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词在戏剧表演中的重要性分析论文

2023-05-17 09:29:26 来源: 作者:xiaodi
摘要:在戏剧表演艺术中,台词是主要话语形式,直接影响着演员塑造角色的效果,突出人物性格,增强戏剧作品的艺术表现力与感染力,向观众传达角色在此时的情感,揭示戏剧的发展走向,发挥着非常关键的作用。在创作台词时,要合理地运用语言表达技巧来进行角色塑造,凸显人物性格,向观众传达情感,展现完美的舞台效果,给观众带来美的享受。本文以台词在戏剧表演中的重要性为研究主题,探寻戏剧台词的起源和主要特征及其表演的特点,从角色个性、内心视像、规定情境、感情基调等多个维度诠释如何在戏剧表演中把握台词。在完善相关理论研究的同时,给台词表
摘要:在戏剧表演艺术中,台词是主要话语形式,直接影响着演员塑造角色的效果,突出人物性格,增强戏剧作品的艺术表现力与感染力,向观众传达角色在此时的情感,揭示戏剧的发展走向,发挥着非常关键的作用。在创作台词时,要合理地运用语言表达技巧来进行角色塑造,凸显人物性格,向观众传达情感,展现完美的舞台效果,给观众带来美的享受。本文以台词在戏剧表演中的重要性为研究主题,探寻戏剧台词的起源和主要特征及其表演的特点,从角色个性、内心视像、规定情境、感情基调等多个维度诠释如何在戏剧表演中把握台词。在完善相关理论研究的同时,给台词表演实践活动带来一定参考和借鉴意义。
关键词:台词;戏剧表演;人物性格
戏剧本身是一种表演性的艺术活动,是一种融入了各种现代文艺手段的综合性艺术形式。剧本、舞台、观众和演员是戏剧艺术的四大要素,而台词则是串联这四大要素的桥梁,可以传递创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这源于编导的创意,以及演员的表现等多方面的配合。而优秀的台词功底有助于演员把人物形象刻画得惟妙惟肖,使剧作呈现得尽善尽美、精彩绝伦。语言是人类表达思想情感最主要的工具,随着时间的变迁与推移,戏剧在中国已有了两千多年的发展史,因此也有了一整套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艺术体系,而在其中,作为戏剧演出中不可分割的内容,台词自然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相关概念阐述
(一)台词的起源及主要特征
台词是戏剧表演中角色所说的话,是剧作者用来刻画人物、展示剧情、体现主题的主要方法。在一场戏剧中,创作者主要靠人物的语言台词来展现情节,使其主题的表达更加明确,人物的性格特征更为立体。台词的质量直接影响到作品的艺术表现力,同时也是一个演员用来表达自我、传递情感的直接手段,人物的形象与语言密不可分,形象的丰富与立体基于语言的表达,以及行为的呈现,而在语言和行为中,语言往往推动着情节的发展,并且能够在舞台的表演中更加直观的表达思想,传递情绪。
人物的情感思想变化可以直接通过语言的变化反映出来,特别是在语句或语调的节奏中,细微变化的音量、语速,都能够使人物形象更加生动,从而使情节更加精彩。
戏剧表演中的台词具有诗兴化和性格化两大特征。诗性化的特征是指,在塑造角色的时候,演员会将台词诗化,声情并茂地演出其想要表达的情感。戏剧和电视剧有所不同,戏剧的台词韵律和节奏更强。台词的诗性化并不是说所有的台词都要富有美感,而是让台词具有强烈的情感性与感染力,通过优美的词句可以感受到戏剧内在的含义与意境。
性格化的特征则是指观众可以通过台词更直观地欣赏人物的个性,理解人物形象。表演者需要依据人物的年龄、教育经历、出身、生活环境、工作及其历史背景,把握人物的语言特点,由此了解人物个性的发展方向,掌握戏剧情境的变化,抓住与人物之间的关系,表演出规定情境中角色最能够表达自己人物形象的话语。
以上两大特征是台词在戏剧艺术的代表,有了台词技巧的辅助,戏剧化的特性才可以生动地体现出来,因此在台词的核心训练中,要更深层次揣摩台词,达到熟练且灵活的应用境界,通过不同的语境给人们带来不一样的情感体验。
