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论文
-
多角度解读老舍小说《四世同堂》论文
2024-05-21 10:33:03
39
[摘要]: 老舍的名字大多数中国人都耳熟能详,他是一位有影响的多产作家,一生创作作品800余万字;有着独树一帜的幽默的“京味”方言写作风格,读来风趣朴实;著作之一的《骆驼祥子》被选入义务教育阶段必读书目之中……
-
对外传播视域下中华文化价值观叙事的原义表达与文化调适——基于国漫叙事逻辑论文
2024-05-21 10:28:33
9
[摘要]:国漫是中华文化价值观现代转换与对外传播的重要载体。其经典角色的重构本质上汇合着古代和现代中国人两重时间维度的价值观,一方面诸多角色源流于传统神话,是古代中国人的价值诉求在超人间层次的展现和寄托。另一方面现代中国人价值诉求的演变也在推动国漫价值观叙事融入当代诠释,其中大同之道、君子之义、主体意识融汇为当代“封神宇宙”叙事逻辑的原义。跨文化传导过程中,文化折扣在所难免。为此价值观叙事方案的择取需要在内在价值原义表达和对外文化认同间保持适度张力,偏颇一方即可能使输出特质和增进认同之间失衡。中西价值观本源的会通性
-
短视频对青少年价值观的塑造与冲击论文
2024-05-20 14:53:32
128
[摘要]:青少年是社会的未来,他们的价值观和思维方式的塑造对于整个社会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在当今社会,短视频成为青少年娱乐、学习和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之一。对此,我们必须正视其对青少年价值观所带来的影响。
-
德彪西《假面舞会》的创作技法与演奏诠释论文
2024-05-20 14:43:02
27
[摘要]:克劳德·德彪西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洲音乐界颇具影响的作曲家、革新家,同时也是近代“印象主义”音乐的鼻祖。1862年,德彪西出生在法国巴黎,7岁时开始学习钢琴,11岁便被巴黎音乐学院录取为正式学生,可谓是天赋异禀,在此期间便表现出标新立异的风格。1881年被聘为梅可夫人的家庭教师,并结识了柴可夫斯基,且有机会到德国、意大利等国旅游,增加了他的见识。生前的最后十年是德彪西作品创作的巅峰时期,许多闻名世界的音乐作品都在这个时期完成。“德彪西在音乐领域的创作范围很广泛,且在他的音乐作品中融合了印象主义、象征
-
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与文化自信的融合路径论文
2024-05-20 14:35:06
19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思想政治教育在人才培养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本文将从教学内容和方法的调整、学校与社会资源的整合以及环境创设与文化氛围的营造等方面,探讨实施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与文化自信相融合的可行性路径。
-
大数据背景下学生教育与汉语言文学教育的对接论文
2024-05-20 14:22:22
19
[摘要]: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教育领域也逐渐开始探索如何将大数据应用于教育教学中。本文以学生教育和汉语言文学教育为例,探讨了大数据背景下学生教育与汉语言文学教育的对接问题。从学生个性化教育、学习过程监测和评估、教学资源优化等方面,分析了大数据技术在提升学生教育和汉语言文学教育质量方面的潜力和挑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
从语流视角下初探MHK已过级学生的PSC作品朗读模块教学——以新疆昌吉职业技术学院为例论文
2024-05-20 14:10:25
2
[摘要]: 长期以来,普通话口语教学强调较多的是声韵调教学,而对训练字音以外的语音表达方式,特别是语流中体现的韵律,考虑较少。如何从语流的角度出发,更好地帮助学生提高普通话口语水平,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吕必松先生曾指出,要帮助学生学好语音,仅仅教音素和音节是远远不够的,必须把音素和音节的教学跟“语流”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同时要帮助学生掌握连读、停顿、重音、语调、节奏等。因此,从语流角度出发,探究如何更好地结合声韵调教学,训练学生的语音表达能力,是本研究的重要内容。
-
从基本点画的用笔看隶楷之别论文
2024-05-20 13:56:10
6
[摘要]:文章主要从汉字基本点画的角度来解读隶楷之别,首先将四个基本点画再分类,将细分后的点画放在早期墨迹隶书、成熟碑刻隶书、早期墨迹楷书以及成熟碑刻楷书中作对比并分析其用笔差异,可以发现差异具体表现在横画顺逆的转变、钩画规范成为基本点画、撇画的大量出锋以及点的变侧,而造成这种变化最根本的原因是笔法的改变。
-
从汉语文学经典到翻译文学经典——杜甫诗歌在英语世界的经典化关键研究论文
2024-05-20 12:00:47
27
[摘要]: 杜甫的诗歌作品代表了中国古典诗歌的巅峰之作,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人文价值。然而,杜甫的诗歌如何在英语领域中被传播和理解,以及成为英语文学经典的关键因素,一直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议题。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探讨杜甫诗歌在英语世界的经典化历程,通过深入研究杜甫诗歌的英语翻译历史和影响,使人们能更好地理解文学跨文化传播的机制,以及文学作品如何在不同文化之间建立联系和共鸣,从而为文学作品的全球传播提供新的视角。
-
从《左传》的战争礼仪看新时代下中国对外形象的构建论文
2024-05-20 11:47:17
17
[摘要]:《左传》中存在着大量对战争的描写,对相关军事礼仪的描写也相当细腻和丰富。这些礼仪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特别是在今日中国对外形象的构建方面,有重要的启示。本文以《左传》原文为例,抓住了不伤尊者、不擒二毛礼等礼节,加以深入探究,结合时代背景,分析其当时存在的价值及现实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