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花鸟题材中国画中的荷花意象论文

2024-11-14 11:03:19 来源: 作者:dingchenxi
摘要:荷花因其独特的美学意象与精神寄托,历来都是中国文人墨客钟爱的吟诵和绘画对象。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荷花寓意着清廉高洁,常用以表现个人的道德情操。
荷花因其独特的美学意象与精神寄托,历来都是中国文人墨客钟爱的吟诵和绘画对象。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荷花寓意着清廉高洁,常用以表现个人的道德情操。
本文从对中国画的概述和对荷花艺术寓意的简述入手,结合自身创作实践,分析了花鸟题材中国画中的荷花意象,并思考了如何精准地描绘荷花的形态特征,以及如何更好地在中国画中将荷花的特质与画家的情感进行完美融合。
一、初探荷花意象
(一)中国画概述
中国画一词较早见于明代顾起元的“中国画,但画阳,不画阴,故看之面躯正平,无凹凸相。吾国画,兼阴与阳写之,故而有高下”之中。1906年,李瑞清率先在南京两江优级师范学堂设立图画手工科,图画课分为中国画(山水、花卉)、西洋画(素描、水彩、油画)、用器画等,课程设置仿效日本。1918年教育部颁布了《北京美术学校学则》,其中高等部的各科课程设置也仿效东京美术学校,设有中国画、西洋画、图案三科。可见在中国美术教育发展的初期,中国画就已经确立了其独立且不可或缺的地位,并逐渐深入人心,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中国画深厚的历史底蕴、独特的艺术语言和丰富的文化内涵,使其在中国乃至全球的艺术领域中都占据了重要的地位。
(二)荷花的艺术寓意
在中国绘画艺术中,荷花不仅是自然景物,更是一种精神象征和文化符号。画家通过描绘荷花的形态与生长环境,能够传递出深刻的内涵,如洁身自好、坚韧不屈、和谐共生以及追求高尚情操等。这些内涵和象征意义,既体现了画家对荷花的独特理解和尊崇,又体现了画家对自然与人类关系的深刻思考。此外,荷花的谐音具有吉祥、美好的寓意,如“荷”与“和”、“莲”与“连”谐音,而青莲的谐音是“清廉”,所以荷花也为清廉的象征。荷花体现了中华民族“和”文化的思想,与和谐观相一致。无论是宋人周敦颐还是现代画家笔下的生动作品,都揭示了荷花所承载的深厚的人文情怀和时代价值。因此,荷花在花鸟题材中国画创作中一直占据着重要地位。
(三)荷花题材研究现状
荷花图案在各艺术领域都具有独特的魅力,在中国画领域也是如此。历史上许多杰出的画家以荷花为灵感创作出了众多佳作。这些作品不仅展示出了荷花的自然美,还融入了画家的思想情感,是中华艺术的瑰宝。关于荷花题材的创作研究尽管成果丰富,但仍有许多未知领域等待我们去探索。前人多从整体或某位画家的角度展开分析研究,例如,对八大山人荷花题材的绘画研究、对黄永玉荷花题材作品中的色彩特征的分析研究、对齐白石奔放写意的荷花题材创作的研究、对八大山人与潘天寿荷花作品的比较研究等。鉴于此,我们需要对荷花意象在中国画领域中的发展脉络和独特价值进行深入研究。本文旨在挖掘荷花意象在中国画中的文化内涵和象征意义,揭示荷花意象蕴含的艺术价值,希望能够丰富和完善相关研究成果,推动中国画艺术的传承与发展。
二、赏析名人画作
张中的《枯荷鸳鸯图》(如图1)在设色上以墨色为主基调,画中弯曲的荷梗和随风舞动的蒲草展现了生命的动态与活力,鸳鸯身上的点染色彩更是为画面增添了一抹生动。该图通过精炼的长线条勾勒出的荷叶的形态以及流畅的水纹线条,彰显了画家深厚的笔墨功夫。这幅作品对水中倒影的独特表现手法,在古画中实属罕见,不仅增强了画面的立体感与层次感,也赋予了作品更深层次的艺术内涵。
