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论文
-
新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优化路径探究论文
2024-05-27 10:12:19
5
[摘要]:当前,新媒体已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平台和新载体,具备一定的开放性、共时性和共享性。一方面,新媒体为培育时代新人提供了高效的信息传播速度、丰富的教育内容和创新性的教育模式;另一方面,网络信息的多元性和网络环境监管难度大的特点,影响着大学生的思想教育和文化发展,从而影响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性建设与发展。因此,高校应充分利用新媒体资源,准确把握时代新人的发展需求与期待,从而使大学生感受到思想政治教育的温度与厚度。
-
新文科背景下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课程思政教学探索与实践论文
2024-05-27 10:07:42
10
[摘要]:课程思政建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具体要求,是新时代振兴本科教育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着力点。在此背景下,文章将深入探究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课程思政改革的实施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内部审计学课程为例分析其所包含的思政元素,并据此提出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课程思政改革的优化路径,以期能够为相关院校开展课程思政改革提供一定的理论借鉴。
-
小说《恶魔少年》对未成年人犯罪的文学书写论文
2024-05-27 09:59:10
15
[摘要]:《恶魔少年》是日本社会派推理作家药丸岳的代表作之一,2022年12月由刘姿君翻译,海南出版社出版。小说立足于未成年人犯罪取材,展现了未成年犯罪对受害者、对社会的深刻影响,探讨了社会法治形势下未成年犯罪中个体赎罪的意义。小说的线索人物是桧山贵志,三年又十个月前他的妻子祥子被三个少年残忍杀害,因为凶手未成年,桧山只知道凶手客观、冷漠的代号:少年A、少年B和少年C。而今,少年A、少年B和少年C接连遭遇不测和危险,案发地却和桧山有着密切的联系,于是,曾经扬言“既然国家不处罚他们,那我就亲手把凶手杀了”的桧山,成为
-
小品《发红包》思想性、艺术性赏析论文
2024-05-27 09:52:29
11
[摘要]:困境显操守,患难见真情。2022年央视春晚小品《发红包》讲述了一个四五个人的房屋装修团队除夕前夕“发红包”的感人故事,以曲折动人的故事情节、精妙绝伦的人物对话极力铺陈渲染“情义”二字,戏中人物个个重情重义,戏中情节节节情义感人,对于弘扬诚实守信、重义轻利、仁爱孝悌、谦和礼让的中华传统美德具有强大的助推作用。小品虽然短小,却具有明显的戏剧性冲突,剧情安排层层递进、高潮迭起,巧妙设计矛盾冲突,语言简洁、凝练、极富张力,善借谐音或语义空隙制造情趣,善用顶针回环艺术、模仿艺术,善于故作高深增加喜剧效果,具有一定的
-
无形之“虚”最得味——考察王维作品从雅致中透发的自我精神论文
2024-05-27 09:47:32
4
[摘要]:自中国哲学萌生出美学思想倾向、中国古典美学开始萌芽起,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国古典美学中一直都有“雅”“俗”之分,“雅”的思想内涵沉博绝丽,是中国古典美学思想发展、繁荣、昌盛的思想基础和理论支撑之一,对中国哲学、中国古典美学以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雅”的代表人物,王维应该是比较突出的一个。品读王维的雅致,正应该从他的生平际遇和艺术修养开始,然后通过件件作品、点点情愫展开,最终读懂王维之“雅”的背后,那股被净化了的、极具浪漫主义特色的审美趣味和审美理想。本文对王维作品的“雅”以及其中
-
文物“活化”视域下现代视听课程产教融合教学改革模式探讨论文
2024-05-27 09:43:30
6
[摘要]:在文物“活化”视域下,现代视听课程产教融合教学改革显得尤为重要。文物“活化”对现代视听课程的影响日益显著,主要表现在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就业竞争力,促进产学研合作和行业发展的良性循环等三个方面。同时在丰富教学内容,注重实践性和创新性;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注重学生的参与和互动;加强与相关企业和机构的合作,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和教学水平,促进产教融合的实施等方面的教学改革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
推动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南京市六合区“茉莉花”文化的调查与思考论文
2024-05-27 09:37:13
45
[摘要]: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是新时代新征程上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方针。以南京市六合区“茉莉花”文化为研究对象,对六合区“茉莉花”文化历史溯源、发展变迁以及在推动“两创”过程中的有益实践进行了分析,指出当前六合“茉莉花”文化在协调守正与创新、品牌建设与产业融合、满足群众需求和供给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深挖文化资源、推动高质量产业融合、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等建议,推动“茉莉花”文化持续传承发展。
-
文旅融合助力乡村振兴——以佛山市高明区明城镇明阳村为例论文
2024-05-27 09:28:56
10
[摘要]:在文旅融合助力乡村振兴的新趋势下,明阳村充分利用自身文化优势,走出了独特的“红色+绿色+特色”的文旅融合的乡村振兴发展道路。本文以其为例,重点探讨发展过程中的影响因素与融合互动模式,从文化要素融合、产业融合、多主体互动平衡、机制保障等维度对明阳村发展提出可行性建议。
-
探析西汉官营丝绸中的起绒锦论文
2024-05-27 09:21:31
18
[摘要]:锦,在古代被人们视为是最贵重的织物,以经、纬的交织而展现着丝绸的独特之美。起绒锦在西汉时期,其工艺有了进一步的开拓与发展,呈现出以织锦为地,绒圈为花的工艺特点。文章从西汉官营机制的应用发展为视角切入,明晰汉代统治者在蚕业、缫丝、官令等原材料,技术手法及中央政策各层面中的关键性铺垫,并以汉代出土的绒圈锦为核心切入点,分析其细腻精湛的工艺结构,绚而不杂的色彩,品味深沉且庄重的色彩背后所蕴含的思想文化观念。最后阐释西汉官营丝绸中的起绒锦不仅是汉代这一历史阶段中最精美绝伦的部分,更为后来漳绒、妆花绒、天鹅绒等多样
-
隋朝二帝政策沿续性述略论文
2024-05-27 09:16:55
18
[摘要]:隋朝在中国历史上与秦朝一样,都有承前启后的作用,又与秦朝一样短暂。唐朝统治者把隋朝的灭亡归结于隋炀帝的暴政,但这些政策都是由隋炀帝从隋文帝时期继承而来。其中包括猜忌臣下、刑罚严酷、大兴土木、穷兵黩武等。后世对于隋炀帝的评价多为残暴不仁的亡国之君。但是笔者认为其性格、思想及一些政治主张是继承于其父杨坚。隋亡虽是杨广之过,但其父杨坚亦是难辞其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