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论文
-
文化馆美术辅导中存在的问题和优化措施分析论文
2025-03-22 13:51:29
3
[摘要]:文化馆是群众进行文化艺术交流的重要场所,承担着群众文化建设的职责。文化馆开展美术辅导不仅能够带给人民群众更深层次的艺术享受,还能使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得到满足。
-
学科融合背景下高校艺术专业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策略研究论文
2025-03-22 13:50:25
3
[摘要]:本文主要探讨学科融合背景下如何构建高校艺术专业教师教学创新团队。随着教育领域的发展,跨学科融合已成为高等教育的重要趋势,对艺术教育的教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分析了艺术专业学科融合的现状及其在高校艺术教育中的重要性,探讨了教师团队建设的经验,在此基础上提出建设策略,旨在提升教师教学水平和学生综合能力。
-
新形势下高校精准资助体系的构建路径论文
2025-03-22 13:41:58
1
[摘要]:2020年,教育部等八部门印发的《关于加快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意见》提出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七大体系,并将精准资助育人纳入管理服务体系中。随着相关文件陆续出台,资助育人的体系归属、内涵界定和价值意蕴日益明晰,为进一步构建精准资助育人体系提供了理论基础,也为资助育人工作守正创新提供了指导思路。本文聚焦精准资助体系的教育、社会及实践价值,在精准资助体系现实困境研究基础上,从内驱性、实效性、协同性三个方面构建高校精准资助体系。
-
新文化运动的当代价值意蕴论文
2025-03-22 11:59:30
3
[摘要]:1915年,陈独秀发表《敬告青年》一文,掀起了一场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新文化运动。这场运动以“科学”和“民主”作为口号,即“德先生”和“赛先生”,对封建传统礼教发起冲击,主张“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提倡民主,反对专制”“提倡白话文,反对文言文”等思想,企图以此来唤醒民众的民主自由意识,形成科学的思维方式和行为观念,从而将民众从封建礼教束缚下解放出来。这是一场意义深远的思想启蒙运动,对于中国近代史进程具有不可磨灭的作用,即使是在百年后的今天,对于当代社会建设仍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
数字艺术中现代技术和传统美学的融合论文
2025-03-14 11:46:01
42
[摘要]:作为一种融合了现代技术与传统美学的艺术形式,数字艺术的创作核心在于如何将两者融合得更好。本文系统阐述了数字艺术的技术特点,分析了现代技术对数字艺术的影响,探讨了传统美学在数字艺术中的应用,总结了数字艺术中现代技术和传统美学融合的重要性,并提出了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
数字时代下的群众美术教育创新策略论文
2025-03-14 11:38:45
12
[摘要]:随着数字技术的迅猛发展,美术教育正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在此背景下,本文论述了数字技术在美术教育中的发展,探讨了数字时代对美术教育的影响和挑战,分析了数字技术在美术教育中的应用及利弊,提出了跨学科融合、数字化展览、数字化美术实验室等创新策略,旨在为美术教育领域的相关从业者、教育机构和政策制定者提供参考,促进数字时代美术教育的可持续发展与提升。
-
数字化技术在历史建筑保护与传承中的应用研究论文
2025-03-14 11:30:57
22
[摘要]:基于历史建筑保护的背景的研究,结合对数字化技术在当今社会的发展状况,充分合理地探讨数字化技术在历史建筑保护与传承中的应用。分析数字化技术在内外先进的古建筑保护优秀案例中的做法,提出适合当下历史建筑保护与传承的数字化技术应用体系,为未来历史建筑的保护提供周密高效的保护和传承保障。
-
数字化背景下有声壮语数据库构建研究论文
2025-03-14 11:23:38
13
[摘要]:民族语言是民族地区进行语言文化交流的重要工具,是一个民族,乃至国家弥足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文化中重要的组成部分,特别是在科学技术、数字化技术和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数字化逐渐深入各学科领域,并得到大力发展。在此基础上进行有声壮语的传承,特别是依托有声数据库进行民族语言传承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文章将从田野调研地域概况、有声壮语数据库构建模式、数据库平台构建内容及有声民族语数据库构建意义等方面进行深入探究,以全新的方式来传承优秀民族语言文化。同时通过数字化技术进行有声壮语数据库构建,深入探究黔西南交
-
诗与乐的和谐—李斯特《彼得拉克十四行诗47号》的解读与诠释论文
2025-03-14 11:17:34
7
[摘要]:李斯特是标题音乐的代表人物,他的创作推动了19世纪标题音乐的发展,开创性地将诗歌、绘画等非音乐内容融入音乐中,在音乐的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本文以《彼得拉克十四行诗47号》为研究对象,以文学性内容与音乐形式的联系为切入点,分析了作品的创作内容、音乐结构及诗乐关系,最终将对音乐内容的解读融入演绎中,以期实现理论与实践的和谐统一。
-
诗意与情感的诉说:声乐随想曲《春江花月夜》论文
2025-03-14 11:11:06
16
[摘要]:艺术歌曲《春江花月夜》由著名作曲家徐景新根据琵琶文曲《夕阳箫鼓》改编而成。《夕阳箫鼓》全曲共分为11段,描绘了夕阳渐渐从天边落下、江面上渔船归州的优美画卷,表达了作者对美好生活和大自然的热爱与憧憬。声乐随想曲《春江花月夜》正是选取其中精髓部分进行改编,婉转的旋律,搭配张若虚富有诗意和哲学感悟的词句,给人展现出一副如诗如画、恬静优美的艺术境界。不仅如此,歌曲运用了大量花腔演唱技法,以及如箫声般的长音,使其不但凸显了中国传统音乐的古典美,还展现西方音乐之所长,是中西音乐相互交融、融会贯通的典范。它是中国艺术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