(二)戏剧表演的特点
戏剧是视觉与听觉的综合文化艺术,在舞台上主要靠表演者的话语和动作来展现,直观地呈现给观众。戏剧表演在其产生过程的同时也同步着观者的欣赏过程,往往演出的结束也就意味着观众欣赏的结束。戏剧,充分地融合了文学、音乐、舞蹈等多方面的特点,取各家所长,从而形成自身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并由此产生了自身鲜明的审美特色。戏剧的艺术魅力就在于它有着强大的感染力,用台词作为传递的手段,向人们传递着自己的情感和思想,呈现出一个具有艺术渲染力的世界,因此,戏剧作为综合文化艺术,其中的台词是架构人物与情节的桥梁,可以对审美效应进行解剖,在呈现优秀作品的同时,也能够提升戏剧艺术的价值,戏剧艺术是一种多维度的,具有不同的艺术价值的视听文化,有着非常直观的感染力,而这种强烈的感染力来源于戏剧台词的魅力,这种直接传递的手段,可以清晰直接地在舞台上表达自己的情绪,向观众传递自己的情感。作为一场表演中最核心的部分,其所形成的审美效应是很值得去分析探讨的,其能够使戏剧舞台表演中的台词发挥起最大的作用,以此来提升戏剧的艺术表演魅力。
二、台词在戏剧表演中的重要性
(一)台词是传达情感的重要手段
基于戏剧演出的特点,可以让表演者直接和观众面对面互动,而人物的心理情感特点以及剧作的主题思想,有很大程度上都是要求表演者通过台词的表现方式来传递。换言之,戏剧台词是演员向观众传达感情的最主要途径。出色的戏剧台词表演,往往能够很精准地将台词中蕴涵的思想情感表达出来,而没有情感的台词,讲得再绚丽,也会变得干瘪。戏剧表演的动人之处在于整个戏剧表演中台词情感的表达。唯有丰富而复杂的思想情感被表达后,台词才能更加生动、感人,能够在观众眼前完美地表达戏剧人物的思想情感。
(二)台词是获得艺术美感的重要方式
声和情,是台词艺术的两大重点,解决好声和情的结合问题,就算不运用过多的文学修辞,也能够达到更加感人生动的艺术效果,让台词产生更强大的艺术感染力。声,是指台词的手法与形式,所有生动感人的内容都依托在声之上。台词的抑扬顿挫与观众融入场景的程度紧密相关,精彩的台词形成的对话才能渲染出精彩的氛围。丰富的情感和得体的表达是一名优秀的戏剧演员必须具备的条件,台词的准确表达离不开演员丰富的情感经验。无论是开怀大笑的情节还是悲伤痛哭的情节,角色台词的表达仍要保持清晰,要让观众看得懂、听得清。演员需通过自身的控场能力进行表演,展现出舞台的凄美感,在更深层次上满足观众对戏剧的期待。
(三)台词是凸显角色性格的必然途径
角色的台词都是按照人物的身份地位并综合多方面的因素去设计的,通常是按照剧本中的人物设定来制定它们具有个人特色的台词,然后通过台词来展现人物,凸显人物的身份地位,相辅相成。
台词具备鲜明的性格化特征,这也是台词基本特点的体现。不同性格特征的人,他们的言谈方式也会带着比较强烈的个人特征,比如,经历过人生挫折的人与幽默风趣的人的谈话方式就明显不同,而年龄段不同的人之间的谈话特征也差别很大。演员需通过对话的语气、语音、声调等种种细节的掌握,来进一步探究角色背后的思想个性,从而了解他们各自的说话特征,最后突出整个角色的思想个性。所谓优秀的台词表现,也就是要求作为演员的人们在饰演各种人物时,表现出不同的人物性格。而表演者也应该克服自己的局限,尽一切可能改掉他们用惯了的语气、声调等,同时他们也要以自己的思想个性与表演手法去刻画角色的思想个性特征,通过台词中的腔调、语气、语音等的呈现来了解人物真实的性格。
三、把握戏剧表演中的台词
(一)揣摩戏剧角色个性
戏剧表演中,台词几乎是传递人物感情变化的唯一途径。为了确保演员可以更好地诠释角色,呈现出最完美的戏剧舞台,这就必须要去分析戏剧中的人物,了解他们各自的人物性格,这就需要演员彻底地研读台词,去深刻理解台词文本,包括角色的性格、形成性格的原因、为人处世的态度等,这些信息都可以在台词中反映出来。
