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论文
-
高师钢琴教学改革中提高钢琴伴奏能力的重要性论文
2023-01-09 10:43:58
15
[摘要]:摘要:在新师范背景下,高师钢琴教学改革与当今社会需求接轨,以培养复合型人才、培养学生的键盘综合能力为目标,力求强化师范生的综合能力和实践能力。钢琴伴奏作为一门综合性很强的音乐表演艺术,其包含了多方面的音乐素养,钢琴伴奏能力的提高对于键盘综合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主要从钢琴伴奏的特点以及提高钢琴伴奏能力对于高师钢琴教学改革的重要性作了详细的分析研究。
-
钢琴课程思政教育教学路径探究论文
2023-01-09 10:38:49
133
[摘要]:摘要:新时代教育背景下,随着人们教育意识与理念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钢琴教育者发现专业课程不仅担任着传授学生知识与技能的角色,更是学生提升修养与思想高度的阵地。思想政治教育不仅要体现在思政课程理论层面,更要体现在各类专业课程当中,强调了课程思政的重要性。所以钢琴教学显然不能继续停留于单纯培养学生的演奏技巧上,而是应该在遵循专业特点的前提下融入课程思政,力求教授学生知识与技能,同时提高学生道德修养,培养家国情怀。本文通过开展钢琴教学实验,从中挖掘出一系列思政元素,以此作为钢琴教学与课程思政的契合点进行论述,
-
钢琴伴奏与声乐演唱的融合分析论文
2023-01-09 10:33:51
83
[摘要]:摘要:一首完整的声乐作品是钢琴伴奏和声乐演唱的有机组合体,钢琴伴奏与声乐演唱互相依赖、互相衬托、互相渗透,是不可分割的整体。完美的声乐表演需要钢琴伴奏者与声乐演唱者有高度融合的意识,钢琴伴奏和声乐演唱在表演过程和作品情感内涵表达上要互相融合,达到作品表达和情感抒发的高度一致,完美展现声乐作品的艺术魅力。
-
二人转发展现状探析论文
2023-01-09 10:27:23
211
[摘要]:摘要:二人转是流行于我国东北地区的一种具有独特地域文化特点的曲艺艺术,至今已有300多年的悠久历史。如何继承和发展这种传统的曲艺艺术,一直以来都是一个深受人们关注的课题。
-
对马思聪《降b小调第一钢琴奏鸣曲》的解读论文
2023-01-07 16:51:12
66
[摘要]:摘要:马思聪在27岁时创作了《降b小调第一钢琴奏鸣曲》,拓宽了他的创作路径,对之后的中国钢琴作品起到抛砖引玉的功能。本文将通过对这首音乐的背景、本体、人文三方面进行解读,以求从中审视马思聪在乱世中的创作心理和对时代的影响。
-
对卢西安·弗洛伊德后期笔触与肌理的探究论文
2023-01-07 14:19:40
119
[摘要]:摘要:卢西安·弗洛伊德是英国著名的写实油画家之一,他的绘画风格极具特色,以人体肖像为主要描绘对象,是一位非常有感染力的画家。他也是当代具象表现绘画领域的代表,其油画艺术让人领略了具象绘画的蓬勃生命力,他也对中国油画家们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他的作品无论是在造型还是构图方面,又或是在色彩和笔触方面都具有极其鲜明的特点。他的绘画笔触风格分为两个时期,前期细腻平滑,后期粗狂且厚重,绘画风格在20世纪60—70年代发生剧变,而这个剧变最明显的标志就是笔触风格上的变化。本文就选取弗洛伊德晚期笔触和肌理这一角度进行剖析,
-
苏州瑞光寺塔四天王像的线条运用初探论文
2023-01-03 14:45:42
124
[摘要]:摘要:北宋苏州瑞光寺塔的真珠舍利宝幢外木函上彩绘有四天王像,该艺术作品的用线十分独特,具有饱满张力,表现出变化多端的特点,对唐代吴道子、阎立本等画家的线描风格皆有吸收借鉴。本文从“线”的美感表达这一角度出发,试图发掘四天王像对唐朝鼎盛时期线描风格的承袭和综合运用,并探索其在画面层次和韵律上所展现出的创新风格。
-
室内乐演奏中钢琴声部的特色、作用及要点分析论文
2023-01-03 14:43:13
106
[摘要]:摘要:作为一种非常重要的音乐艺术形式,室内乐本身具有独特的艺术特点与丰富的表现形式。其中钢琴是室内乐演奏中常用的一种乐器,本身的表现力丰富,可以很好地提升室内乐演奏的艺术效果。本文在对钢琴室内乐演奏特色分析的基础上,阐述钢琴声部在室内乐作品演奏中的作用,以《春天奏鸣曲》这一贝多芬作品为例,对钢琴声部演奏的要点进行重点讨论。
-
社会变迁中的高安采茶戏音乐分析论文
2023-01-03 14:39:55
120
[摘要]:摘要: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中唯——个在历史长河中传承发展下来的国家,我国疆域辽阔、历史久远,在中华文明五千年的历史中涌现出一系列成熟、优秀、独特的艺术形式,高安采茶戏即是中华璀璨的音乐艺术形式中的一种。该戏种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将音乐艺术与当地独特的采茶艺术相融合,在我国音乐文化中自成一派,并传承至今,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与认可。考虑到高安采茶戏所具备的独特艺术美感,通过对其艺术性以及形式变迁的研究,可以为其音乐文化的发展提供必要的思路指引。基于此,本文将对高安采茶戏进行研究,分析其主要音乐形态以及变迁史*
-
散乐与百戏关系考论文
2022-12-30 16:53:11
71
[摘要]:摘要:散乐、百戏是乐舞杂技的总称,也是娱乐性俗乐的代表。本文通过文献史料纵向梳理历朝历代散乐、百戏的内容,横向分析各朝二者之间的关系。散乐、百戏“并非一也”。散乐出于周代,是一种歌舞之乐。百戏出于秦汉,为杂技、杂戏表演,二者并行发展,在北齐于内容上产生交集(杂技、杂戏类),唐辽宋元四代百戏作为散乐的技艺,均隶属于散乐,明清散乐渐趋褪去,百戏独立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