案以及增强优质农业资源产业法律应用意识,构建法律依据,推动优质农业发展。
关键词:优质农业资源;资源保护;法律问题;保险方案;法律法规体系
优质农业资源对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有着显著的促进作用,当前,政府部门大力发展优质农业,为我国经济发展助力。农产品是优质农业资源种植的关键,农产品质量对农业资源起决定性作用[1]。农产品种类在种植过程中易受到外界环境因素干扰,且不同类型农产品外表差异较大[2]。由于农产品种类质量管理还缺乏有力的质量监管与法律约束,因此近年来农产品质量低劣造成的农民经济责任风险持续上升[3]。通过单纯管理的方式无法有效改善此问题,因此为实现优质农业健康、可持续发展,进行优质农业资源保护的法律问题思考,针对农产品资源管理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以此保护优质农业资源发展,构建资源保护的法律依据,推动优质农业发展。
一、优质农业资源保护的意义
优质农业资源保护的意义可以从生态效益、经济效益以及社会效益三个层面分析,具体内容如下所示。
(一)生态效益
优质农业资源种植基地或者田野多在远离城市的农村、山区等地,基地或者田野周边农业生产产生大量秸秆、木枝、果壳、禽畜粪便等作物[4]。这些作物部分被用于农户薪柴,剩余部分则被焚烧或自然腐烂,浪费资源的同时,对生态环境产生污染,甚至造成森林火灾、交通安全等隐患。而农业生产过程产生的这些作物中含有大量纤维素与木质素,是优质农业资源种植的最佳原料。因此保护优质农业资源,在提升农民收入的同时,还可以有效改善自然生态环境,推动农业经济循环发展。
将农业生产过程中残留的废弃物作为优质农业资源种植原料,提升农产品资源质量;将农产品资源种植过程中残留物作为农业土地生产与禽畜养殖的有机肥料或饲料,构建“农业生产—秸秆、禽畜粪便—农产品资源种植最佳原料—提升农产品资源质量—农产品资源种植残留物—有机肥料或饲料—农业生产”的优质生态循环。
(二)经济效益
优质农业资源保护的目的是获取更高的经济效益,根据农产品资源种植现状调查结果,客观分析农产品资源存在的问题,针对问题形成的原因,合理地、有针对性地规划下一阶段发展的主要方向,以此构建科学、清晰的保护体系。优质农产品资源的保护,对于农产品产量提高、营养成分含量提升、农产品品质与性状优化、农产品种植体系完善、农产品种植技术创新、抗病虫害性能研究等均产生影响,同时也显著减少农产品资源种植过程中的损失,并通过产量与质量的提升体现[5],实现优质农业资源产量与质量的双丰收。
优质农业资源保护对于农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是优质农业从想法转变为现实的前提和基础,是农业长期稳定发展的保障,也是农业优化的根本。从宏观角度分析优质农业资源保护的意义,以战略性眼光,基于优质农业资源保护角度出发,不被眼前暂时的微小利益所蒙蔽,追求长期、稳定、可持续发展,获取更大的经济价值。
(三)社会效益
优质农业资源保护将促进农业增收,改善农村经济环境,推动新农村建设步伐,优化配置,提升就业率,获取巨大的社会效益。
优质农业资源保护下农业将有质的飞跃,预计五年内,将为非城市区域提供数万个就业岗位,带动农民增收。同时优质农业资源保护的发展可间接促进法律法规、科学技术与人才等资源优势逐渐转变为经济优势,推进城乡统筹步伐大迈进。优质农业资源保护可直接提升农产品的安全性能,同时通过病虫害抗性、营养成分提升、农药残留降低等相关研究,间接带动农产品安全性能的整体提升,满足当前人们对于食品安全与健康的双重要求。
二、现阶段优质农业资源保护的相关法律问题
(一)优质农业资源质量相关法律法规体系不完善
