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呐喊式演唱(Belting)发声机理及练习方法论文

2025-02-15 15:26:58 来源: 作者:xuling
摘要:Belting(呐喊式演唱)是一种特定的歌唱技巧,欧美嗓音科学家则习惯将它描述为一种特定的声区(Vocal Register)。虽然其出现在音乐剧舞台上已有近百年之久,但即使在西方的声乐教学体系里,仍旧存在着对于belting的不同观点及教学方法。
摘要:Belting(呐喊式演唱)是一种特定的歌唱技巧,欧美嗓音科学家则习惯将它描述为一种特定的声区(Vocal Register)。虽然其出现在音乐剧舞台上已有近百年之久,但即使在西方的声乐教学体系里,仍旧存在着对于belting的不同观点及教学方法。反观国内,随着音乐剧教育事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音乐剧学习者想要了解和掌握这种歌唱技能。本文将首先基于流体力学、人体解剖学和电子声门仪EGG(Electroglottograph)实验数据对belting进行发声机理分析,进而提出有效的belting练习方法,最后总结出belting的艺术特征。
关键词:Belting;呐喊式;呐喊式唱法;音乐剧
Belting(呐喊式演唱)在西方声乐界已经出现了近百年,在传统剧目里,音乐剧中的某些角色会使用belting演唱,这些角色通常是滑稽、古怪或泼辣的女性角色。在现如今的百老汇剧目里,belting则更加普遍,男性和女性角色都在使用,且其音域边界不断被拓宽,挑战着声音的极限。Belting作为极端情绪与情境的声乐诠释方式,能够精准捕捉并表达快乐、绝望、愤怒、沮丧、兴奋等一系列强烈情感,成为连接观众与角色情感的桥梁。在摇滚与福音风格的音乐剧中,Belting更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深植于这些音乐风格的灵魂之中,彰显着力量与激情。
然而在我国,由于历史与文化背景的特殊性,大多数声乐教师的学习与成长轨迹深深烙印着西方古典演唱(美声唱法)的印记。面对音乐剧中的Belting演唱,他们往往缺乏系统的理论基础与实践经验,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Belting在国内的普及与发展。但随着音乐剧专业在国内高等教育中的蓬勃发展,越来越多的声乐学习者与爱好者渴望探索并掌握这一独特的演唱技巧。在此背景下,一系列关于Belting的疑问浮出水面:“Belting是否会损害声带?”“它与胸声有何异同?”“演唱时喉头的位置应如何调整?”“古典声乐训练与Belting学习之间是否存在内在联系?”“Belting技巧真的可以通过教学传授吗?”
本文旨在深入剖析Belting的发声机理,结合理论与实践,提出一系列科学有效的练习方法,旨在为国内的Belting演唱与声乐教学领域提供坚实的理论支撑与技术指导,助力广大声乐爱好者与从业者跨越障碍,探索Belting艺术的无限可能。
一、Belting发声机理
通常而言,Belting作为一种独特的歌唱技艺,歌手将在保持胸声区自然醇厚音色的基础上,巧妙地跨越换声点或换声区域,向高音区进发,并在这一过程中巧妙地融入了适量的头声(head voice)。这种技巧时而被形象地喻为“高音胸声”(high chest voice),或“混合声”(mixed voice),(不同于古典演唱中的混声概念)然而,值得注意的是,若运用方法不当,Belting技巧可能会对声带造成潜在损害。在嗓音科学的语境下,Belting被更为精确地界定为一种独特的声区(vocal register),它超越了传统胸声、头声及假声的范畴,要求一种特定的声带振动模式与共鸣方式相结合,以实现声音力量的凝聚与情感的深度传达。这种精细的调控不仅考验着歌手的技巧与感知力,也是其艺术表达能力的重要体现。
我们通过解剖学得知,环甲肌(Crico-Thyroid Muscle,CT)与甲杓肌(Thyroid-Arytenoid Muscle,TA)在歌唱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甲杓肌作为声带的核心构成部分,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而根据美国杰出的嗓音科学家Ingo Titze的深入研究,这两块肌肉的活跃度与歌唱的音高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随着音高的攀升,环甲肌的参与度显著增加,成为推动高音发声的关键力量;反之,在低音区域,甲杓肌则占据了主导地位,其活动更为频繁,而环甲肌则相对处于次要地位。以男性歌手为例,他们的纯假声(falsetto)就是用了环甲肌,甲杓肌基本不参与发声;而低吟则是用了甲杓肌,环甲肌基本不参与发声。
