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投稿/征稿

欢迎您!请

登录 注册

手机学刊吧

学刊吧移动端二维码

微信关注

学刊吧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关于我们
首页 > 学术论文库 > 艺术论文 浅析当代美术教育环境下高校国画教学改革论文

浅析当代美术教育环境下高校国画教学改革论文

26

2024-11-14 11:52:15    来源:    作者:dingchenxi

摘要:中国画属于中国独有的绘画体系,已有几千年的历史,文化积淀深厚,具有兼容并蓄和极富创造性的艺术特点,是一门具有完整的高层次学术理论体系支持和人文追求的视觉艺术门类。作为本土艺术,国画具有天然优势,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为国画的创作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素材和灵感。

  随着国潮文化的盛行,越来越多的人投身于中国文化的学习,并将其中的一些元素发掘应用到自己的生活中。中国画属于中国独有的绘画体系,已有几千年的历史,文化积淀深厚,具有兼容并蓄和极富创造性的艺术特点,是一门具有完整的高层次学术理论体系支持和人文追求的视觉艺术门类。作为本土艺术,国画具有天然优势,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为国画的创作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素材和灵感。国画创作在风格上继承了以形传神、形神兼备的艺术素描手法,善于用变化无穷的线条和浓浅不同的墨色来表现事物的质感与颜色,构图巧妙,用笔灵活,布墨考究,设色自然,追求意境的表达,引人神思,这也是近年来国画越来越受人们追捧的原因。由于现代传媒技术的迅猛发展,国画的教学质量与教学规模大幅度提升,高校也越来越注重对国画专业人才的培养。因此,国画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image.png

  在以往的高校美术教育中,大部分学生都是以学习西画为主,同时开设的课程也以西画居多。近年来,国画越来越受到国人的追捧,高校也开始关注对国画课程的改革,以使其更适应新时代的需求。实现教学改革,成为国画教学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将从当代美术教育环境出发,探讨国画教学内容与技巧相结合的改革策略,并特别强调实践环节在国画教育改革中的重要性。

  一、当代美术教育环境分析

  美术教育是国家落实美育的重要途径,对提升人们的文化素养、陶冶情操,具有重要作用。随着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美术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现代高校美术教育要与时俱进,根据社会发展需求进行创新与变革,以丰富高校美术教育内容,提升高校美术教育内涵,不断完善高校美术教育的功能,以展现出高校美术教育的独特育人价值,实现美术文化与育人的有机融合。

  当代高校美术教育经历了建构、重整、变革、创新等多个阶段,现又呈现出新的特点,分别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教育理念的转变。当代美术教育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和创新性,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高校美术教育目标已从培养专业的美术人才逐渐转变为培养专业美术人才基础上的,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人才素质、实现学生全面发展。高校教师作为教育工作者,应及时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关注专业领域发展动向,积极参与外出交流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以更好地组织和实施教学活动。

  技术的革新。数字化技术为美术教育提供了新的教学手段和教学资源,使得国画教学更加便捷高效。传统的国画教学多是师傅带徒弟,但徒弟难以学到精髓。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教学手段和教学资源得到了更新,教师可以在教室里手把手地指导教学,学生也可以通过公众号、微课、小红书等各种渠道,见识到上至国画大家,下至民间艺人等所创作的各种作品,这能够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

  文化交流的深入。全球化的推进使得各国的文化交流日益频繁,国画教育需要在多元文化的背景下寻求发展。当今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迅猛发展,不断涌现的新问题有赖于通过多学科交叉融合进行解决,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越来越需要跨学科人才。因此,美术教育也需要采用多样化、综合性的教学方式。在当代教育推崇守正创新、开放融合与学科跨界的趋势下,我们迫切需要培养出符合现代社会需要的、具有开创性的创新型人才。在实行综合美术教育和教学的今天,高校应在思考如何弥补传统美术教育不足的同时,优化美术教学模式,及时更新美术教学内容,推动新时代美术教育的发展与创新。

  二、国画教学改革策略

image.png


  社会在不断变化,各种信息也在不断更新,因此,美术教育要面向新时代,高校国画专业的教学内容和方式也要与时俱进。国画在我国已有几千年的历史,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传统国画是我国宝贵的历史资源,我们应将其保留并传承下去。因此我们需要通过各种途径吸收外来优秀文化,以对国画进行创新,使其发展更上一个台阶。在国画的教育教学中,高校应注重教学改革,紧跟时代潮流。

  优化国画课程结构,加强美术课程体系建设,进一步丰富教学内容。在国画教学中,高校应合理安排基础技能课程、创作实践课程和文化理论课程,实现知识与技能的有机结合,同时在美术专业中适当拓展如历史学、心理学、哲学、文学等相关方面的知识,使学生拥有更宽广的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经验,提升学生的创作素养,真正地实现跨学科研究。在教学中,建议增加思维训练课程内容,以教会学生思考如何进行创作、怎样找资源、怎样将资源进行整合等。国画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国画的最高层次在于创作,一般在高年级才会开设创作课程。在创作课程中,教师可以适当增加实践课时,让学生能有更多时间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创作中,也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中得到更多直观指导。增加中国民间传统美术的内容对于国画专业的学生来说很有必要,国画是我国传统美术,它的起源、古代国画大家的灵感来源等,都能从中国传统文化中寻找到答案。因此,学习民间传统美术对提升学生的专业素养具有积极作用。