要弄清楚人物的性格,这就需要演员在台词的基础上感知人物的思想,走进人物的情感世界,而要想触摸到人物的灵魂,抓住人物的核心,就得在深入了解人物的基础上,找到最合适此人物的语言表达形式,并且在揣摩人物时,需要演员先尊重剧本,按照剧本里的内容去塑造和体现人物。必不可少的一点就是要设身处地,将自己代入其中,去完整地感受人物的一切,理性与感性相结合的同时,代入自己的情感,使人物的角色呈现得富有生命力,用台词说话,来为观众塑造一个有血有肉、性格鲜明的人物。
例如《简爱》中的一段经典台词,“你为什么跟我讲这些!她跟你与我无关!你以为我贫穷,不好看,就没有感情吗?我也会的,如果上帝赋予我财富和美貌,我一定会使你难于离开我!就像我现在难于离开你!上帝没有这样!我们的精神是同等的!就如同你跟我经过坟墓,将同样站在上帝面前!”不论是在小说版还是戏剧版中,简·爱的这段经典台词总是为人们所津津乐道。这是一段平民女性掷地有声的伟大宣言。简·爱要求的并不是简单的爱,而是人格的尊严,她需要平等的对待。在发现自己爱上了罗切斯特后,简·爱勇于追求自己的爱情。在阶级决定一切的社会,简·爱的勇气是值得敬佩的。由此看出,台词可以让角色更加形象化,是对角色进行更充分的表达,促使演员更加精准的把握角色个性,提升表演的效果。
因此在《简爱》的戏剧舞台表现时,演员们必须把握各个人物性格与人物的心理特征,并加入原作者夏洛蒂的现实生活经验,来展示当时的政治环境和社会发展情况。作品中所描述爱情的家庭寄宿日常生活与夏洛蒂本身的实际经验高度一致,因此这样来源于家庭日常生活真实写照的爱情便要求导演必须在舞台表演中强调真实感。在将简·爱的爱情感和世界观表达出来的同时,又利用台词的功用,将贵妇人和阔小姐之间的等级偏见呈现在观众面前,两相结合的表现,将简·爱的内心渴望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
(二)建立内心视像
演员的内心视像是台词的基础,具备丰富的内心视像可以使表演更加动情感人。内心视像作为演员自身大脑思维的产物,贯穿演员的整个思维过程,尤其是在演员说到台词的时候,会在头脑中想象出自己言语中的内容,仿佛这些场景就在演员的眼前,只有自己信服,才能令观众真切地感受到戏剧内涵。
演员在舞台上是相互联系的,因此在自己产生内心视像的同时,可以关联到周围的演员,台词中的一切都不是片面的,而是真实地将话语中有关的一切,尽自己最大可能让对方也感知话语中的一切。而当演员在表演的时候,不仅仅要在视觉上构建,更加重要的是,需要在真实且清晰的感知的基础上去抒发人物的情感。例如,戏剧《第二个春天》中有这样一段表演,刘之茵在拉着小提琴的同时,向坐在一旁的冯涛讲述曾经作为自己革命道路的引路人的事迹时,旁边在藤椅上坐着的冯涛一动不动地专注地听着,然而观众却能在冯涛的眼中,看到那不平静的世界。通过他的眼神向观众传递出汹涌的深情和怀念,这种情感的表达,无限放大在观众的面前,更是将自己的内心世界完整地呈现在观众的面前。感知到演员的情感,体会到演员的情绪,这就是演员在舞台上内心视像的建立所营造的艺术观赏魅力。
(三)明确从属关系
要想清晰地表达出台词,将人物的台词演绎好,必须先彻底分析好角色的处境,明确时间、地点、背景、社会环境以及角色所处的社会关系,这些都需要在台词中去体现,更要揣摩说话的语气和态度,然后才能将台词说得更加贴切角色的性格特征。
规定的情境限制着人物的思想、行为和语言,决定着演员表演时的说话态度和方式,能否将台词准确地表达出来,需要看演员对于规定情境的理解程度。由于地点、背景和人物所处环境的不确定,时间的发展、矛盾冲突的不断发展和人物性格、人物的思想情感也会不断地变化,人物之间的关系也在诸多因素的影响下,形成了微妙的变化。就像蝴蝶效应一样,在给定的情况下,任何变化都会影响角色的创作,以及角色台词的表现。例如:在《风雨秦淮》中,当黄静娴知道自己爱慕的表哥在南京保卫战中牺牲时,演员在表演这个情节时如果对黄静娴与其表哥的深厚感情不了解,则演不出她在遭受巨大打击后的状态,以及黄静娴又见到大表哥时的喜出望外与伤心欲绝的矛盾的心理。
