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论文
-
音乐期刊对儿童教育倾向研究论文
2024-05-25 10:20:22
5
[摘要]:1906年至1937年中国音乐期刊的发展历程与社会重建需求和音乐文化发展需求密切相关,不仅介绍和传承了中国传统音乐,还引入了西方音乐理论和创作技法,促进了中西方音乐文化的交流融合。通过不同期刊的内容分析,音乐期刊存在着借助音乐教育民众的共同愿景,并且儿童在音乐期刊中备受关注。音乐期刊指出音乐对儿童性情、德性和精神培养的重要性,并强调儿童音乐教育的社会关注。这些期刊通过推广儿童音乐教育,不仅传递了对儿童的关怀,也为儿童教育注入了艺术和情感元素。
-
艺术管理视角下舞剧音乐中的红色文化传播——以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为例论文
2024-05-25 10:15:28
12
[摘要]: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从其创作至今近60年之久,其中的舞剧音乐因其极高的传唱度和知名度成为红色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作品中的精神文化内核至今经久不衰。文章从艺术管理的视角切入,通过理清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从60年代至今的音乐传播发展历程,探寻舞剧音乐中的红色文化传播。
-
一块不自知的肥皂——对鲁迅小说《肥皂》的文本细读论文
2024-05-24 14:13:49
52
[摘要]: 1924年的3月22日,在北京砖塔胡同六十一号,鲁迅完成了他的短篇小说《肥皂》的创作。随后,文章便发表在当月的北京《晨报副刊》上。对于这篇小说的艺术水准,鲁迅本人还是相当自信的,认为其“脱离了外国作家的影响,技巧稍为圆熟,刻画也稍加深切”。并且作家在编选《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的时候,将《肥皂》与《狂人日记》《药》《离婚》等四篇作品作为自己的小说代表作,编入其中。在这里,笔者将借助文本细读的方式对《肥皂》进行分析。
-
盐田千秋作品中装置艺术的疗愈效应探究论文
2024-05-24 14:05:40
95
[摘要]:当代艺术种类多种多样,但装置艺术以其独有的空间感、互动性、多样性、创新性、社会关注度和完整的观念表达等特点,展现出与其他艺术形式不同的优势,其带来的视觉冲击力、触觉体验和空间意识,可以营造出一种沉浸式的观赏氛围,有助于缓解人们的焦虑和压力。对盐田千春的作品进行分析,我们发现其独特的疗愈效果主要体现在她用纱线织网,用线与网创造出一种震撼且宁静的氛围;引导观众参与互动元素,与之产生共鸣,从而激发他们的情感体验;最后,通过非语言交流方式,为观众提供安慰和启示。文章试图为心理治疗和艺术疗愈提供新的实践视角和理论支
-
研究生教育质量的提高与研究生招生规模扩大对策研究论文
2024-05-24 11:58:52
9
[摘要]:研究生教育质量的提高与研究生招生规模扩大对研究生的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保证高质量的研究生教育又能扩大研究生招生规模是当今研究生教育面对新的课题。在调研中,每一所高校研究生招生的数量和招生专业各不相同。在研究研究生教育质量的提高与研究生招生规模扩大对策中,就要考虑每所高校研究生导师的数量,研究生导师教师教学能力和科研能力多方面的因素。由于各个高校具体情况不一样,所以每所高校研究生招生也不相同。依据学校自身的条件,增加研究生招生规模是有必要的。在探讨研究生教育质量的提高与研究生招生规模扩大对策方面,要注重
-
新中国钢琴作品创作与应用教学研究论文
2024-05-24 11:44:15
17
[摘要]:当代高校钢琴教学中要加强对新中国钢琴作品题材的应用,这样可以促使学生对中国钢琴作品的艺术内涵有更深层次的认识,可以把西方技巧与中方文化有机地融合起来,促进中西钢琴文化的不断本土化,更是可以加强学生对民族音乐文化的认同。文章通过对新中国钢琴作品的研究,尝试把它引入高校钢琴教学中,以此打破一直以西方音乐为题材的西式钢琴教学模式,进而提高学生的钢琴弹奏技法,这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及传承发扬中国传统民间音乐文化,希望以此对高校钢琴教学的创新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
新时期的高校音乐艺术实践活动论文
2024-05-24 11:39:20
14
[摘要]:高校音乐专业的教育发展不应局限于基础知识的教育和培养,还应在多元化教学模式建设中拓展高校生的能力发展路径,使教学重点落实到人才建设和创新能力培养中。因此,当前音乐学教育改革应整合高校生的理论成果和外部能力,关注高校生的深层学习感受,维护学生的学习情绪,通过实践训练和理论水平的提高,实现高校音乐学专业知识培养的基本教育功能。实践训练与理论研究相结合,可以更好地反映音乐专业的多样性以及当前高校教育发展在教育角色建设中的必要性,拓展音乐专业教学空间是实现高校教育人才培养价值的真正方向。
-
新时代群众艺术展览数实融合探索研究论文
2024-05-24 11:35:37
13
[摘要]:在当今社会,数字技术的广泛应用对各个领域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群众艺术展览也不例外。文章从当前群众艺术展览面临的巨大变革入手,结合实际案例,深入分析数字技术在展览陈列空间中的应用、展览中的受众体验感提升、信息传播路径的变化,以及数字化展览如何与线下展览相结合、艺术展览的新方向等内容,探究新的展览形态对艺术本身及公共文化服务的促进和影响,为构建良好艺术生态提供新思路、新方法、新路径。
-
新时代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创新路径研究论文
2024-05-24 11:24:00
22
[摘要]:随着社会发展和技术进步,思想政治教育面临更新的挑战,需要适应新时代的要求。文章首先强调了整合多元教育资源的必要性,提出利用多种平台和资源为学生提供更广泛的学习体验。接着探讨了创新教学方法的重要性,包括采用互动式和参与式的教学模式,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此外,文章还着重讨论了提升课程内容相关性的策略,以及加强实践教学的策略,以加深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和体验。最后,文章强调了促进师生互动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作用。目的在于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质量和效果,培养适应新时代的高素质人才。
-
新媒体语境下壮族“三月三”节日文化传播的策略论文
2024-05-24 11:10:28
23
[摘要]:广西壮族自治区是中国壮族群体的主要分支,在壮族文化节上组织各种活动迎接每年的“三月三”节日。在新媒体的语境下,扶绥县“三月三”壮族文化节的传播面临着传播渠道单一、文化氛围有待提升、建设力度需要加强的问题。为了更好地解决这些问题,有必要提高对扶绥县“三月三”文化节的认识,利用新媒体宣传扶绥县“三月三”文化节,促进“三月三”文化节的创新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