在经济利益追逐下,对于优质农业资源的保护,尚没有形成可持续发展的指导思想,在农产品质量管理上普遍存在“有法不依,执法不严”问题,造成优质农业资源质量管理存在严重的地方保护主义。在追逐经济利益最大化、缺乏可持续发展理念、地方保护主义问题严重等多重因素下,部分优质农业资源种植未严格遵守农产品种植条件,如温度、湿度等环境条件不适宜,偷减、偷换农产品所需营养物质,杀菌防杂不彻底等。虽然由此暂时获得了更高的经济利益,但是对优质农业资源造成了恶劣的影响,农产品优势丧失。
优质农业资源保护是农产品质量下降环境下逐渐形成的,虽然相关部门对于优质农业资源质量保护较为重视,但由于优质农产品资源保护意识较为薄弱,导致当前优质农业资源保护的方式较为单一,主要关注点为种植技术的应用,也就是通过适宜的种植环境、防污染方式以及增加配料养分等方式保护优质农产品,忽略法律、行政、社会等方式的应用。优质农业资源保护方式的单一,既没有取得高效的农产品污染防治成效,同时也制约了优质农业资源的开发、利用与管理等工作深入发展,不利于优质资源质量保护效果的提升。
(二)缺乏优质农业资源保险方案
我国是农产品主产地国,栽培的农产品品类高达上百种。由于优质农业资源品类过多,缺乏每个种类的具体保险方案。同时对于经济利益的高度追求致使我国优质农业资源专利保护问题一直被忽略,优质农业资源科研部门与相关企业对于科研成果产权保护薄弱的问题成为当前优质农业纵深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优质农业资源的种植及其相关产品生产技术具有可复制性,一直以来,优质农业资源科研部门与相关企业通过长期研究获得的科研成果大多在未获取专利保护的前提下进行生产并快速普及,优质农业资源科研投入与收入比例失调。
(三)缺乏优质农业资源产业法律应用意识
当前优质农业资源种植户缺乏法律应用意识,管理缺乏统一技术标准体系。虽然我国优质农业资源主要生产区域均成立相关部门对农产品质量进行管理,但在实际管理过程中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如缺少高效、有针对性的农产品质量分析理论,当优质农业资源被检测出质量存在问题时,责任区分缺乏理论依据,较为困难。
同时无证生产是经济市场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在优质农业中尤为严重。尽管相关优质农业资源规范中明确指出,在无经营许可证或生产过程与许可证规定存在显著差距条件下进行农产品种植、销售属于违法行为,但仍有部分种植户铤而走险,无证生产。而部分优质农业资源种植户虽然具有经营许可证,但在种植过程中不按计划进行,盲目种植大量农产品,浪费材料与能源,同时农产品产量下降。
三、优质农业资源保护相关法律建议
(一)完善优质农业资源质量相关法律法规体系
在完善优质农业资源质量相关法律法规体系过程中,针对优质农业资源质量相关法律法规体系不完善的问题,可从以下内容出发,为优质农业资源保护提供法律依据。
1.提升优质农业资源科研成果产权保护力度。当前我国经济市场已步入经济全球化时代,为更好地适应经济市场发展,需要形成明确的知识产权意识。组建具备法律鉴定资格的核查机构,提升其专业资质,针对优质农业资源保护,为提升优质农业资源科研成果核查力度,防止出现以次充好、老调重弹的问题,即质量普通或较差的农产品打着优质农业资源的旗号进入农产品生产和销售中,或者同一科研成果通过更改名称、数据或区域二次进入农产品生产和销售的行为,需构建完善的农产品知识保护法律体系。同时为防止对优质农业资源使用者产生误导,需加大优质农业资源名称定性核查强度,从根本上改善当前优质农业资源市场上普遍存在的复杂问题。针对优质农业资源科研成果侵权问题,当申诉者提出申诉后,以行政部门为核心,在相关法律法规支持下,采用积极、认真、严格的工作态度,提供优质农业资源知识产权保护。
2.以符合相关法律法规为基本原则,设计开发一套内容全面、统一,使用简单的优质农业资源信息查询系统,供优质农业资源质量监督管理部门和优质农业资源使用者查询优质农业资源相关信息使用。
