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论文
-
依托“微影戏融合课程”建设探索非遗文化育人新模式论文
2025-02-18 14:13:39
1
[摘要]:本文以非遗文化—皮影戏为例,充分挖掘皮影戏文化的融合性和创新性特征,依托学校整体的课程建设,将非遗文化的学习与学校师资、学科课堂、校园活动等进行全面整合,构建“微影戏融合课程”特色体系,探索非遗文化在校园中合理且有效的育人方式。
-
信息化视角下小学生家国情怀的培育策略论文
2025-02-18 14:08:01
8
[摘要]:家国情怀是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要培养的核心素养之一。本文立足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借信息技术之力,通过赋情境、引资源、促共情、拓时空优化课堂,提升教学效果,培育小学生的家国情怀。
-
新时代教研员队伍建设:标准、机制与方式论文
2025-02-18 13:59:58
4
[摘要]:教研员主要从事基础教育教研工作,是实践型教师教育者中的主体力量。作为绵亘于“象牙塔”和“田野”之间的“跨界人”,教研员把推进教师教育持续变革发展、引领教师专业能力提升的具体实践当作最高责任与使命。
-
新能源转型背景下石油专业人才培养改革探究论文
2025-02-18 13:54:22
2
[摘要]:聚焦石油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旨在解决新能源转型与智能化升级需求背景下传统石油类专业的人才培养问题。以重庆科技大学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为例,总结三个改进措施并进行实践研究。三个改进措施如下:基于“四协同”人才培养模式,实现教育与产业的深度融合。
-
自制玩具在幼儿园区域游戏活动中的应用研究论文
2025-02-18 13:53:41
2
[摘要]:随着幼儿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幼儿园与家长越来越重视对幼儿能力与素养的培养。区域游戏活动是幼儿园教育的重要载体,可以培养幼儿的多种能力与综合素养,对幼儿的健康成长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文章指出,在构建区域游戏活动时,利用材料自制玩具不仅可以丰富游戏活动素材,还能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动手能力,促进幼儿思维的发展。因此,在区域游戏活动中,教师可以联合幼儿、家长一同制作玩具,提升区域游戏活动的有效性。
-
主题意义背景下初中英语大单元整体教学模式构建研究论文
2025-02-18 12:00:33
5
[摘要]:介绍主题意义与大单元整体教学的基本概念。总结分析主题意义背景下初中英语大单元整体教学思路。以译林版初中《英语》八年级(下)Unit 6 Sunshine for all为例,探索主题意义背景下初中英语大单元整体教学模式的构建方法,即深入挖掘主题意义,设置教学层级目标,从学生角度建立主题认知,为更多初中英语教师提供思考方向,科学提升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
-
主题情境创设下小学英语教材和绘本融合教学策略研究论文
2025-02-18 11:55:49
7
[摘要]:针对小学英语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提出主题情境创设下小学英语教材和绘本融合教学。介绍主题情境创设的内涵。结合教学实例,探索主题情境创设下小学英语教材和绘本融合教学策略,即合理选择英语绘本,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建立教材与绘本的联系,以情境贯穿教学过程;融合绘本实现多元目标,促进学生发展。
-
中学生心理危机干预中的家校沟通实践论文
2025-02-18 11:47:57
7
[摘要]:中学生心理问题如不加干预将影响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延缓素质教育进程。作为推动协同育人的重要举措,当前的家校沟通在干预学生心理危机时存在着“沟通主体缺失”“沟通主体单向浅层”“沟通过程缺乏情感交流”“沟通效果影响时间短”等问题。要厘清家校沟通的本真目的,切实发挥家校沟通的育人效力,就必须调整沟通策略,应用诸如GROW沟通模型,筑牢家校沟通防护墙。本文结合本校在中学生心理危机干预中的家校沟通实践以及本人作为班主任和科任教师落实家校沟通的案例与策略,探讨家校沟通的有效路径与方法,以期为促进家校合作共育、赋能学生全
-
智慧课堂中基于互文性理论的中学英语读写结合教学实践研究论文
2025-02-18 11:40:44
5
[摘要]:针对中学英语读写教学过程中存在的割裂现象,通过理论分析和实践总结,提出在智慧课堂中把互文性理论融入日常教学,通过开展读写多维度关联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在读中融入写的思维,在深度理解文本的同时,迁移运用所学语言和文化知识,开展扩写、仿写等互文模仿微写作训练和学习评价,进一步实现读写能力协同发展。实践证明,以读促写的教学思路可以有效弥补传统英语写作教学中的不足,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
-
智慧教育环境下应用型高校教师专业发展路径研究论文
2025-02-18 11:30:46
3
[摘要]:随着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高等教育也迈入了智慧教育时代,智慧教育为教育领域提供了更加智慧化、个性化的技术支持,推动了教育模式的创新和变革。通过调查问卷等方式分析应用型高校教师专业发展现状,然后从外部驱动和教师自主发展两方面提出应用型高校教师专业发展路径,促进新时代应用型高校教师多元化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