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投稿/征稿

欢迎您!请

登录 注册

手机学刊吧

学刊吧移动端二维码

微信关注

学刊吧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关于我们
首页 > 学术论文库 > 艺术论文 歌剧《麦克白》和《奥泰罗》中悲剧性角色的塑造与比较分析论文

歌剧《麦克白》和《奥泰罗》中悲剧性角色的塑造与比较分析论文

47

2023-07-03 09:17:40    来源:    作者:xiaodi

摘要:朱塞佩·威尔第是意大利著名作曲家,其一生执着于悲剧性歌剧创作,其中歌剧《麦克白》和《奥泰罗》均是改编自莎士比亚戏剧。本文以威尔第的这两部歌剧为例,对莎士比亚戏剧中悲剧性人物的音乐表现进行分析与比较。为此,笔者分别选取了歌剧《麦克白》与《奥泰罗》中两位主人公的咏叹调片段作为分析对象,力求通过分析,揭示两部歌剧中主人公的悲剧性表现,探索威尔第如何用音乐塑造与表现莎士比亚戏剧中的悲剧文学形象。此外,威尔第对于莎士比亚的悲剧形象设定和剧情戏剧化发展的改编,使两位主人公以及故事的走向更能适应歌剧的表现。

  摘要:朱塞佩·威尔第是意大利著名作曲家,其一生执着于悲剧性歌剧创作,其中歌剧《麦克白》和《奥泰罗》均是改编自莎士比亚戏剧。本文以威尔第的这两部歌剧为例,对莎士比亚戏剧中悲剧性人物的音乐表现进行分析与比较。为此,笔者分别选取了歌剧《麦克白》与《奥泰罗》中两位主人公的咏叹调片段作为分析对象,力求通过分析,揭示两部歌剧中主人公的悲剧性表现,探索威尔第如何用音乐塑造与表现莎士比亚戏剧中的悲剧文学形象。此外,威尔第对于莎士比亚的悲剧形象设定和剧情戏剧化发展的改编,使两位主人公以及故事的走向更能适应歌剧的表现。

  关键词:威尔第;歌剧;麦克白;奥泰罗;悲剧性形象

  19世纪是意大利歌剧的全盛期。这个时期出现了以“Bel canto”唱法为中心、强调想象和感情的浪漫主义歌剧形式,这类歌剧中的音乐和咏叹调极富作曲家个人作曲风格的特点,着重反映当时戏剧中的极端情感。作曲家罗西尼(1792—1868)、多尼采蒂(1797—1848)、贝利尼(1801—1835)的相继出现将这种歌剧形式推向高峰。音乐与文学相结合是当时的一种创作趋势,该时期的许多意大利歌剧均改编自当时或先前时代的名著、小说、话剧、戏剧等作品。特别是作曲家威尔第(1813—1901)的许多歌剧剧本均改编自文学作品。如《路易莎·米勒》(1849)改编自德国文学家席勒(1759—1805)的戏剧《阴谋与爱情》(1783);《弄臣》(1851)改编自法国文学家雨果(1802—1885)的戏剧《国王寻欢》(1832);《奥泰罗》(1887)改编自英国文学家莎士比亚(1564—1616)的戏剧《奥泰罗》(1604)等。论文从文学价值,或是艺术价值层面来看,这些歌剧均可称为意大利歌剧发展顶峰时期的代表性歌剧。

47d16a75fbce072fe2ebb09a4e0c6170.jpg

  威尔第在个人书信中提到,莎士比亚是他从少年时代就非常喜欢的文学家。在威尔第的歌剧中《麦克白》《奥泰罗》《法尔斯塔夫》(1893)三部改编自莎士比亚戏剧。其中涉及人性心理的《麦克白》和《奥泰罗》分别是威尔第初期、后期悲剧性歌剧的代表作品,兼具了莎士比亚戏剧的意图和歌剧的戏剧性表现。这两部歌剧的主人公麦克白和奥泰罗是莎士比亚悲剧以及威尔第歌剧中非常重要的角色。二人既是悲剧的加害者,同时也是受害者,是自我毁灭的悲剧性人物。笔者认为,无论是作为声乐家,还是音乐研究者,分析与研究威尔第的歌剧及其剧中代表性主人公的形象与内在特征都是非常重要的。因此,本研究将从研究威尔第悲剧性歌剧出发,关注悲剧人物的音乐塑造,并从多个角度阐述其悲剧性倾向,并加以比较。此外,考虑到声乐演唱者经常使用钢琴伴奏乐谱的实际情况,为了更好地理解与掌握,本文中涉及的分析乐谱均为钢琴乐谱。