3.建立标准优质农业资源管理技术体系。当前依照国际惯例将优质农业资源分成一级种、二级种、三级种,优质农业资源保护需严格按照以上等级对优质农业资源进行划分并实施监督管理。但实际操作过程中,普遍存在越级生产现象,因此监督管理部门需完善相关管理条例,建立标准管理技术体系,加大越级生产管理、惩罚力度。标准优质农业资源管理技术体系需综合考虑农产品整体生产销售过程,连接整个优质农业资源产业链,对农产品的栽培、生产、流通、检测与保护等实施规范化管理,其不仅是完善优质农业资源质量相关法律法规体系的基础,同时也是最关键的组成部分。
(二)制定优质农业资源保险方案
优质农业资源种植属于农业生产范畴,政府基于经济的宏观发展需要对其给予一定惠民政策。在经济与政策上加大对优质农业资源龙头企业以及相关科研部门的扶持力度,推动龙头企业以及相关科研部门的科研创新,为优质农业资源保护提供坚实基础。
优质农业资源生产过程中易受到外界环境因素干扰,导致农产品质量受到影响,农产品收益产生严重亏损,由此导致行业风险大幅上升。这一问题应由谁承担后果无法明辨,若风险归优质农业资源相关企业承担,有失公允;若风险归优质农业资源种植户承担,又超出其可承受范围。为此可参考先进国家的农业保险制度,针对我国国情与优质农业资源行业现状制定适当的保险政策,分解优质农业资源产业链中各环节存在的风险,促进优质农业资源保护的可持续发展。
(三)增强优质农业资源产业法律应用意识
1.分析当前优质农业资源保护过程中的农产品质量事故可以发现,参与者法律应用意识薄弱是普遍存在的问题。为更好保护优质农业资源,需拓展农业法律宣传渠道,扩大农业法律宣传面,提升农业法律宣传力度,使优质农业资源产业相关从业者具有一定程度的法律观念。
2.针对优质农业资源行政管理部门,开展法律学习深造活动,提升执法人员法律专业性,树立依法监督管理的观念,执法人员需以“公正、公平、公开”为原则,以“秉公执法、文明执法”为理念,彻底解决“有法不依,执法不严”问题,以此提升优质农业从业者对法律的信任度,使其在有问题、有疑惑的情况下主动寻求法律帮助。
3.彻底落实优质农业资源维权服务。通过为优质农业资源科研部门与农民进行相关知识讲座与案例分析,对相关从业者开展专业知识学习,对比真假、优劣农业资源,传播分辨技术,赠送相关书籍与资料等,将优质农业资源产权意识、维权服务相结合,更好地为优质农业资源保护服务,使维权不再是空谈。
四、结束语
当前,优质农业资源保护存在方方面面的问题,导致农产品质量参差不齐,给优质农业资源种植户与相关企业都带来极大风险,对农产品深入发展产生不良影响。基于此,进行优质农业资源保护的法律问题思考,利用相关法律建议,完善优质农业资源质量相关法律法规体系,通过制定农产品风险保护方案、增强优质农业资源产业法律应用意识,从而改善优质农业资源保护现状,促进优质农业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双印,雷墨鹥兮,徐龙琴,等.基于区块链的农产品质量安全可信溯源系统研究[J].农业机械学报,2022,53(6):327-337
[2]程帅,李艳玲,司海平,等.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农作物种类自动识别算法研究[J].河南科学,2020,38(12):1908-1914.
[3]李斌山.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技术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J].甘肃农业,2019(3):57-58.
[4]苏静萱,李宁辉.化肥施用量对苹果种植经济效益影响的实证研究[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20(11):79-90.
[5]魏彦凤,申佳丽,安明远,等.不同物料配施对微咸水灌溉黄瓜土壤质量及产量的影响[J].农业工程学报,2022,38(5):95-1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