  创新教学方法,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模式。在国画教学中,教师要摒弃原有的“教师站在讲台上讲,学生坐在下面听”的教学方法。高校国画教学应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同时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采用启发式、研讨式等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从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国画课堂一般是小班教学,人数少,空间大,适合灵活的教学模式。教师可采用围坐式或小组排列式组织教学,方便学生与教师、学生之间在课堂上的交流及实践指导。同时,教师还应注重实践教学,如采取示范、指导等方式,或搜集相关的教学视频以供学生进行课后学习或课上共同观看讨论,不仅可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还可以帮助学生掌握国画创作的不同技巧和方法。由于国画是一门实操性很强的课程,高校应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邀请本土国画大家或民间特色艺人走进课堂,和本校教师一起进行合作讲学。

  拓展实践平台,开阔学生视野,丰富学生经验。除课堂教学外,国画教学还应积极拓展课外实践平台,如组织写生、参加及观看创作展览、参与社会实践等,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这些活动不仅可以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社会和文化,积累经验,强化自身技能,同时还能深化学生对国画艺术的感悟和理解,提高学生的国画鉴赏能力。带学生开展实践活动,其关键不在于活动的次数多少,也不在于要给学生布置多少作业或任务,而是要激发他们对实践活动的兴趣,促使他们自愿参与其中,并能在实践中学习到美术知识,获得深刻感悟,从而创作出更优质的作品,最终达到提升学生国画技能的目标。

  强化实践指导,增强学生的国画绘画技能。国画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技能型课程,在国画课程的实践教学中,教师应对学生进行有耐心的指导,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和不足,多了解学生的想法,多和学生展开探讨,帮助学生理清思路,从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作水平。同时,教师还可以邀请业内专家进行现场指导或开设讲座,为学生提供更加专业的指导和建议。

  三、实践环节的具体实施方式

  在国画的教学改革中,实践操作环节是至关重要的,在课程课时设置上应占较大比例,以保证实践环节的有效落实。

  课堂实践:在课堂上安排一定的实践时间,让学生进行国画创作训练。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个别指导或集体讲评,帮助学生掌握创作技巧,提高学生的创作水平。

  校内实践:在校内设立国画创作室或工作坊,为学生提供实践场所和资源,学生可以在这里进行自由创作和交流探讨。学校应不定时组织相关实践活动以供学生参加,助力学生积累经验,提升自身技能,同时也可利用信息化平台,组织线上、线下国画展览、研讨会等活动,促进学生与美术爱好者的交流,还可对学生的作品进行广泛的展示和宣传,以提升学生的创作积极性。

  校外实践:密切关注各类国画专业的相关比赛、展览等活动资源,组织并鼓励学生参与,为学生提供展示自己作品并获得反馈的机会。学校可根据比赛情况,适当地为参赛学生提供相应的帮助,保证他们能够有充足的精力去完成自己的作品。例如,可指派几名教师组织学生参赛,为其提供指导和帮助等,也可以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美术馆等,使学生开阔眼界,及时了解更多的国画艺术和文化知识。

  社会实践:鼓励学生利用假期或课余时间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如到社区、学校、企业、美术教育机构等进行国画教学和创作活动,这些活动可以拓宽学生的学习视野,能够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社会和文化,增强学生的责任感和社会实践能力,同时也能让他们提升自己的绘画技能,积累工作经验,提升其日后的就业成功率。

  四、改革实施的保障措施

  为确保本改革能落实到位,首先,高校应加强美术专业师资队伍建设,注重教师专业素质的提升。高校可通过引进优秀人才、开展培训等方式,不断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特别是实践教学能力。知识是不断更新的,教师也需要不断学习,高校应鼓励教师积极参与学术研讨,不定时派送教师外出学习交流,以提升教学质量,为国画教学改革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其次,高校应完善教学设施,为国画教学提供有力的物质支持。高校需加大对国画教学设施的投入,特别是对实践教学设施的建设和完善。在信息化教学时代,网络教学资源是对课堂教学内容的有效补充,所以高校可以选择合适的信息技术平台和工具,开发或引进数字教学资源,如教学视频、互动练习软件等,便于教师和学生的日常交流及使用。再次,高校还应提供完备的物质保障。国画教学存在着一定的特殊性,适合采用小班教学法,对场地有一定的要求,因此完备的物质基础是很有必要的。最后,高校应建立评价机制,以便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估机制,对改革实施过程进行监督和评价,特别是对实践环节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估,能够确保改革取得实效。

  综上所述,当代美术教育环境下的国画教学改革可以更加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这种改革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也有助于推动国画艺术的传承和发展。同时,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完善教学设施和物质保障,建立评估机制等措施的落实,也能为改革的顺利进行提供有力保障。未来,我们期待国画教学能够通过改革,特别是在实践环节的不断加强中,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