  一、威尔第歌剧的一般性特征

  (一)爱国主义特征

  早年间的威尔第对寻求意大利统一的复兴运动表现出高度的关注与同情,还曾以民选政治家的身份参加过选举。因此,在他早期的歌剧作品中融入了国家与民族命运等元素。音乐学家理查德·塔鲁斯金(1945—2022)认为“早期威尔第歌剧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复兴运动的情绪。”例如,《纳布科》《伦巴第人》等,这些歌颂战争英雄、宣扬民族解放、反压迫、反奴役斗争的歌剧作品,均得到了意大利民众的极力追捧。特别是歌剧《纳布科》所反映出的那种追求统一的愿望,引起了人们的共鸣,激发了民众的民族认同感。歌剧《伦巴第人》完全保留了格罗西诗中对古代伦巴第人英勇战斗精神的颂扬,弘扬了爱国主义思想,这种风格的音乐元素在19世纪40年代的威尔第歌剧中多有体现。

  (二)意大利歌剧形式

  威尔第对于意大利歌剧形式的创作有着自己的强烈执着,尤其体现于早、中期创作中。19世纪中叶,瓦格纳(1813—1883)的歌剧作品风靡全欧,成为歌剧作曲家们竞相模仿的对象。但威尔第却格外冷静,始终保持着自己那拥有民族特色的歌剧创作。

  威尔第在其早、中期的歌剧创作中使用了当时意大利歌剧的标准创作形式,歌剧学者朱利安·布登(1924—2007)称之为“罗西尼代码”。威尔第以独唱者为中心,进一步完善了这种创作形式。将独唱者的咏叹调分为scena,Tempo d’attaco,cavatina,Tempo di mezzo和cabaletta。

  (三)戏剧性特征

  1848年意大利统一战争挫败,受控的意大利在戏剧歌剧领域的创作发展艰难。因此,比起政治、民族主题,威尔第在歌剧情节中更多反映了人物性格差异或者个人关系。他认为,人物性格和人物关系能够很好地展现歌剧情节的戏剧性,而音乐动机能够推动剧情戏剧化发展,从而使歌剧人物的形象更加鲜明、生动。因此,威尔第歌剧里人物之间冲突的戏剧性特征尤为突出。例如,《弄臣》中的里戈莱托与曼托瓦公爵、《游吟诗人》的曼里科与鲁纳伯爵、《茶花女》中维奥莱塔与阿尔弟莱德的父亲阿芒间的人物冲突都具有强烈的戏剧性。这些人物冲突既推进了剧情的发展,也增加了歌剧的戏剧化程度,使歌剧本身的表现力更加丰富也更具有观赏性。同样,戏剧化冲突也体现在由莎士比亚戏剧改编的歌剧中。威尔第打破了传统,创作了一种近似于瓦格纳乐剧的歌剧形式。这样的作曲形式在威尔第的《奥泰罗》与《法尔斯塔夫》中均有体现。

  (四)悲剧性特征

  19世纪,意大利歌剧艺术已然占据举足轻重之位,许多优秀的歌剧都是改编自名著、小说等文学作品,例如,《塞维利亚的理发师》(1816)《威廉·退尔》(1829)《诺尔玛》(1831)等。可见,音乐与文学的结合成为了当时歌剧创作的时代趋势。而受西方哲学家悲剧思想的影响,该时期歌剧均以“悲剧”为主流,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威尔第也同样如此。

  威尔第一生的26部歌剧作品中,除《一日之王》与最后一部歌剧《法尔斯塔夫》是喜歌剧以外,均为以悲剧元素为主的正歌剧(Opera Seria)。其中既有因权力和欲望而痛苦的《纳布科》和《麦克白》,也有因欺骗与误会而悲愤的《路易莎·米勒》和《命运之力》,甚至也有因阴谋和嫉妒而懊悔的《游吟诗人》和《奥泰罗》。也正是这些充斥着悲剧与冲突的作品,体现了威尔第歌剧作品独有的艺术价值,奠定了威尔第在世界音乐史上的卓越地位。

