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论文
-
“双减”背景下小学语文大单元作业分层设计策略探究――以统编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七单元作业设计为例论文
2024-04-25 13:49:47
7
[摘要]:“双减”背景下,关注小学语文大单元作业分层设计,并将其始终看作整个课程教学工作的基础内容来展开,不仅可以让大单元作业的设计照顾到更多的学生,让学生都可以按需完成大单元作业,还可以改变以往作业设计中只强调学生对课文的预习和背诵的局面,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作业布置模式。因此,为了让“双减”背景下的小学语文大单元作业的分层设计更加合理,文章在深入分析和研究现阶段小学语文大单元作业分层设计环节存在问题的基础上,从多个角度来展开深层次的分析与研究。
-
“双减”背景下如何提升小学数学课堂学习效率论文
2024-04-25 13:43:14
2
[摘要]:“双减”背景下,如何提升小学数学课堂学习效率成为教师重点关注的教学问题之一。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必须注重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提升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这样才能响应“双减”号召,真正实现“减负提质”的教学目标。文章就“双减”背景下提升小学数学课堂学习效率的具体策略进行了研究。
-
“双减”背景下的小学数学趣味性教学探索论文
2024-04-25 13:37:14
12
[摘要]:趣味性教学就是通过教学过程中趣味元素的融入或趣味环节的设计来实现教学整体趣味性的提升。“双减”的本质是“减负增质提效”,其根本目标是要促进学生的发展与提升,那么学生的学习状态与学习情感、学习方法就非常重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学生具备了浓厚的数学探究兴趣,自然会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运用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进而收获较好的学习效果,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由此可见,趣味性教学模式是落实“双减”理念的重要方式。基于此,文章对“双减”背景下的小学数学趣味性教学进行了探索。
-
数学学科融入劳动教育的逻辑及行动路径论文
2024-04-25 12:06:01
7
[摘要]:数学学科具有丰富的劳动教育价值,在数学学科中有机融入劳动教育是重要的课程化方式。数学学科融入劳动教育应遵循生活逻辑和历史逻辑。生活逻辑可从创设生活情境、结合生活实际、开展生活实践三方面着手,历史逻辑可从历史人物、历史人事、历史事物三个维度构思。数学学科融入劳动教育应遵循科学化的行动路径:一是要提高认识,坚持数学学科育人的基本立场;二是找准关系,把握数学学科与劳动教育的内在关系;三是准确定位,明确劳动教育在数学教学目标中的位置;四是深度教学,着力提升数学学科教学的含金量。
-
数学文化融入小学数学教学的实践探索论文
2024-04-25 11:51:21
9
[摘要]:新课标指出,在课程内容的选择方面,要关注数学学科发展前沿与数学文化,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系统学习与深入研究中国古代数学史,并将数学史中出现的数学概念、数学问题与解题方法融入实践教学课堂,使学生在深刻领会和理解数学文化的同时,坚定学好数学学科的信心。
-
生态文明教育在小学语文课程教学的融入路径论文
2024-04-25 11:44:49
17
[摘要]:生态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本文通过运用实践探究法,结合生态文明教育在小学语文课程的融入问题,提出生态文明教育在小学语文课程的融入路径,涉及阅读、口语交际、习作、综合性学习活动、整本书阅读和课外实践等多个维度。教师应根据学情探索融入路径,提升生态文明教育成效,引导学生在生活中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
-
生活化教学在高中地理空间思维培育中的路径分析论文
2024-04-25 11:39:57
1
[摘要]:地理空间思维是学习地理基础知识的一种重要思维方式,具有显著空间性特征的高中地理教育可以使学生从空间的角度观察地理现象,看待、分析、解决相关地理空间问题。本文通过探究生活化教学对高中生地理空间思维的培养策略,以多种教学手段和活动设计,帮助高中生提升地理空间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地理认知和创造力。
-
生本理念下幼儿园管理模式的创新路径论文
2024-04-25 11:34:25
10
[摘要]:《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中指出,幼儿教育必须将幼儿的生命安全放在首位,要致力于促进幼儿的健康发展,不断创新教育管理手段。这就要求幼儿园在教育管理中要贯彻落实生本理念,始终将幼儿作为发展中心,为幼儿创设安全、温馨、舒适的发展环境。本文从落实生本理念的必要性出发,简要探究了基于生本理念的管理策略,旨在促进幼儿园教育质量的提升。
-
审美创造理念下习作讲评材料的取与用——以统编版“我们眼中的缤纷世界”习作讲评课备课为例论文
2024-04-25 11:28:59
7
[摘要]:审美创造是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之一,讲评材料是其重要的审美对象,习作讲评课是培养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本文以“我们眼中的缤纷世界”习作讲评课备课为例,探讨习作讲评材料的取与用,按依标择优、依情创组、范例引路等方法,“取”出培养学生“感受美、发现美、表现美、创造美”能力的优质初稿作为讲评材料,对应构建学习圈四阶段深化学习,使初稿指导价值最大化,让学生在参与讲评中提高习作水平,提高审美创造素养。
-
深度学习视域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探赜论文
2024-04-25 11:16:50
7
[摘要]:深度学习作为一种新兴的教育理念,强调让学生深入地理解和掌握知识,从而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和思维品质。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深度学习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本文讨论了如何构建基于深度学习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首先,教学应以语文核心素养为基础,以此提升学生的思维层次;其次,通过单元整体教学作为指导线索,促进学生的深度体验;再次,运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作为方法,重塑学生的深度思维;最后,以实现言语表现的根本目标,引导学生知识的迁移和运用。这四个方面共同作用于有效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