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论文
-
新时代高校工会助推教师职业发展路径探究论文
2025-06-20 14:00:25
1
[摘要]:伴随着高校快速发展的需求,科研指标要求呈逐年攀升趋势,作为教学主体的教师们科研教学压力不断增大,专业教工群体参与工会活动积极性有所下降。高校工会通常希望用更加细致多元的业余活动来解决教职工身心健康和集体凝聚力问题,文章尝试着眼于教师职业属性本身,从教师职业发展这一核心入手,通过抓“教学技能比赛”稳固职业信心与荣誉感,通过“跨学科平台”搭建教师跨专业交流合作的可能,通过“产学研平台”帮教师与企业顺畅沟通,通过幸福健康平台继续丰富工会的活动,构建出一个从专业到健康生活的全支持系统,为工会职能发展拓展路径。
-
新媒体载体提升高校思政教育效果研究论文
2025-06-20 13:52:43
3
[摘要]: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新媒体已然成为信息传播的关键载体。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逐渐显现不足,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面临着革新教学理念、加强数字化素养、强化价值观引领的新课题。文章基于新媒体载体的特性,探讨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具体路径,提出通过丰富教学资源、创新教学方式、搭建教学平台、加强校园社群建设等策略,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提供精准有效的实践指导。
-
新媒体艺术与阿坝羌绣文化融合发展探析论文
2025-06-20 13:45:15
2
[摘要]:我国羌族传统文化在物质和非物质方面都有着卓越的表现。2008年后,学术界开始逐渐关注并展开对羌族文化的抢救和保护工作。这不仅推动了羌族文化的传承,还给古羌族文化与现代艺术的融合、保护与发展带来了独特的机遇。传统羌绣作为羌族妇女心灵情感的外化,在形式语言及构成法则上可谓是一种“尽善尽美”的艺术。这一传统手工艺因其艺术性和情感表达的完美结合而独具特色,为羌族文化提供了独特而清晰的表达途径。茂县作为羌族最大的聚居地,在对新媒体艺术与传统羌绣文化融合的研究中可作为一个重要案例,为进一步探索文化多元性与创新性的统一
-
新媒体时代下汉字的动态化设计探索论文
2025-06-20 11:51:40
1
[摘要]:新媒体技术凭借交互性、即时性、超媒体性等特点,拓宽了信息传播的边界,为视觉艺术的表现形式带来了革命性变化。基于此,文字作为信息传达的基本载体,不再局限于传统的静态呈现方式,而是逐渐向动态化、多元化、情感化的方向发展。汉字作为世界上历史最悠久且仍在广泛使用的表意文字之一,其动态化设计不仅是对传统设计手法的突破,还是对汉字文化传承与创新的一次深刻实践。
-
新疆屯垦戍边文化思政元素的挖掘与渗透论文
2025-06-20 11:46:43
8
[摘要]:新疆屯垦戍边文化是新疆各族人民共同开拓,团结奋斗,守望相助的印记。基于此挖掘其中的思政元素,将其运用到思政课,形成涵盖思政元素挖掘、渗透与闭合三重结构的思政课模式。新疆屯垦戍边文化思政元素的渗透主要分为主体、环境与过程三大路径:形成了“教师为本”“学生为主”的多主体互动,构建了教学环境、校园环境和社会环境的育人生态圈,打造了目标明确、内容多元、方法多样和多种评价体系的思政链路。面对复杂的区情,挖掘新疆屯垦戍边文化中的思政元素,对于目前新疆大学生,尤其是少数民族大学正确价值观的树立具有重要的引导意义。
-
小学美术“古桥越韵”项目化学习的实践与文化传承论文
2025-06-20 11:38:27
1
[摘要]:项目化学习是推动传统文化教育落地生根的重要方式。以美术为核心的项目化“古桥越韵”单元课程,通过整合学科资源、促进多维度协作以及构建多元化评价体系,将地方优秀传统文化有机融入教材。课程采用实地探访、水墨表现、创意搭建、纹理表现及作品共创等多种形式,深入实施文化教育活动。这些活动不仅为课堂注入了多样化的活力,还显著提升了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强化了学生的辨析与品评能力,进一步增强了学生探究、保护、传承与激活传统文化的能力,为坚定他们的文化自信奠定了坚实基础。
-
肖像与灵魂:德彪西印象派钢琴音乐分析论文
2025-06-20 11:32:53
3
[摘要]:克劳德•德彪西是19世纪末2 0世纪初欧洲音乐界颇具影响的作曲家,同时他也是印象主义音乐的鼻祖。德彪西开创了全新的和声音响,极大地丰富了音乐的表现功能,其创作为2 0世纪的欧洲音乐开辟了一条全新且特别的道路,对后世音乐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德彪西以其神秘、梦幻而又极具意象的音乐,在学术界备受瞩目。本文通过分析德彪西的代表作《月光》《水中倒影》等,探讨其如何在钢琴作品中通过细腻的音色描绘与情感表达构建独特的音乐肖像与内在灵魂。
-
湘北地区音乐舞蹈文化数字化保护与传承研究论文
2025-06-20 11:24:42
4
[摘要]:在当今数字化浪潮汹涌的时代,湘北地区独具特色的音乐、舞蹈文化在传承与发展的道路上,正经历着深刻的变革。湘北音乐舞蹈文化承载着当地深厚的历史底蕴与民俗风情,是地域文化的璀璨明珠。然而,现代化进程的加速使得其保护和传承面临诸多棘手难题,传统的口传心授、实物留存等静态保护方式,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冲击下,逐渐显得力不从心。但数字化的迅猛发展,又为湘北音乐舞蹈文化带来了曙光。数字化动态保护模式以其高效性、互动性和持久性,成为当下保护与传承湘北音乐舞蹈文化的主流方式,使这一古老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全新活力,实现了传承和
-
现象学代表人物观点综述与美学之思论文
2025-06-20 11:17:07
1
[摘要]:现象学p(henomenology)有狭义和广义之分。一般把成型于20世纪初的胡塞尔现象学学说作为狭义的现象学,其理论话语体系主要由德国的胡塞尔以及舍勒等追随者创建。相对的,广义的现象学超出了胡塞尔学派,囊括了受其影响而产生的直接相关、间接相关的理论,并且包括把现象学作为一种方法论使用而形成的多元社会人文学科理论。如此,现象学成了一个支脉广大的理论体系。下文综述了现象学的代表人物及主要观点,以期为现象学的学习者提供“入门之径”。
-
现代学徒制背景下学校戏曲师徒关系的重要性及人才培养策略论文
2025-06-20 11:10:19
2
[摘要]:现代学徒制是一种旨在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进一步完善校企合作育人机制,创新技术技能的人才培养模式。与普通大专班和以往的订单班、冠名班的人才培养模式不同,现代学徒制更注重技能的传承,由校企共同主导人才培养,设立规范化的企业课程标准、考核方案等,体现了校企的深度合作。自古以来,戏曲艺术表演都以师带徒的方式进行传承。那么,学校推行现代学徒制,促进校企深度融合到底与传统的师带徒有何差别?如何依托现代学徒制发展戏曲艺术的师徒关系,促进戏曲专业的人才培养?这些都是本次研究所关注的重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