  (五)现实主义特征

  威尔第歌剧主题大多取材自现实世界里的人与事,通过剧本与音乐的戏剧性刻画,真实地反映人性特征。音乐作家查尔斯·奥斯本评价威尔第的《路易莎·米勒》时说道:“与威尔第早期歌剧中体现的公共性事件相反,这部作品的故事围绕家庭生活展开。在这部歌剧中第一次试图在舞台上描绘资产阶级的‘体面’以及揭露资产阶级的虚伪。这部歌剧可以看作是《茶花女》的前身。”这不仅鲜明地呈现了现实主义特征,也是威尔第歌剧创作风格的重大转变。

  从整体来看,意大利传统的歌剧创作形式在威尔第歌剧中得到了完整保留、完善与发展。而威尔第歌剧中所具有的爱国主义、戏剧性以及悲剧性特征,充分体现了当时的时代背景与歌剧创作的主流风潮。此外,威尔第歌剧所选剧本的现实主义特征,更加体现了他音乐风格的独特性和对于作曲技术高超的驾驭能力。

  二、威尔第歌剧中的悲剧性角色特征

  (一)麦克白的咏叹调《Fuggi,regal,fantasima!》

  该咏叹调出现在剧中第三幕第二场,详细展现了麦克白在接连杀害国王邓肯、班柯以及麦克德夫的妻子和孩子后,性格变得暴戾,甚至逐渐失去理智的过程。当麦克白回忆起雷电交加的雨夜、女巫们的预言时,被他杀害的受害者们的灵魂开始一个个显现。被恐惧笼罩着的麦克白一边攻击妄想中的幽灵,一边露出疲惫的样子,唱起了这首咏叹调。

  这首咏叹调用强弱、节奏的对比来描述麦克白不安的心理状态,从而表现出他被受害者们的幽灵所折磨的场景。从咏叹调的导入部分7~12小节的声乐部旋律来看,二分音符的长时值、以D音为中心的四度下行跳进,以及半音阶旋律反复出现,表现出了麦克白因出现了幻觉而向幽灵喊叫的场景。伴奏部的所有声部都以八分和三十二分音符相结合的节奏型出现,以刻画麦克白内心的恐惧与不安。

  第42~45小节的歌词为女巫们说到的第三个预

  言。因此,该部分通过渐强以及C音反复的附点节奏来表达强烈的语调。此时伴奏的低音部以C音为中心,上行的断奏旋律支撑声乐声部,以F-#F-G-#G-A-B的半音阶上行出现,暗示着麦克白即将到来的悲剧结局。

  (二)麦克白的咏叹调《Pietà,rispetto,amore》

  这是麦克白最后一首咏叹调,出现在第四幕第三场景。在咏叹调的导入部分,麦克白听到了麦克德夫起义军即将来临的消息,面对那些背叛他的人,麦克白怒火中烧。但随后,麦克白意识到自己犯下了不可饶恕的罪行,于是带着悔恨的情绪唱起了这首咏叹调。

  宣叙调18小节以附点节奏作D-B的下行跳进后,以B音为中心演唱。20小节D-G的纯五度跳进、伴奏部的G和弦、B和弦等均强烈地表达出麦克白当时的愤怒。第21~24小节歌词引用了预言者们的话,以附点节奏在B音上作同音反复,并在23~24小节作B-E的纯四度跳进,来强调麦克白的残忍,并表示了麦克白不会死,也不会从王者宝座上下来的意志。在63小节,伴奏部出现与麦克白夫人的悲剧性音乐动机相似的节奏和旋律,优雅地演奏这段麦克白的挽歌,暗示了麦克白的悲剧结局。

  (三)奥泰罗的咏叹调《Dio!Mi potevi scagliar tutti i mali》

  该咏叹调出现在第三幕第四场景中。在前奏中出现的半音阶旋律和三连音音型是用音响的效果来描写奥泰罗此时痛苦的感情,持续出现在宣叙调中,反映了奥泰罗痛苦的心情。第6小节的“vergogna”以E向下的纯四度跳进,表达出奥泰罗强烈且悲愤的内心情绪。

  第23~24小节的歌词在G上反复出现后,向C音作上行4度跳进,用长音强调歌词。27~28小节歌词同样以E-G的上行跳进和音符时值的延长,强烈地表达出奥泰罗怨天尤人的痛苦情感。特别是在30~31小节,以G作八度音阶下行,表现出太阳熄灭的形象,反映出奥泰罗的幸福生活也随之消失的状态。此外,伴奏的持续震音也为奥泰罗痛苦和苦难的情感提供支撑。

