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论文
-
英语“持续”类体动词进入上位构式的形义特征和构式汉译技巧论文
2024-05-09 14:38:53
1
[摘要]:基于COCA当代美国英语语料库,调查英语“持续”类体动词进入上位构式的形 义特征和构式汉译技巧。该类动词表示某一事件的持续,主要包括“continue, keep, resume, repeat”
-
印象主义与现实主义、自然主义之辩——1956~1957年中央美院印象主义讨论会探析论文
2024-05-09 14:30:55
17
[摘要]:文章以许幸之记录的1956~1957年中央美院印象主义讨论会手稿为一手文献,还原 印象主义与现实主义、自然主义之辩这一问题的史实细节,梳理主要观点并分析其观点源由与 分歧内因
-
浅析肖邦《革命练习曲》的民族性与演奏技巧论文
2024-05-09 11:49:20
71
[摘要]:肖邦是浪漫主义时期杰出的音乐家。他的音乐大胆革新,题材广泛,内涵丰富,形式新颖,技艺高超,其主题以波兰民众的日常生活为中心,有着热情奔放的旋律与灵活自如的音乐结构。在肖邦绝大部分音乐作品中,总是带着鲜明的爱国主义色彩,他的命运与祖国的命运是紧密相连的,他的痛苦与悲哀也源于祖国的沦陷。在这种背景下,肖邦成为一位既具有浪漫派风格又具有民族乐派风格的优秀音乐家。《革命练习曲》便是在肖邦得知华沙起义失败的噩耗后,在极度悲痛愤怒的心情下创作出来的。这首作品集中表现了那个时代人们内心的矛盾,反映出了那个时代特有的文化
-
浅析莫伊谢耶夫学术化民间舞蹈的发展与启示论文
2024-05-09 11:43:32
13
[摘要]:伊戈尔•亚历山德罗维奇•莫伊谢耶夫堪称20世纪俄罗斯最杰出的舞蹈家之一。他的舞技高超,学识渊博,对艺术的理解也是出类拔萃。他曾经说,自己不想当明星,但他的成就使其成为世界舞坛上最耀眼的一颗巨星。他把民间舞蹈这种不受主流重视,仅供民间群体演出的民间艺术,变成了一种具有学术高度的民族特色的国际主流舞蹈。同时,也引发了世界各地的艺术从业者对民间舞蹈的研究与探索。他的创作领域非常广泛,不仅局限于俄罗斯民族舞蹈,而且还以大量的外国民间舞蹈为灵感来源。莫伊谢耶夫还多次率领代表团访问中国,为中国舞蹈艺术的发展开辟了一个
-
浅析非遗歌舞的传承论文
2024-05-09 11:34:50
33
[摘要]:从电影《百鸟朝凤》中唢呐的由盛转衰的现象感悟非遗歌舞传承的困难和所面临的困境,以锡伯族的贝伦舞为例,聚焦新疆伊犁的察布查尔自治县,走访贝伦舞的国家级传承人富秀昌老师,结合《百鸟朝凤》分析贝伦舞当下面临的困境,从保护传承人、加入校本课程和增加全方位的宣传等角度呼吁加强对贝伦舞的传承保护,同时也为非遗歌舞的传承提供借鉴意义。
-
马克·夏加尔作品中的色彩语言及其在当代艺术实践中的应用论文
2024-05-09 11:27:44
19
[摘要]:马克·夏加尔作为享誉世界的艺术家之一,其作品中隐喻的色彩设计,不仅有独特的视觉表现力,还有极强的情绪感染力。夏加尔对色彩艺术的梦幻表达也为近现代艺术家的艺术创作提供了参考。本文通过对夏加尔色彩艺术的研究,分析其作品中的色彩语言风格,并结合现代艺术创作实践的特点,对这一色彩语言的应用进行探究。
-
论唐诗中胡姬形象的演变论文
2024-05-09 11:17:44
19
[摘要]:胡姬作为唐朝社会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文化交流传播中发挥了巨大作用,并多被唐朝文人士子记载。对于胡姬已有的研究,多集中在“酒家胡”、胡姬形象、胡姬与文化交流传播等方面,很少有学者对唐诗中的形象进行一个演进式的分析。本文对唐诗中的胡姬形象演变予以大致梳理,总结出其在唐朝不同时期诗中的特点,并深刻分析其形象演变背后的原因。
-
课程思政视角下高校中华经典诵读的课程建构论文
2024-05-09 11:11:25
24
[摘要]:中华经典凝聚着丰富的人文精神,高校在课程思政视角下建构中华经典诵读课程,是延伸和拓展课程思政途径的表现,不仅能够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而且可以增强大学生的文化自信,促使他们继承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断提升他们的人文素养。基于此,文章主要对课程思政、中华经典诵读展开论述,从课程思政的角度出发,探讨高校中华经典诵读课程的建构价值,并解析了中华经典诵读中蕴含的课程思政元素,提出了高校中华经典诵读课程的建构策略,旨在提高大学生的文化素养,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
课程思政融入高职人物形象设计专业教学路径和方法研究论文
2024-05-09 10:52:17
16
[摘要]:文章从能力培养和价值塑造的视角出发,旨在探讨如何将课程思政融入高职人物形象设计专业的教学路径和方法。通过对相关文献的综述和案例分析,提出了一种有效的途径,以培养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和职业能力为核心。研究发现,在教学中,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对主题人物形象进行深入思考,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审美意识。此外,还推荐了一种以实践为基础的课程设计模式,结合教学实际,提出通过课程设计、案例研究和实践活动等方式将思政元素融入课程中,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终身学习能力。文章对高职人物形象设计专业的师生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并在培养
-
开放教育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建设论文
2024-05-09 10:43:04
4
[摘要]:在国际形势风云变幻的大背景下,开放教育阶段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重要性日益凸显。文章在充分论证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教育理念交汇融合的必要性与科学性的基础上,以数学学科为例,对思政教育在学科教学过程中的渗透策略进行了详细分析,系统研究了相关策略,希望为开放教育阶段数学教学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提供更好的参考与借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