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论文
-
大学生使用网络流行语现状论文
2024-06-25 11:10:32
16
[摘要]:现今,网络流行语身为网络的重要部分,是一个不可忽视的现象,大学生身为网络流行语的主要使用群体之一,使用现状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以调查问卷的方式获取真实数据与材料,分析大学生使用网络流行语现状,总结网络流行语对大学生的影响,提出对大学生使用网络流行语规范化的建议。根据对调查结果的分析,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有效的教育与指导,不仅对高校培养人才有帮助,还能为创建和谐文明校园作出巨大贡献。
-
大数据挖掘在茶文化中的应用论文
2024-06-25 11:00:09
10
[摘要]:在现代化背景下,大数据挖掘技术不断发展,使其在各行各业中的应用愈发广泛,在文化整合和文化宣传方面具有较强优势,能够加强茶文化的传承与发扬效果。
-
从左拉《土地》看法国19世纪乡村家庭赡养继承论文
2024-06-25 10:52:21
7
[摘要]:爱弥尔·左拉是法国自然主义文学流派的创始人,同时也是19世纪法国重要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他追求叙述真实的生活,客观描述所见所闻,在文学创作中以求真求实的态度展现现实生活。《土地》是左拉于1871年—1893年间创作的系列小说《卢贡•马卡尔家族》中的一部作品,以19世纪中前期法国包斯平原上一户农民家族两三代人的悲喜沉浮为主线展开。富安老爹想用自己的9公顷半土地换取三个子女的赡养,土地析产给子女后,却未能得到赡养,不得善终。
-
从音乐审美的视角分析古筝的演奏技巧论文
2024-06-25 10:41:50
31
[摘要]:音乐审美作为音乐领域的专业术语之一,主要体现在表现美、感受美和创造美等方面,而古筝作为我国传统的乐器,拥有十分悠久的历史,受到人们的喜爱,并在音乐领域逐渐发扬光大。音乐审美在古筝演奏中具有重要的地位,二者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审美是指人们对于美所具备的欣赏和表达的能力。在音乐领域中,音乐审美涵盖了对古筝的音色、节奏、旋律及和声等元素的感知和评价。古筝演奏者除了要具备坚实的基本功,还要提升自身的音乐艺术素养,从而在实际演奏过程中提升演奏效果。古筝演奏作为一种音乐表演艺术,需要演奏者具有良好的音乐审美能力,以便
-
从文学伦理学批评视角来看《后来》中的代助形象论文
2024-06-25 10:32:31
8
[摘要]:日本文豪夏目漱石于1985年出版了《后来》这部小说,与《三四郎》《门》共同组成前三部曲。《后来》塑造了长井代助这个日本明治时期典型的知识分子形象。代助面对家人、友人和爱人的多重伦理冲突,身陷伦理环境,而后违背当时的社会伦理,与有夫之妇相恋。
-
从设计美学角度分析K-pop的视觉吸引力论文
2024-06-25 10:17:12
63
[摘要]:K-pop作为一种流行音乐,凭借其大众性迅速打入市场,在全球范围内产生了显著的影响力,并为韩国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要深入探讨K-pop产业的吸引力,有必要从设计美学的角度进行全面分析,这包括对K-pop产业中音乐制作、舞蹈编排、服装设计、平面设计以及舞台设计等方面的审美要素进行系统研究。通过解析这些元素如何相互关联、相互影响,我们可以更全面地理解K-pop产业是如何在视觉上吸引观众,创造独特的文化体验,并取得商业成功的。这种分析将有助于揭示K-pop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所具备的设计美学特征,为深入理解其全球
-
从“基因密码”探寻满族新城戏文化承袭论文
2024-06-25 10:09:28
8
[摘要]:满族是一个很不寻常的民族,在中国历史上,曾经两次建立了*权王朝,一统中原。满族新城戏作为满族非常有代表性的一个戏曲剧种,正是基于满族特有的民风民俗,融合说唱艺术与舞蹈艺术而形成,随着时代的发展,满族新城戏也在融合中发展。
-
从扁平人物视角看东野圭吾笔下“恶女”形象的独特魅力论文
2024-06-25 10:02:03
24
[摘要]:东野圭吾作为日本当代著名的推理小说家,从20世纪80年代起一直活跃在日本文坛。凭借其曲折反转的故事情节、扑朔迷离的杀人动机、入木三分的人性刻画吸引了全球大批读者。女性形象在东野圭吾的作品中大放异彩,这些女性脱离了传统道德的约束,被作者描绘为“恶女”。东野圭吾笔下的“恶女”往往有着共同的特点,她们外表美丽、心如蛇蝎、不甘于命运、为达目的不择手段。此类人物形象性情坚定不变,以扁平取胜,散发出异样的魅力,让人过目不忘。其中《白夜行》和《幻夜》分别塑造了唐泽雪穗与新海美冬两个“恶女”,充分展现了人性之恶,被公认为
-
从毕飞宇的《玉米》中窥视人的劣根性论文
2024-06-25 09:53:41
24
[摘要]:毕飞宇笔下的《玉米》描写了三个女孩,挣扎于新中国成立以来女性处境极其艰难的时期,她们各自都怀有对未来美好的憧憬,但是在黎明到来之前,暗无天日的压抑最终湮灭了她们对未来生活无数次的美好遐想。人的劣根性——诸如欲望、恐惧、贪婪等,使三个女孩在成长过程遭受着各种各样的屈辱以及磨难。
-
从《围城》的人物刻画来看人情与人性论文
2024-06-25 09:41:45
39
[摘要]:作为近代文坛最著名的一部讽刺小说,《围城》在有趣和明快的幽默语言下,隐藏了一场悲剧。钱钟书以明显超然的基调讲述了生活的百态。《围城》是一部善于刻画人物形象的长篇小说。主角方鸿渐、赵辛楣、苏文纨、孙柔嘉身上,以及不同经历中的人物刻画都体现了人情人性的不同方面。另外,《围城》也通过比喻、讽刺等手法来凸显人情人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