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论文
-
戏剧表演中演员如何创造角色性格论文
2024-06-20 10:48:30
28
[摘要]:戏剧是在舞台上由演员以对话和动作为主要表现手段,为观众当场表演的一门综合艺术。戏剧艺术作为二度创作的艺术,是演员创造舞台形象的表演艺术。角色性格是舞台形象塑造的核心,舞台角色性格创造包括很多方面,从行动的性格化、态度逻辑、语言的性格化三个方面来看演员如何创造角色性格。
-
吸纳西方绘画元素的中国画艺术趣味研究论文
2024-06-20 10:45:00
7
[摘要]:相比较西方绘画严谨科学的技法,中国画蕴意畅神、典雅含蓄,将二者有效融合,可进一步创新中国画艺术,赋予其趣味。鉴于此,文章重点阐述吸纳西方绘画元素的中国画艺术趣味,研究致力于汲取西方绘画的艺术特色及优势,创造出更具观赏性、艺术性以及思想性的精品画作,并为类似研究提供参考。
-
西藏高校中华经典诵读活动范式初探论文
2024-06-20 10:40:57
7
[摘要]:中华经典在中国学校的人文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并渗透于以语文课程为主的课程教学,以及学校教育课堂等各个层面。西藏高校开展中华经典诵读活动,具有提升大学生人文素养、唤醒文化自信、增强民族共同体意识等重要意义。如何在西藏民族地区更好地开展中华经典诵读活动的范式研究,成为当下研究的重要话题。在中华经典诵读重要性、存在问题等基础剖析上,有针对性地展开西藏民族高校中华经典诵读活动的范式研究。
-
文化旅游价值引导文化遗产创新性发展路径研究论文
2024-06-20 10:36:31
4
[摘要]:当产品注入文化元素作为商品交换时,其所带来的增值部分就是文化附加值。与一般产品附加值不同,承载文化元素的产品的附加值不仅具有深层次的内在精神元素,而且具有将功能与产品形式结合的创新性。这种文化附加值不仅提升了商品的实际价值,也增加了消费者的情感共鸣和文化认同感。因此,将文化元素融入产品不仅有利于商品销售和品牌建设,也有利于文化传承和创新的融合。
-
网络流行语“E”人和“I”人的多角度比较论文
2024-06-20 10:33:19
37
[摘要]:网络流行语“E”人和“I”人来源于近年来较为流行的MBTI人格测试,全称是迈尔斯-布里格斯性格分类指标。根据MBTI测试,人的性格被分为16类,“E”人和“I”人是这16种人格类型的概括。
-
王小波小说的“悖论式”书写策略—以《黄金时代》和《革命时期的爱情》为中心的考察论文
2024-06-20 10:26:16
49
[摘要]:王小波《黄金时代》和《革命时期的爱情》的底色是悲凉的,他试图借助个体对抗集体,并试图用爱情和自由来消解崇高。“性与爱”是撕开王小波小说的一个口子,这种自我矛盾式的表达和处理,是王小波特有的叙事策略,同时也是对特定年代集体记忆的解构。从爱情和自由两个母题来重新审视这两篇小说,洞悉作者如何将一种不哀恸的悲观注入其中,用诗意与解构来表达对深层次自由的追求。
-
桃源木雕装饰图案留白构图特征分析论文
2024-06-20 10:19:54
11
[摘要]:桃源木雕是明中期产生的一种工艺品,在清朝实现了推广和发展。明弘治十一年(1498年),常德王朱祐枢为建造王府,从京城调用了一大批能工巧匠,这些能工巧匠带来了精湛的宫廷营造艺术和雕刻技艺,使常德的雕刻技术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清康熙年间,许多技艺精湛的工匠被多次召入皇宫雕龙刻凤。清之后,他们返回家乡,将宫廷雕刻技艺融入当地的风俗文化之中,创作出了一大批精美绝伦的雕刻作品,种类主要包括家具、建筑和工艺品,其中木雕床成为留存时间最久的艺术品之一。这些雕刻作品具有丰富的装饰图案,包括戏曲人物、民俗人物、祥禽瑞兽、
-
唐风宋承——高浮保圣寺塔论文
2024-06-20 10:14:41
3
[摘要]:"塔,西域浮屠也",起源于印度,初为佛陀埋藏舍利的专门建筑,称为⃞堵坡(梵文Stupa),随佛教入华,逐渐成为佛教汉化的重要艺术表现形式。经过两千多年的发展,塔的形态呈现百花齐放、异彩纷呈的局面。南京市高淳区存有一座宋代佛塔,为方形楼阁式砖塔,在以多边形为主流形制的宋塔中较为特殊。
-
探析体育赛事动态图标设计与传播策略论文
2024-06-20 10:07:36
26
[摘要]:体育赛事动态图标以其生动、简洁的特点,不仅能够传达赛事信息,更能够激发观众的兴趣和情感共鸣。在这一过程中,设计原则、美学要素以及符号语言的应用,都成为保证动态图标有效传达的重要因素。近年来,随着社交媒体、移动互联等新兴传播平台的兴起,体育赛事动态图标的传播策略也呈现多元化和创新化的特点。不仅要考虑图标在不同媒体上的适应性,还需要结合品牌传播、广告宣传等方面的因素,实现最佳的传播效果。
-
探讨小提琴演奏技巧和情感表达论文
2024-06-20 10:02:43
24
[摘要]:小提琴是西洋拉弦乐器,具有声音优美、旋律悠扬的特点。在小提琴演奏中,除了要求演奏者娴熟掌握演奏技巧,还需要融入情感,如此才能让演奏作品更加生动、富有感染力,引发听者的情感共鸣。小提琴的音色十分接近人声,而且音域宽广,极其富有表现力,在乐队表演中,小提琴的音色总是能瞬间吸引听者的注意力,不论是激情澎湃,抑或是温柔婉转,都可以将各种情绪表达得淋漓尽致。当然,演奏技巧和情感表达不可分割,技巧是演奏的先决条件,情感表达则是传递情感的途径,所以演奏者必须坚持不懈地练习,在逐步提升自身演奏技巧的同时,探索情感表达的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