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论文
-
论中国现代工艺美术教育的四次转型论文
2025-03-08 15:12:58
6
[摘要]:文章主要通过文献研究法和历史研究法来阐述从清朝末年至今的中国高等工艺美术专业的发展历史,将其分为形成期、转型期、泛化期和回归期四个阶段来阐述中国工艺美术教育发展历程,总结历史经验,明确其教育功能及在当代社会中的作用,以指导未来教育发展方向,促进文化传承与创新。
-
论艺术风格的成因及其在艺术意象物化创造过程中起到的作用论文
2025-03-08 14:55:33
12
[摘要]:文章指出,艺术风格受自然环境、社会因素及个人经历的影响,是艺术家独特创作个性的体现,并在艺术品的存续及鉴赏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此外,艺术风格在艺术意象的物化表达中起到重要作用,决定了艺术作品的介质选择和符号重构,使其更具辨识性和承载力。
-
论龙山文化中的造物思想及对当代设计的启示论文
2025-03-08 14:41:15
9
[摘要]:龙山文化是中国新时代石器晚期的一种重要文化,实现了由野蛮步入文明的重大转折。在考古发掘中,龙山文化时期的大量陶器、玉器及金属制品重见天日,这些精致的器物不仅展示了高超的工艺水平,更蕴含着丰厚的造物思想。
-
论加强群众文化建设在当代社会的重要作用与实施途径论文
2025-03-08 14:22:46
12
[摘要]:在当代社会日益多元化的文化环境中,文章通过对群众文化内涵及其演变历程的梳理,深入分析群众文化建设的必要性及其在维护社会和谐中的功能,提出有效的实践途径,包括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完善相关法规,以及优化文化资源的整合与有效利用,总结了加强群众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以及对建设和谐社会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
-
人类文明新形态视域下高职思政课实践教学创新的意义、困境与出路论文
2025-03-08 14:18:27
2
[摘要]:“人类文明新形态”,是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提出重要概念,党的二十大报告进一步阐明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明确了中国式现代化对人类文明和世界发展的意义。在此情境下,将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元素融入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之中,不仅是推动思政课改革与创新的一项具体实践需求,也是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时代化的重要举措。通过探讨人类文明新形态融入高职思政课的意义、困境及其出路,旨在为高职思政课的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依据与实践指引。
-
人工智能在数字媒体艺术创作中的应用研究论文
2025-03-08 14:12:56
17
[摘要]:随着大数据、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等技术的成熟,人工智能不仅在传统的技术应用场景中展现出卓越的性能,还逐渐渗透到艺术创作的各个环节,无论是图像生成还是音乐创作,人工智能都开始展现出强大的创作潜力。因此,文章将深入探讨人工智能对艺术创作流程、艺术家角色以及对艺术作品的性质和价值的影响,并详细阐述人工智能在数字媒体艺术创作中的具体应用方法,包括利用AI大数据生成艺术作品、利用AI自适应性生成与完善草图、利用AI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将文本描述转换为图像或音乐以及利用AI互动功能促进观众参与等四个方面,以期为未来的数字媒
-
人工智能和小说叙事论文
2025-03-08 14:05:51
7
[摘要]:1998年,“电脑小说家(Brutus)”产生,10余秒就能“撰写”一部短篇小故事的它是人工智能小说创作的滥觞。电脑小说家之后,人工智能小说写作一度陷入了人机结合助长抄袭的漩涡中,直到2016年日本的《机器人写小说的那一天》这类新人工智能创作小说的出现才“标志着人们对人工智能介入未来文学并创作的期待和探索”。在这之后到2022年chatGPT的火爆,人工智能小说时有出现,从拼贴叙事逐渐转向逻辑叙事,写作模式出现了根本性进步。
-
全媒体视域下辽宁红色音乐文化的传播策略论文
2025-03-08 13:58:45
21
[摘要]:红色文化作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文化遗产,蕴含着深厚的历史意义和精神价值。红色音乐是红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叙述了革命先烈的英雄故事,还传递了人民群众的革命情感。我国有许多革命圣地,尤其是发生过许多历史重要事件的辽宁地区,红色音乐资源十分丰富。即便已历经时代诸多变迁,红色音乐依旧是一种值得学习的艺术形式,也是传递革命精神和道德情操的教育方式。本文将以辽宁红色音乐为例,试图探索红色音乐文化的发展历程,理解红色音乐所承载的历史使命和文化价值,并在全媒体视域下探寻红色音乐文化的传播策略。
-
浅议群众文艺创作中红色题材挖掘的路径与方法论文
2025-03-08 13:49:43
2
[摘要]:红色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群众文艺创作的丰厚沃土,是唱响主旋律、讲好中国故事的有力载体。群众文艺创作要深入挖掘红色文化题材,从中汲取昂扬奋进、团结拼搏的思想精髓,捕捉鲜活动人的红色故事,从而丰富群众文艺。这对弘扬红色文化、坚定文化自信,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红色题材优秀群众文艺作品、群众文艺创作实践入手,分析探索群众文艺创作中红色题材挖掘的路径和方法。
-
浅议宝安区文化馆“1+10+N”总分馆制的实施途径与创新意义论文
2025-03-08 13:44:04
4
[摘要]:根据中央、省、市关于推进县级文化馆图书馆总分馆制建设的要求,宝安区在学习借鉴全国各地及深圳市兄弟区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立足宝安区实际,积极打造上下贯通、运转高效、服务优质的总分馆制联建格局,形成以宝安区文化馆总馆为龙头、全区10个街道党建服务中心(文体中心)为骨干分馆、各街道辖区内社区党群服务平台和民营文艺社团为特色网点,并以提供公共文化服务资源的社会力量为补充延伸的多维共建共享的“1+10+N”总分馆制模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