  (四)奥泰罗的咏叹调《Niun mi tema》

  作为整部歌剧的终场咏叹调,该咏叹调充分展现了奥泰罗在得知被雅戈欺骗之后,后悔不已地面对爱人黛丝戴莫娜的尸体,用咏叹调倾诉了绝望的忏悔。咏叹调的前奏以半音阶下行的旋律表现了奥泰罗的混乱情绪。第7小节开始,旋律持续使用同音反复,表现出其痛苦的情绪。从第37小节开始,伴奏部以b小调的属和弦为基础,以三连音断奏的形式进行反复,刻画出了已经死去的黛丝戴莫娜的冰冷尸体。39~40小节右手的钢琴伴奏从D音上行到F后,以下行的半音阶和短暂的a小调的音响,将不再存在于这个世界上、去往天堂的黛丝戴莫娜形象化了。

  三、主人公麦克白与奥泰罗的悲剧性表现与比较

  (一)相似之处1.内心的阴暗成为悲剧的诱因

  麦克白是国王邓肯的表弟,并在对外征战中屡建战功,因此在王室以及民众中都享有很高的威望和赞誉。但麦克白的内心却充满了私欲和对国王权位的贪婪,他不满足于已经拥有的地位,于是有了弑君的念头。无休止的占有欲是他变得残暴并接连杀掉班柯以及麦克德夫妻子和儿子的根本原因。

  奥泰罗是一名英勇善战的将军,同时也是对爱人黛丝戴莫娜温柔而痴情的男子。但奥泰罗与生俱来的“摩尔人”身份,导致他的内心潜藏着对他人嫉妒与多疑的一面。他嫉妒自己的副官卡西奥的“当地人”身份并且能说会道,有时会抢了他的风头。而他多疑的弱点被雅戈抓住并充分利用,直接导致了黛丝戴莫娜的死亡。

  2.因外部刺激而引发的悲剧

  麦克白受到的外部刺激来自三个女巫和麦克白夫人。在歌剧《麦克白》第一幕的第一场景中,麦克白在得胜归来的路上遇到了三个女巫,并从她们口中听到了自己将会成为苏格兰国王的预言。三个女巫的预言激起了麦克白内心里潜藏的、对于王位的欲望。而麦克白夫人在此之后刺激性的言语与挑唆更坚定了麦克白杀害国王邓肯的决心、加速了进程。

  奥泰罗受到的外部刺激来自雅戈的挑拨离间。在歌剧中,雅戈抓住了奥泰罗嫉妒卡西奥的心理,利用奥泰罗给黛丝戴莫娜的定情信物“手帕”编造了黛丝戴莫娜与卡西奥之间有所谓的“奸情”。而后雅戈不断给奥泰罗传达所谓“奸情”的信息,甚至与奥泰罗一起对天发誓,使得奥泰罗对他说的话深信不疑,并最终杀死了黛丝戴莫娜。

  3.加害者与被害者的双重身份

  麦克白在女巫们的预言和麦克白夫人的唆使下萌生野心,杀害了国王邓肯,又接连杀害了同僚班柯、贵族麦克德夫的妻子和儿子。同时,这一连串的事情也使得麦克白逐渐疯狂,众叛亲离。在歌剧第四幕中麦克白为自己的恶行感到可耻并诅咒了自己的死亡,他也最终在与麦克德夫领导的起义军的交战中被杀死,也成了这悲剧的受害者。

  同样,雅戈的谣言与欺骗使得原本就多疑且性格暴躁的奥泰罗对爱人黛丝戴莫娜的忠贞产生了怀疑,并在愤怒的状态下杀害了爱人。这让奥泰罗成为了加害者。但他得知真相后,无比地自责与悔恨。在歌剧第四幕的临终场景中,奥泰罗一边痛斥着自己的过错,一边诉说着自己对于黛丝戴莫娜的爱意。但一切都于事无补,他痛失爱人,在爱人的尸体旁拔剑自杀,也无疑是这场悲剧的受害者。

  (二)不同之处

  1.身份和社会地位

  在戏剧与歌剧的人物设定中,麦克白是国王邓肯的表弟。故事开始的时候,麦克白是一位战功赫赫且受人爱戴的贵族。而奥泰罗是出身下层的摩尔人,虽然他英勇善战且被部下拥戴,但在白人为主的威尼斯社会里他依然是一名不被上层权贵待见的“外族人”,可以说除了将军的身份以外,奥泰罗在整个故事中的社会地位是比较低下的。麦克白与奥泰罗的出身和社会地位的差别也决定了他们性格上的不同。