与张中《枯荷鸳鸯图》风格迥异的是,徐渭的《荷花图》(如图2)描绘了荷叶经受风雨摧残的场景,流露出坚韧而悲凉的情感。画面中荷梗扭曲、荷叶残破,却又透露出温暖与希望。画家以豪放不羁的笔触表达了对社会不公的愤慨和对人生困境的抗争。荷花的花瓣用浓淡对比鲜明的墨色进行描绘,充分展示了画家将激情倾注于笔端,力求通过高度概括的笔墨语言传达深沉意境的人生体验。
陈洪绶《荷花鸳鸯图》(如图3)巧妙结合荷花、太湖石等元素,营造出趣味盎然的画面。荷花繁茂、湖石峻峭、鸳鸯嬉戏、彩蝶纷飞,这些都展现了浓厚的生活情趣和自然之美。画家运用精细的技法描绘荷叶,利用颜色深浅变化突出层次,同时借鉴宋元工笔的特点绘制荷花,线条有力、色彩雅致,构图简洁而富有变化,充满生机与古拙之气。荷花与太湖石的搭配不仅出于画家对自然物象的细致观察,还是他深刻领悟文人情怀与传统文化精神的体现,这种结合在他的艺术创作中占据重要地位。
林风眠的荷花题材作品(如图4)以独特的现代视角和构图打破了传统格局。方形构图融合了二维和三维空间,荷叶、荷花与荷梗自由分布,形成新颖和谐的画面效果。作品摒弃了传统的线条勾勒技法,采用没骨法塑造荷花,强调造型的整体性和轮廓美。荷叶运用油画式的平涂技法,以大面积流动的笔触营造磅礴气势,同时叠加了色彩与光影,使花瓣呈现出轻盈透亮、色彩丰富的特点。整幅画的色彩明快柔和又富有变化,于光影交错间传达出深邃而孤寂的美学意境。林风眠通过对传统绘画理念的创新性诠释,以严谨、稳重且富含理性思考的艺术语言构建出独特而引人深思的艺术世界。
这四幅作品分别代表了不同画家对荷花主题的独特诠释和艺术风格,既有对传统技法的继承和发扬,又有对个人情感和对社会现实的反映和表达,充分展示了中国画在不同时期和不同艺术家笔下的多样性和创新性。
三、创作与实践
(一)创作构思
中国画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和历史,是中国传统艺术中的璀璨明珠。在创作中国画的过程中,笔者品鉴了各省美术家协会展出的优秀作品,并从中汲取灵感。其中,甘肃省美术家协会展出的一幅荷花作品给了笔者很大的启发。荷花是高洁、清廉的象征,这正是*国*产*所倡导的廉洁品质的最好诠释。基于此,笔者决定要通过创作带有荷花意象的中国画来展现*国*产*的廉洁品质。
在确定好创作对象后,笔者收集了大量资料,实地观察了荷花的生长环境,以深入探究如何将荷花与廉洁品质相结合,最终决定以红船为主体元素,与荷花元素结合进行创作。在创作过程中,笔者采用了兼工代写的表现形式,注重形象的刻画和意境的营造,同时,运用没骨法进行绘制,不勾勒轮廓,直接上色塑造形态,以使画面色彩更加淡雅、自然。
(二)创作过程
在设色环节,笔者深入研究了色彩的搭配、运用,以及色彩与主题之间的关联性,以使作品色彩更加丰富、协调,并符合实践要求。同时,笔者不断关注并追求细节塑造,力求创作出具有独特意境美的中国画作品。整个创作过程对笔者来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蕴含着笔者对*国*产*廉洁品质的敬意与赞美。最终,作品将能够传达出*国*产*党员高洁、清廉的精神风貌,也能让更多人了解和喜爱中国画,激发人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与传承之心。
(三)创作体会
