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论文
-
古诗词艺术歌曲《临江仙·樱桃落尽春归去》音乐诗性探究论文
2024-04-13 15:16:29
17
[摘要]:《临江仙·樱桃落尽春归去》是南唐后主李煜的代表作之一,其在词史上具有重要地位。本文通过对这首词的文本细读和音乐分析,主要探究其在文学和音乐艺术融合中的表现力,对词中的意象、韵律、情感和哲思进行深入剖析,考察这首词转化的音乐语言,特别是在旋律的塑造、和声的处理,以及节奏的安排上与词中情感和意境相互呼应的联觉反应,并对音乐创作与叙事层次,以及情感深度间的逻辑关系进行梳理,探讨音乐与文学在艺术表达上的互补性。
-
高校学前教育专业钢琴即兴伴奏能力的培养研究论文
2024-04-13 15:08:49
7
[摘要]:高校学前教育专业钢琴即兴伴奏能力培养,可以推进学前教育创新发展,丰富校园文化活动,亦有助于提升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素养。但当前高校在学前教育专业钢琴即兴伴奏能力培养过程中存在高校课程设置不足、高校师资力量有限、教师教学方法传统、学生基础能力参差不齐、专业评价体系单一等问题。为此,必须优化学前教育课程设计,引进和培养专业的师资力量,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个性化指导,建立多维度的评价体系,进而切实提升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钢琴即兴伴奏能力。
-
德彪西《为钢琴而作》的创作特征分析论文
2024-04-13 14:55:38
29
[摘要]:随着20世纪初欧洲社会文化和艺术的快速发展,传统音乐和艺术形式受到了挑战。在这个背景下,德彪西作为印象主义音乐的代表人物之一,通过《为钢琴而作》等作品,对传统音乐进行了大胆的创新和改革。这种创新和改革对于推动音乐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也为后来的现代音乐创作提供了启示。因此,本文旨在通过简要介绍德彪西及其创作历程,深入探讨德彪西《为钢琴而作》的创作背景,并进一步分析该作品的创作特征。
-
当代工笔花鸟画色彩表现技法探究论文
2024-04-13 14:35:15
18
[摘要]:工笔花鸟画的发展离不开对传统风格与色彩的继承。当代工笔花鸟画在绘画颜料、画面底色、色彩观等方面不断进行突破与创新,不仅丰富了绘画的观念与语言,而且对当代工笔花鸟画的设色技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设色技法的开拓具体体现在基于传统工具上的技法创新、创作媒介的改变以及肌理技法的多元化等方面。在当代多元文化艺术发展的背景下,表现技法与表现风格的多元化特征已成为工笔花鸟画发展的必然趋势。
-
大数据时代背景下的黔西南民族民间音乐传播模式研究论文
2024-04-13 14:24:58
17
[摘要]:本文以黔西南民族民间音乐为具体研究对象,通过深入调研其当前的发展状况,并结合大数据实效平台,探索其在创新中传承、在传承中创新的有效途径。此举旨在扩大黔西南民族民间音乐的受众群体,提升其传承力度,并推动音乐结构体系的创新,以产生更广泛的影响,即“蝴蝶效应”。此外,通过这一系列举措,也期望能够进一步促进与黔西南民族民间音乐相关的产业链的传承与发展,实现文化与经济的双重繁荣。
-
大数据时代背景下的黔西南民族民间音乐传播模式研究论文
2024-04-13 14:21:53
3
[摘要]:本文以黔西南民族民间音乐为具体研究对象,通过深入调研其当前的发展状况,并结合大数据实效平台,探索其在创新中传承、在传承中创新的有效途径。此举旨在扩大黔西南民族民间音乐的受众群体,提升其传承力度,并推动音乐结构体系的创新,以产生更广泛的影响,即“蝴蝶效应”。此外,通过这一系列举措,也期望能够进一步促进与黔西南民族民间音乐相关的产业链的传承与发展,实现文化与经济的双重繁荣。
-
刍议乡村振兴视域下的传统民族音乐传承与发展论文
2024-04-13 13:52:11
16
[摘要]:传统民族音乐是中华民族的重要文化瑰宝之一,它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人文、风俗、艺术等元素,代表着不同民族独特的艺术表达和创造力。但是,在城市化和现代化的进程中,传统民族音乐文化也面临着流失和消失的危机。因此,乡村振兴视域下,传统民族音乐的传承与发展变得十分重要。本文简要探讨如何通过政策支持、传承人才培养、学校教育、社区推广等多种途径,保护和传承我国传统民族音乐文化,促进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实现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和自强。
-
贝多芬钢琴奏鸣曲 Op.2 No.3 作品探讨及演奏分析论文
2024-04-13 11:54:14
40
[摘要]:本文主要探究贝多芬奏鸣曲Op.2 No.3的在音乐史中的地位与影响、作曲风格和流派以及音乐特点和演奏技巧。介绍贝多芬创作该作品的背景和创作动机,并对该乐曲的曲式结构、调性,以及主题进行分析,通过细致的音乐形式分析,针对乐曲中的旋律、和声、节奏等方面进行详细解读。在演奏层面,通过对速度、力度、韵律等技术要求的研究,探讨如何准确表达作曲家的音乐意图,并突出其独特的风格。在作品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演奏中的难点和注意事项,并探讨如何运用艺术表现手法来凸显作品的内涵和情感表达。
-
碑学视野下的清代帖学式微与当代新帖学复兴论文
2024-04-13 11:38:59
10
[摘要]:事物的发展总是充满矛盾性,帖学的发展亦是如此。在后世的实践中,碑学在推进书法发展的同时,也将书法引向偏离传统轨道的境遇。碑学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和对书法创作带来的局限性也显而易见。碑派笔法和碑学审美也在某种程度上使得帖学的发展削弱了古雅意境的文人气息。本文将梳理并反思清代碑学,以今文经学与考据学为切入点,理清碑学兴起的社会环境,从碑学的理论、审美观念、笔法技巧以及文人精神等方面,来逐步分析碑学对清代帖学发展所带来的影响以及当代新帖学的复兴。
-
DV8肢体剧场舞蹈影像中的身体语言探究—以《生命的代价》为例论文
2024-04-13 11:25:57
37
[摘要]:在全球舞蹈影像艺术蓬勃发展的时代背景下,中国舞蹈影像在快速发展中也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与机遇。本文选取DV8肢体剧场的典型性作品《生命的代价》作为研究对象,从三个层面进行深入分析。首先,概述《生命的代价》创作背景及其在舞蹈影像领域的研究价值,阐明为何该作品能成为中国舞蹈影像借鉴的一个重要参照物。其次,详细分析作品中身体语源的主要来源、身体语义的深化和身体语言的结构方式,揭示其在表达情感和叙事方面的独到之处。最后,本文着重探讨了身体与影像之间的互动关系,如何通过这两种形式的融合传达更为复杂的艺术内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