  2.性格和心理状态

  麦克白性格勇敢,带领士兵取得了许多胜利,但同时麦克白又是优柔寡断的。他在杀害国王邓肯的过程中一直犹豫不决,他的心理状态在整部歌剧中也经历了明显的变化。第一幕中他多次与麦克白夫人沟通,在麦克白夫人的怂恿与自己内心的善良之间斗争。后来,杀人如魔的麦克白性格变得残忍,心理状态几乎疯狂。

  奥泰罗则性格单纯却易冲动。当雅戈与奥泰罗一同对天发誓之后,冲动的奥泰罗在没有向任何人问询或调查的情况下就决意杀死黛丝戴莫娜。他由于自己的出身低下,且一直在战场上冲锋陷阵,造成了性格的缺陷,且不善于人际交往,这也为他后面因愤怒而杀死爱人的悲剧埋下了伏笔。不过奥泰罗也经历了由单纯和自负到后来的暴躁且多疑的明显变化。

  3.对于死亡的选择

  麦克白与奥泰罗均悲惨离世,但两人的死亡方式却不相同。当麦克白得知起义军已经快要到来时,他对手下士兵们说道“我为什么要学那些罗马人死在自己的剑下呢?我的剑是应该为杀敌而用的。”这可以看出他曾在自杀和战死的问题上犹豫过。但他选择了后者,英勇冲进起义军中交战,被麦克德夫杀死。也体现了麦克白耻于自杀、宁愿战死的贵族气概。

  而在《奥泰罗》中,奥泰罗在面临死亡时并无畏惧,而是在得知真相后痛苦难当。他在黛丝戴莫娜的尸体旁边忏悔、边诉说爱意,而后拔剑自刎。表现出他情愿以死谢罪、追随爱人一同死去的坚定意志。

  四、结语

  本文以威尔第的歌剧《麦克白》和《奥泰罗》为中心,从威尔第歌剧的一般特征以及这两部歌剧中主人公咏叹调的音乐分析与比较两个方面,对莎士比亚戏剧中悲剧角色的音乐表现特点进行了相关研究。通过比较研究可以得出如下结论:麦克白和奥泰罗的相似点主要在于内心的感情、外部刺激以及加害者与被害者的双重身份。而不同点在于身份和社会地位、性格和心理状态以及对于死亡的选择。此外,通过分析与研究可以看出威尔第的歌剧对于莎士比亚原作中主要人物的性格和悲剧性表现进行了很大程度的还原。可以说威尔第很好地理解了莎士比亚戏剧中主要人物的特征,加入自己的理解,并以音乐的方式将戏剧情节进行了成功展现。

  对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或戏剧进行改编及再创造是一个难上加难的过程。从作曲角度来说,如何将以语言为媒介的戏剧与以音乐为表达方式的歌剧相结合更是核心所在。但值得庆幸的是,莎士比亚的戏剧作品中存在大量的音乐元素,也正是这些音乐元素为作曲家们提供了足够的灵感,为戏剧被改编成歌剧或其他音乐形式提供了可能性。

  参考文献:

  [1][英]加布里埃尔,巴尔迪尼.朱塞佩·威尔第的故事:从奥伯托到蒙面舞会[M].伦敦:剑桥大学出版社,1980.

  [2][美]朱利安·布登.威尔第歌剧(第三版)[M].纽约:卡塞尔出版公司,1984.

  [3][美]金贝尔,大卫,阿曼达·霍尔登.新企鹅歌剧指南[M].纽约:企鹅普特南出版社,2001.

  [4][伊拉克]加尼姆,穆萨·法齐亚.威廉·莎士比亚的《奥赛罗》中作为穆斯林的摩尔人[J].欧洲社会科学教育与研究杂志,2018(2641):158-164.

  [5][韩]卞惠莲.莎士比亚奥泰罗和威尔第奥泰罗的一个故事,两个代表,三个视角[J].韩国莎士比亚协会,2017(04):621-633。

  [6][德]齐格蒙德·舒尔茨,沃尔瑟.对于威尔第及其所有旋律的研究[J].威尔第国家研究院,1961(2746):178-182.

  [7][意]萨尔维蒂,圭多.意大利歌剧艺术史[D].米兰:米兰大学,199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