戏剧中的规定情境,是创作者在生活中提炼并总结而来的,因此,在一定程度上,演员需要利用自己的想象与联想,再现生活中的情境。从某种意义上说,戏剧台词的情景确认必须显示演员“思接千载”和“视通万里”的能力,以及“登山则情满于山”的本领。不仅如此,演员还需要去设身处地地体会,将剧本中所描述的一切展现给观众,这就需要其将这一切当做是自己的亲身经历,在现场的演绎过程中达到自己的角色认同感。
(四)确立台词感情基调定位
演员在展现人物的时候,需要用自己独特的方式去展现台词,并将台词的行动呈现出来,这是视觉语言和听觉语言的创造与转化过程。而在这一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对于情感的定位,情感的作用一直以来都是表演理论里被着重强调的关键性因素。演员在台上不能过于直白地展现自己的情感,需要用到角色的行为来展现,因为人的行动其实是较为单一的,无法同时表现两种行为,然而情绪却可以支配语言表达的行为。由此,好的台词需演员准确奠定情感的基调。
戏剧是一个小世界,而在这个小世界里所规定的情境里,包含着复杂的情感,这种复杂的情感是人物立体形象的内涵。因此,不能简单地表面分析,而是要深入其中,细致地去体会人物的内心世界,细腻地处理好其中所带有的多重情绪。通常在戏剧中,并不会将人物的冲突直观地呈现在表面上,而是潜在地存在于人物之间,而要想将这种潜在的冲突呈现出来,就需要在情感的递进中去体现。不动声色却显而易见。
例如在话剧《雷雨》中周朴园与鲁侍萍的对话。
鲁侍萍:她不是小姐,她是无锡周公馆梅妈的女儿,她叫侍萍。
周朴园:(抬起头来)你姓什么?
……
周朴园(徐徐立起):哦,你,你,你是——鲁侍萍:我是从前伺候过老爷的下人。周朴园:哦,侍萍!(低声)是你?
鲁侍萍:你自然想不到,侍萍的相貌有一天也会老得连你都不认识了。
(周朴园不觉地望望柜上的相片,又望望侍萍。)半晌
周朴园(忽然严厉地):你来干什么?
鲁侍萍:不是我要来的。
周朴园:谁指使你来的?
鲁侍萍(悲愤):命,不公平的命指使我来的!
周朴园(冷冷地):三十年的工夫你还是找到这儿来了。
这段台词中,周朴园有三处行动描写,“抬起头来”“不觉地望望柜上的相片,又望鲁妈”,这两处行动简单却很好地体现出周朴园的情感变化,这个行动起到一个很好的提示作用,本来是低着头毫不关心、无所谓的谈话,然而这一抬头,就直接地展现了周朴园内心的警惕与不敢置信,然后“徐徐立起”,这可以体现出他并不希望见到故人。看照片则体现出他内心的情感变化,故人相见,其行为却体现出一种无情,而在每个行动之后的台词中更是反映出了这种情感的变质,也让观众一眼看出他的虚伪、冷漠和现实。在未见到鲁侍萍以前,他还是一个怀念旧情的真性情中人,但当周鲁两人相认时,周朴园便撕开了虚伪的面纱,显示出了冷酷伪善的本性。当表演者根据自己的行动、表情等把台词讲出来的时候,周朴园的人物形象也就活灵活现地刻画起来了。
四、结语
台词是演员展示人物的最佳手段,也是戏剧表演的基础形式。台词直接影响着演员塑造角色的效果,也影响着一部戏剧作品的艺术表现力与感染力。科学地运用台词表达技巧,可以达到突出角色性格、传达情感、获得艺术美感的目标,给观众带来美的享受。台词作为表演中最基础的一部分,是表演者在舞台上塑造人物的基础,在直观上刻画出人物的语言动作,因此,好的台词可以更好地体现人物,呈现出最佳的舞台效果。本文旨在研究台词在戏剧表演中的重要性,通过分析台词在舞台表演中的重要性,以及对于台词的正确把握,来为戏剧中的台词表演的具体实施提供参考依据。
参考文献:
[1]刘丽梅,张洪源.论吟诵在戏剧台词训练中的重要性[J].戏剧之家,2021(36):34-35.
[2]宋晓芸.台词基本功的训练方法探讨[J].艺术评鉴,2021(16):165-167.
[3]侯荣珂.戏剧表演中台词的节奏与情感表达策略探讨[J].今古文创,2021(33):93-94.
[4]丁礼宁.台词在戏剧表演中的作用分析[J].戏剧之家,2021(24):24-25.
[5]年艳.对于戏剧表演中台词的重要性的探讨[J].文化产业,2021(17):28-2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