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论文
-
新时代山西红色音乐文化传播研究论文
2023-01-17 14:37:15
216
[摘要]:摘要: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沿着社会主义道路发展,不断深化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人们的物质生活得到充分保障,进入新时代,中国传统文化精髓的发展与继承问题应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山西为抗战做出应有贡献,是抗战时期革命根据地之一,在这片热土上,流传出大量的红色歌曲。当前,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山西红色音乐的价值,特别是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的特殊历史教育意义,在赓续红色血脉的同时,与时代接轨,创新出适应新时代的山西红色音乐。
-
探析陕北民歌的传承与发展论文
2023-01-16 14:04:45
145
[摘要]:摘要:陕北民歌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部分,在当今社会经济高速发展和文化日趋多元的冲击下,其生存空间逐渐缩小,陕北民歌的传承和发展问题已迫在眉睫。本文对陕北民歌的形成与发展、特点和分类进行阐述,并在分析制约陕北民歌发展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传承与发展陕北民歌的思路与对策。
-
探析“风骨”对中国书画创作过程的影响论文
2023-01-16 14:00:09
59
[摘要]:摘要:“风骨”一词最早可上溯至先秦时期,指人的品格与精神,后成为中国古代文艺理论中关于审美的品评标准之一,其内涵关乎到艺术创作过程中的诸多因素。本文从刘勰的《文心雕龙·风骨》篇出发,分析和见解了有关“风骨”的不同含义;从人品、线条、笔墨三个方面分析了“风骨”对于中国书画创作过程的影响;然后将理论付诸于实践之上,由古论今,以徐悲鸿、齐白石为例,谈现代中国艺术大家如何将“风骨”之说运用于其艺术创作之中。由此论证风骨与中国书画创作过程的关系,并从“风骨”之中得出有关艺术创作、美学研究的启示,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
探究舞剧《只此青绿》的美学特征论文
2023-01-16 13:54:48
2618
[摘要]:摘要:舞剧《只此青绿》立足于对中华传统美与现代美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以中华传统文化为根基,真正做到了以“舞”的方式打开了《千里江山图》。本文将从舞剧创编的灵感来源、舞台舞美的设计以及舞蹈动作的特点这三个方面来分析舞剧《只此青绿》所体现出的美学特征。
-
探究歌曲写作的常用方法及整体构思策略论文
2023-01-16 13:48:43
34
[摘要]:摘要:作为音乐创作的一个重要类型,歌曲写作有着非常复杂的艺术创作过程,需要歌曲作者具备丰富的生活阅历和对生活的深刻感受,同时也需要歌曲创作者能够在创作中融入自身内在情感的体验和内心情感的抒发。就歌曲写作本身来讲,如果缺少一定的方法和技巧,那么即便有饱满的激情,也无法确保渗透在歌曲中,也就无法保证歌曲写作的质量,其是属于一种融思想性、音乐性、文学性与艺术性为一体的创造性过程,所以,歌写作要注重歌词风格的准确把握和合理挑选,并合理设计曲式结构,本文主要针对歌曲写作的常用方法进行梳理,并讨论整体构思策略。
-
诗化视听中洞见大唐十二时辰论文
2023-01-15 17:58:55
26
[摘要]:摘要:《长安十二时辰》虽然是 2019 年夏季热播的网络剧,但在近两年卫视上线播出后再掀收视热潮 。该剧比 2021 年年底播出的同类型电视剧《风起洛阳》早了两年,但现在回看该剧,依然有许多地方可圈可点 。本文以该 剧的视听语言应用为研究切入 口,着重对其场景 、服化 、台词 、音乐等方面进行分析,探寻电视剧《长安十二时 辰》当中对于中国传统文化在古装影视剧中创新性表达的启示与意义 。
-
浅谈音乐表演美学论文
2023-01-15 17:55:46
31
[摘要]:摘要:新中国成立伊始,我国在音乐表演 、音乐创作等方面均有了 长足的发展,音乐表演美学也不甘雌伏 。 自1954 年开创《音乐译文》这 一 刊物以来,音乐表演美学研究的星星之火燃起,音乐表演美学领域的发展有了 燎原之势 。我国音乐美学家致力于音乐表演美学的工作,包括:翻译外文著作 、全国各地高校演讲 、出版音乐美学类书籍等 。 随着国外音乐表演美学著作的相继传入,我国的音乐表演美学家们致力于各国音乐表演美学著作的翻译与出版,国 内学者对音乐表演美学的关注度不断提高,带动了 国 内音乐表演美学专著的发
-
民族音乐文化在音乐教学中的传承路径探寻论文
2023-01-15 17:50:54
45
[摘要]:摘要:在中国发展数千年的历史进程当中,不同时期的历史文化在音乐作品中都有较好的反映和体现,囊括了歌曲、乐器等丰富的内容,更好地彰显了中华民族丰厚的历史底蕴。在现代化的音乐教学体系当中,人们往往更关注西方音乐的规则和模式,忽略了在教学过程中对民族音乐文化的有效传承和保护。因此,本文系统介绍了民族音乐文化传承与发展的意义,通过探究音乐教育与文化传承的联系和当前教学的缺失性,详细分析了有效促进民族音乐文化传承的教学路径。
-
民族歌剧《沂蒙山》人物形象塑造论文
2023-01-15 17:46:51
2328
[摘要]:摘要:作为我国舞台艺术的巅峰之作,《沂蒙山》以发生在沂蒙山区的真实故事为蓝本,围绕着海棠、林生、九龙叔、夏荷等核心人物讲述了军民一心、团结抗日的故事,重现了那个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使“水乳交融,生死与共”的沂蒙精神深入人心。唱段作为具有戏剧性的声乐形态,其在具体戏剧情节中通过演员的演绎,将故事情节和人物情感传递给观众。本文将以村民线海棠与九龙叔剧情为线索,着重分析唱段对剧情的推动和人物形象的塑造。
-
马革顺《合唱学》合唱写作理论在《天路》中的应用研究论文
2023-01-15 17:42:15
30
[摘要]:摘要:马革顺先生是中国著名的合唱指挥家、教育家,为中国合唱指挥的教育事业做出了重要的贡献。马革顺先生为我国培养出了大批高水准的合唱指挥家,他们活跃在中国乃至世界合唱的舞台,为合唱事业不断默默耕耘奉献着。在长期的教学工作中,马革顺先生将毕生所学的合唱知识加以整理,出版了中国第一本合唱理论著作《合唱学》。该著作为后续研究合唱理论的音乐工作者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知识架构的引领。本文仅运用文中的合唱写作手法这个知识点对合唱曲《天路》的创作展开分析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