工笔和写意这两种技法互补对立又和谐共生,没骨画法可以体现工笔和写意的完美结合,这种画法既不精细也不挥洒,能够展现出物体的形态和结构,注重气韵。没骨画法是一种自由、放松、强调气韵和水墨表现的中国传统绘画技法,可以表达画家对生命和自然的感悟与思考。笔者的创作取材于生活但高于生活,以兼工代写的方式加以表现,重点突出没骨技法的绘画特点。此外,笔者还运用了水、墨、色来展现作品的笔墨意趣和艺术魅力,以此表现*国*产*党员“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高洁品质,以及自己对生命和自然的敬畏与赞美。
(四)创作中存在的问题
笔者在创作中遇到的主要问题就是没骨技法的运用。
第一,没骨技法需要绘画者具备较高的绘画技能,能够深入理解物象形态和结构,并掌握水墨的运用和调控技法,这些都需要绘画者进行长期实践和摸索。在没骨技法中,水墨的浓淡、干湿、晕染等都要恰到好处,才能表现出物象的质感、光影和神韵。
第二,没骨技法的运用需要绘画者具备创新思维和勇于尝试的精神,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尝试、探索、创新,才能找到适合自己的表现方式,创作出独具个性的作品。
第三,没骨技法是一种高度概括、抽象的表现方式,它需要绘画者具备较高的艺术修养和审美能力,如此才能表现出物象的神韵和美感。
(五)解决办法与建议
首先,笔者在网上搜索相关课程进行练习,通过不断练习逐渐掌握了没骨技法的运用技巧,从而能更加熟练地将没骨技法运用到绘画创作中。其次,为了掌握常用的没骨技法,笔者在纸上进行分步练习,通过反复实践逐渐掌握绘画步骤和技巧,使作品更为熟练。再次,在练习中,笔者尝试不同的技巧和风格,以探索更多的可能性。最后,在教师的指导下,笔者不断地完善作品。教师的反馈十分宝贵,能更好地帮助笔者认识到自身的不足并改进。
当前亟待解决的关键议题包括:如何使色彩搭配更为雅致,使画面更具意境和深度;如何运用墨线勾勒技巧更好地塑造荷花形象;如何将荷花之神韵与绘画者的情感完美融合。为解决上述问题,笔者采取了如下策略。(1)学习色彩理论:通过阅读色彩理论相关书籍或学习在线课程,掌握如何用颜色来表达情感和创造意境;通过借鉴中国传统绘画中的色彩运用方法,如敦煌壁画,使画面更加典雅。(2)练习墨线勾勒:通过大量练习,提高自己的墨线勾勒技巧;通过参考一些经典的墨线作品来提高自己的墨线勾勒水平;通过观察真实的荷花,了解其形态、结构等特点;通过鉴赏大师的作品,学习他们如何塑造荷花、如何使画面更加生动、立体;通过导师的指导,及时发现并修正自己的不足之处;通过与同学互相交流学习心得和体会,实现共同进步。(3)荷花与绘画者情感的融合:笔者基于个人经验、情感、理解和思考,将荷花转化为视觉语言,在创作过程中,笔者基于自身敏锐的观察力和深刻的思考能力,将荷花触动自己内心的部分转化为一种视觉的呈现,最终呈现出一幅生动应用荷花意象的中国画作品。
创作美术作品是一次深邃而神秘的探险。绘画者需以独特视角解读题材,从生活中提炼出美的精髓,将其化为作品中的笔触和色彩,凭借高超的技巧和创作能力将构想转化为艺术品。荷花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底蕴,随着时代的变迁,以荷花为题材的中国画作品不断焕发出新的生命力,逐渐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艺术形态。我们所面临的课题是如何在传承前人艺术成果的基础上,将荷花之美与艺术表现手法提升至更高层次,因此,我们必须立足传统文化,兼收并蓄外来优秀文化艺术,把握时代脉搏,采众家之长,探索荷花意象在中国画艺术表现语言上的飞跃。我们期待更多富有创新及深度的带有荷花意象的中国画作品问世,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贡献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