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论文
-
《在中亚细亚草原上》配器与总谱分析论文
2024-10-11 11:09:48
16
[摘要]:本文详细探讨了作品中的织体结构类型,包括旋律线条的铺设、和弦层次的构建以及对位手法的运用。在乐器组合方面,文章分析了乐曲中不同乐器组的选择并协同工作、不同声部的处理和效果各异的演奏法等,以探究音画结合的表现手法。此外,文章还结合曲式结构,总结了乐曲的配器特点。
-
《将进酒》中的文化象征与民族归属感表达论文
2024-10-11 11:08:33
93
[摘要]:唐代被视为中华文化艺术的黄金时期,其文学作品不仅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生活风貌,还深刻影响后世的文化传承。李白的《将进酒》以其深刻的文化象征和独特的民族情感表达,一直是学界研究的对象。本文通过对《将进酒》的系统解读和文化象征的探讨,试图揭示这首诗如何在表达个人情感的同时,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
-
“一带一路”视域下中国形象视觉化与跨文化传播路径探究论文
2024-10-11 10:56:41
24
[摘要]:“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多年以来,中国形象利用各种媒介进行文化输出与传播,其中,中国电影通过其独特的传播路径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展示了中国形象。本文深度分析了专门展现“一带一路”国家的纪录片及类型片如何向世界展现可敬、可爱、可信的中国形象,提出了跨文化传播中的中国形象提升策略。
-
音乐作品《秋意浓》的艺术特征与演唱分析论文
2024-10-05 20:37:21
80
[摘要]:音乐作品《秋意浓》源于日本流行歌手创作的《不要走》,词作者为我国台湾知名音乐创作人姚若龙,凭借其独特的艺术魅力以及著名歌手张学友的深情演绎而备受人们的青睐。文章首先简单地介绍了这部音乐作品的创作背景;其次,从多个角度分析了作品的艺术特征,主要表现为歌词的文学艺术之美,起伏的旋律与伤感的气氛,伴奏与主旋律的完美结合;最后结合著名歌手张学友的演绎,从演唱技巧的运用,情感的表达和舞台呈现三个方面对作品的演唱处理方式进行分析,以期总结这部优秀音乐作品在创作和舞台艺术实践中的经验。
-
“中国风”流行音乐的价值意境与提升思路——基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角论文
2024-10-05 20:03:24
38
[摘要]:“中国风”流行音乐是我国文艺现代化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既在这一历史进程中深受影响、获得机遇,又以自身的特殊力量参与和推动这一历史发展进程。作为一种特色鲜明的大众化文艺实践形式,其在精神内核上既要承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古典底蕴,还需主动寻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提升,以此在文艺观念层面不断丰富和提升其文化意涵、艺术意境和价值意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重塑并指引优秀“中国风”流行音乐的精神内核,后者可在内在精神、丰富内涵、历史文脉等层面与前者形质互补、协同共进,进一步推进新时代文艺现代化发展。
-
咏叹调《我的爱人你可听见》的演唱技巧及创作背景分析论文
2024-10-04 19:48:08
99
[摘要]:印青,当代著名军旅作曲家,音乐创作善于运用民族音乐元素,他雅致的音乐艺术与人民大众的审美形成了统一的有机体。在音乐创作领域中开辟了一片新天地,本文选择了印青具有代表性的声乐作品《我的爱人你可听见》,从创作背景和演唱技巧两个方面进行了具体的分析。
-
意大利艺术歌曲创作特点与演唱处理——以《尼娜》为例论文
2024-10-04 19:29:13
61
[摘要]:意大利是美声唱法的发源地,与该唱法相伴相生的意大利艺术歌曲,则在诗乐融合、情感表现、形象塑造等多个方面呈现出了鲜明特点,堪称是世界艺术歌曲宝库中的一颗明珠。诸多作品直到今天还在广为传唱。基于此,本文简要回顾了意大利艺术歌曲发展历程,就其创作特点进行了总结,并以《尼娜》为例,分析了这首作品的演唱要点。旨在获得对其更加深刻地认识,继而为高质量的创作、演唱和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
-
中世纪至文艺复兴时期弥撒曲的发展——从仪式音乐到艺术音乐的演变之路论文
2024-09-18 15:00:25
120
[摘要]:弥撒是西方音乐中最古老的声乐体裁,在中世纪至文艺复兴时期经历了由诞生、发展到繁荣的历程,其曲调也从最初单声部、节奏简单自由的素歌形式逐渐发展为多声部的弥撒套曲形式。
-
中韩高校书法专业的交流、合作与比较论文
2024-09-18 14:53:26
31
[摘要]:在全球化进程中,中国书法作为中华文化的精髓,在世界各地的影响力日益深远。中韩两国高校书法专业的交流与融合,不仅推动了两国学生间的文化互动与理解,也助力了中国书法在韩国的推广,同时促进了全球书法艺术的交流和发展。
-
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兴国山歌的传承与创新路径研究论文
2024-09-18 14:47:29
125
[摘要]:兴国山歌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和独特的艺术价值。兴国山歌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传承对于加强国民的文化自信有着重要的意义。然而,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兴国山歌的传承与创新面临着诸多挑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