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
小学语文作业多元化设计的策略论文
2023-05-17 14:12:48
5
[摘要]: “双减”政策作为我国改革开放以来重大的教育调整政策,对教育导向产生了巨大影响。传统教育中,课后作业失去了其本身提升学生学习能力和检验教师教学成果的目的,成为家长和学生沉重的负担,而在“双减”背景下,学生的在校学习时间与效率得到了更多重视,课余时间分配也更加多元化,作业真正成为检验学生学习成果的标准之一。本文以小学语文作业为例,明确作业设计的真正目的,探究小学语文作业多元化设计的原则,对“双减”背景下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缺陷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解决办法。
-
小学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的实施论文
2023-05-17 14:06:11
4
[摘要]: 语文是中华民族文化发展与传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开展人际交往、拓展思维能力的辅助工具。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情感教育与专业文化知识教育相辅相成、不可分割,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对此,语文教师应当重视小学生的情感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本文围绕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探讨情感教育实施的有效策略。
-
小学数学课堂减负提质的有效策略论文
2023-05-17 13:59:26
11
[摘要]: 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如何构建“双减”背景下的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是当前数学课堂教学变革的着力点。在“双减”形势下,教师需要改变教学观念,引导学生先学思考,在预习中提出问题,学会深入思考,让课堂教学有的放矢。引导学生主动实践、探索,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课堂教学有效度。落实“双减”政策,提高作业设计质量,让课堂焕发真正的生命活力,实现提质增效的数学课堂。
-
小学生心理辅导课程建设的研究论文
2023-05-17 13:50:09
9
[摘要]: 小学生心理辅导课程的有效建设,是新时期小学教育创新和优化的重要任务,也是促进育人工作得到切实改善的一大动力。本文着重围绕课程目标与课时安排、教师队伍建设、课程内容、教学及辅导方法、课程教学评价等方面,就小学生心理辅导课建设面临的问题以及相应对策进行了探讨,以促进小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
-
小学生科学实验能力表现性评价探寻论文
2023-05-17 13:41:55
19
[摘要]: 科学实验是有效提升小学生科学核心素养的重要渠道,而表现形式评价则是对整个实验过程的一种创新性评价模式。合理运用表现形式评价,学生不仅可以高效掌握实验知识与技能,更能够在实验过程中逐步提升观察能力、操作能力、思维能力、协作能力等。本文主要阐述了表现性评价在小学生进行科学实验过程中的实际价值,展示了表现性评价在科学实验过程中的具体运用案例。
-
台词在戏剧表演中的重要性分析论文
2023-05-17 09:29:26
187
[摘要]:在戏剧表演艺术中,台词是主要话语形式,直接影响着演员塑造角色的效果,突出人物性格,增强戏剧作品的艺术表现力与感染力,向观众传达角色在此时的情感,揭示戏剧的发展走向,发挥着非常关键的作用。在创作台词时,要合理地运用语言表达技巧来进行角色塑造,凸显人物性格,向观众传达情感,展现完美的舞台效果,给观众带来美的享受。本文以台词在戏剧表演中的重要性为研究主题,探寻戏剧台词的起源和主要特征及其表演的特点,从角色个性、内心视像、规定情境、感情基调等多个维度诠释如何在戏剧表演中把握台词。在完善相关理论研究的同时,给台词表
-
宋代书法中的尚逸审美趋向分析论文
2023-05-17 09:22:57
27
[摘要]:“逸”作为中国重要的美学追求,最早见之于庄子等先秦哲学中,“逸”作为重要的艺术观念,随着北宋艺术文人化倾向的逐渐明朗,“尚逸”审美也成了宋代书法美学思潮的重要代表。文章具体分析了“逸”和“尚逸”审美,指出“逸”的来源,以及文人书画逸格审美的具体追求,并就宋代书法中苏轼、黄庭坚、米芾等人的书学观,对尚逸审美趋向的代表人物进行具体介绍。文章从点画书写、结构呈现、书法节奏等方面具体分析尚逸审美趋向下的书法追求,指出宋代书法尚逸审美趋向之下尚平淡自然,反怪异夸饰;尚意蕴高雅,反尘埃俗气;尚法度规范,反拘泥于法的审
-
贺瑞麟书法观研究论文
2023-05-17 09:15:57
20
[摘要]:贺瑞麟作为晚清关学的代表人物,一生恪守程朱理学之立场,复兴关学是其毕生理想,对于其主流研究也大多围绕于此。然先生在治学之余也精于书道,现仍有许多书迹遗留关中,本文旨在通过对集中体现其学术思想的《清麓丛书》关于书论题跋的梳理,理解其将书法作为经世致用工具的原因,阐释其“书如其人、书以传神”的人格美学品评观,并试分析儒学思想对其书法观的渗透。以期了解以贺瑞麟为代表的传统儒士对于书法的观点及态度。
-
汉代盘鼓舞的艺术特征与当代复现论文
2023-05-17 09:09:18
310
[摘要]:我国古代舞蹈具有悠久的历史传统,其于汉代时期第一次达到“大融合”状态。盘鼓舞作为汉代乐舞的典型,因自身独有的表演形式而深受群众喜爱。本文通过对“盘鼓舞”的历史背景、艺术特征、表演形式、当代复现四个方面进行研究,同时借助于文献研究成果梳理,探索盘鼓舞的流变,一方面追寻“盘鼓舞”延续至今仍不失魅力的审美风格的历史根源,另一方面对“盘鼓舞”所特有的外在形式与艺术特征进行探索,挖掘“盘鼓舞”深层次的精神意涵。
-
广西少数民族合唱多元化舞台表演及训练研究论文
2023-05-17 08:57:14
32
[摘要]:广西聚居着壮族、瑶族、苗族、侗族、彝族等十多个少数民族,各少数民族的民俗传统和音乐文化丰富多样,其中多声部民歌成为我国音乐文化中的宝贵资源,是人民智慧的结晶。本文对广西少数民族合唱多元化舞台表演形式进行分析与梳理,开展系统化研究。传承少数民族民间音乐艺术,拓展民族音乐艺术的表现样式,对广西少数民族合唱表演中多元化训练手法进行开发研究。在新时代、新社会中以新的手段面对新的挑战,进行民族化、多元化、国际化的合唱训练探究,使训练方法与舞台表现形式精准契合,推动广西少数民族民间音乐的传承与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