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论文
-
分层走班 初中数学教学新方向论文
2024-03-12 09:50:48
2
[摘要]:文章从概述、步骤、策略三个方面入手,阐述了初中数学分层走班教学的有效策略.
-
分类讨论思想在高中数学中的应用论文
2024-03-11 10:29:06
4
[摘要]:在数学学科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分类讨论思想受到了众多数学工作者的关注.分类讨论能够极大提高教学的质量,同时对于分类讨论又要充分把握统一分类方法的基本准则,做到分类无重无漏,精简而没有任何冗余.
-
高中化学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探析论文
2024-03-11 10:19:43
3
[摘要]:高中化学教学中,教师要顺应新课标的要求,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作为教学的重要目标,并以此进行教学方式方法的创新设计,实现化学教学的深化改革,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基于此,结合高中生自主学习能力发展情况,分析与探讨了化学教学中培养高中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实践策略.
-
优化物理实验教学构建高效课堂的方法探究论文
2024-03-11 10:13:46
6
[摘要]:实验是物理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生深入了解和掌握物理知识的基础。教师要提高对物理实验教学的重视程度,并从多方面对实验教学内容和形式进行优化,以此构建高效课堂,优化物理学科的教学效果。本文就优化物理实验对构建高效课堂的意义展开分析,并提出对应策略。
-
中学信息技术教学融入人工智能教育的路径探析论文
2024-03-11 10:02:54
7
[摘要]:在中学信息技术教学中融入人工智能教育,不仅能促进学生信息素养与科学发展观的形成,还能达到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文章以中学信息技术教学中人工智能教育的融入为研究对象,分析人工智能技术与中学信息技术教学的联系,对中学信息技术教学中人工智能教育工作开展路径进行阐述。
-
中职研学指导师 “三维成长导航仪 ”培养路径研究论文
2024-03-11 09:57:02
9
[摘要]:“双减”背景下,为进一步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拓宽学生的学习路径,各中小学积极开展各类研学旅行活动。研学旅行主要面向中小学在校生群体的新型旅游产品,既不同于传统的团体旅游,也不同于传统的课堂教学,而是一种新型的学习项目任务。这一新型学习任务仅依靠中小学校承担课堂教学任务的教师和传统的导游是很难完成的,需要由专业人员来组织实施,研学指导师的新兴职业培养模式由此应运而生。通过“三维成长导航仪”研学指导师的培养路径研究,满足了旅游细分市场的人才需求,为研学指导师的培养寻找可借鉴的模式。
-
幼儿园共享区域活动的创设与指导论文
2024-03-07 09:32:10
3
[摘要]:区域活动是深受幼儿喜爱的活动形式。随着教育改革的推进,共享区域活动越发受到重视,其在提升幼儿活动体验、促进幼儿发展方面能够发挥较高的价值。基于此,本文从幼儿园共享区域活动的提出背景入手,对其活动开展的必要性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简单分析,并提出了通过班级互动构建落实共享区域活动、通过材料共享提升共享区域活动深度及广度、通过区域整合扩大共享区域活动的领域范围的策略,以期为幼儿的健康成长与发展助力。
-
以观念建构为核心的高中物理课堂教学实践——以鲁科版高一教材中“相互作用观念”教学为例论文
2024-03-07 09:19:20
2
[摘要]: 作为物理核心素养形成与发展的基础,建构物理观念是教师落实新课标要求、发展学生物理核心素养的必然步骤。基于新课标对物理观念概念的具体阐释,教师以鲁科版高一教材中“相互作用观念”的教学为例,展开以观念建构为核心的高中物理课堂教学实践探索,在实践研究和经验总结中,得到“立足观念,筹备教学活动”“创设情境,感知物理观念”“讨论分析,构建物理观念”“合作探究,形成物理观念”“拓展迁移,应用物理观念”等路径建议。
-
新时代中小学党建“互联网+”创新路径研究论文
2024-03-07 09:12:04
6
[摘要]:为顺应党和国家创新发展要求,满足中小学党建现实需要,本文通过文献综述、调查研究、行动研究等方法,厘清了新时代中小学党建所面临的挑战,并整体研究了构建党建“互联网+”创新体系的路径,为建立党建“互联网+”的创新实践模式提供指导,以期提升互联网助推中小学党建创新的能力,有效破解中小学党建的难题,这对更好地实现党建目标、提升党建效能、形成党建新生态都具有一定的意义和价值。
-
“微”而可“为”:初中微班会设计与实施探索论文
2024-03-06 10:01:06
11
[摘要]:班会,尤其是主题班会,是班主任开展德育工作的有效抓手,兼顾高质量完成班级诸多事务性任务和充分发挥班会课德育功能是当今教育界的普遍追求。微班会兼具“微”和“课”双体功能,具有用时短、应变快、切入小巧、聚焦明确、方法灵活、课时灵动等特点,引发不少班主任关注和尝试。本文从为何采用初中微班会、何为初中微班会、初中微班有何为三个方面阐述了微班会在初中班会课的实践探索,发现初中微班会确实“微而可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