Belting在两性中都使用甲杓肌主导(TAD Thy-ro-Arytenoid-Dominant)的发声方式。这与古典声乐技巧形成了鲜明对比,在古典声乐技巧中,除了假声男高音外,这种TAD发声方式基本上仅供男性歌手使用。简单来说,TAD等同于男性嗓音中的中低音区,女性嗓音中的胸声,TAD是一个基于喉部肌肉活动的术语,而不是主观的共鸣感觉。CTD(环甲肌主导的Crico-Thy-roid-Dominant)是TAD相对应的术语,等同于男性嗓音中的假声(falsetto),女性嗓音中的头声(head voice)。对于男性嗓音,头声一词通常用于描述两种声区的混合即混声,以区别于纯假声。当CTD应用于女性嗓音时,它指的是与男性假声相同的喉部功能。总结如下,TAD代表了低音区,胸声,普通音区;CTD指向高音区,头声,假声。因此,说belting就像美声男歌手一样唱歌就不够准确,毕竟男性belter(belting歌手)的歌唱音色与歌剧演唱者截然不同。并且,Belting的音色层次远比单纯的TAD发声要丰富和复杂得多。
当我们发声时,声带会向中线靠拢(相互拉近),这样当空气流经它们时就会发出声波。当空气从声带下方上升时,声带会在压力的作用下分离,随着声带的张开,一股气流通过,这股气流随后又将声带吸在一起。在物理学中将这种吸力称为伯努利效应(Bernoulli Effect)。伯努利效应发生在两个物体被它们之间的气流拉向一起之时。然而,在发声过程中,声带的张开和靠拢(打开和关闭)并不是持续进行的。它们始终都是向中线靠拢的,但流经的空气会使它们每秒接触和分离多次。将声带一次的关闭和打开视为一个周期,那么关闭和打开即为此周期的两个阶段。声带振动发声周期中声门开放时间所占的比例被称为打开系数OQ(Open Quo-tient)。声带振动发声周期中声门闭合时间所占的比例被称为关闭系数CQ(Closed Quotient)。
嗓音学家Scott McCoy的实验结果显示了CQ与声区(vocal register)之间的相关性:重机能(heavy mechanism也称为胸声)的CQ通常超过50%;轻机能(light mechanism也称为头声和假声)的CQ通常则低于40%(40%到50%之间的区域可能是重机能也可能是轻机能)。高CQ意味着声门闭合的时间增加了,即声门打开的时间减少了。这与杓间肌和后环杓肌的更强的收缩相对应,以及由于甲杓肌的活动而增加的压缩力。实验研究了belting和头声在声门闭合模式和CQ方面的差异。Belter测试者的CQ测量值相对较高,表明在F5音高范围内很可能使用了重机能。正如belting所预期的那样,随着音高的上升,平均CQ在直线上升(52%-59%)。由于CQ值在不断上升,意味着声门关闭时间会变长,气息流动则自然会变少。因此,belting中的气流速度明显慢于古典歌唱。在古典声乐演唱CTD的发声中,CQ低于40%。TAD的CQ是52%,而belter的CQ值可高达70%。换言之,belting不需要像美声演唱中那样饱满的气息量流经声带。
值得注意的是,大部分参加实验的歌手并没有在高音区域唱得过分响亮,并且明显地关于嗓音疲劳的身体迹象,类似于咬紧牙关、舌头颤抖、颈部肌肉紧绷、胸部起伏等并未出现。这些身体表现只会在错误的喊唱中出现,正如它们只会在错误的古典歌唱中出现一样。因此,真正的呐喊式唱法绝不是用“真声”或者“白声”去“喊叫”,而是结合了呼吸、喉位、元音音色等一系列技术的科学的、高效率的演唱方法。
在belting中,喉头的位置不会降低。这与古典演唱方法明显不同,在古典演唱中,我们通常会将喉头保持在深呼吸时的位置,即喉位是处于放松状态的。喊唱中喉头的位置更为中立甚至有一定程度的上提。这种喉头位置,加上更接近于说话的音区,主要赋予了喊唱其特有的“自然”音质,与古典技巧中更为“雕琢”的声音形成对比。古典技巧中降低的喉头会扩大喉前庭(喉头正上方的区域),从而产生一种声学现象,即“歌手共振峰”(singer’s formant),它指的是声学信号中3000—3500Hz区域内被增加的能量。喊唱者没有这种扩大的喉前庭,而较短的共鸣腔会将声学信号中的能量提升到4000—4500Hz的区域。这是百老汇风格演唱特有的“明亮”音质。换言之,当喉部放松或下降时,声道的空间会变大,从而产生更深沉的声音。如果喉部上升,即抬高,则声道会变短,从而使声音变得更明亮。
二、Belting练习方法
(一)方法步骤
运用/y/来练习belt的起音(onset),有力的喉部起始音或爆发音有助于获得belting的音质。在较高的音上,稍浅的呼吸和轻微的尖叫有助于声音的准备。在听觉上,要注意发声是快乐地呼喊(“Eh!”“Yeah!”),类似于你的球队踢进决胜球时发出的呼喊声。注意,不可用送气的“h”作为belting的起始音,因为这会使声带分开。
1、首先在说话的音域内发出起音。
2、双肩自然展开,肩胛骨轻轻内收,身体保持一种微妙的退缩姿态(Retracted position),同时确保呼吸稳定而有力。
3、尝试音高变化,当升高音高时,让喉头自然上升,但需要保持住说话音色。唱得越高,音色听起来越有趣。
4、通过稳固颈部后侧与侧面的肌肉群,为声道提供坚实的支撑;同时,保持躯干的稳定以优化呼吸效率,为喉部起始音注入更多能量。
5、在/y/上做滑音练习,这有助于保持舌头处于高位。有些歌手更喜欢在进入belting时使用这种起始音。
6、尝试在高音区提高嗓音呼喊“Eh!”“Yeah!”“Yes!”。想象你在嘈杂的街道或拥挤的市场里,需要吸引某人的注意。将鼻音与有能量的说话声音混合在一起,以提高你的音量。
7、唱一首歌曲中需要这种能量水平的乐句,使用任何能触发大声唱歌听觉记忆的音乐,比如流行歌曲、摇滚乐,或者典型的belting歌曲。在这个阶段完全可以模仿一些好的歌手,它可以帮助你迅速建立感觉。
8、当你感觉已接近belting时,是时候“换挡”了。将音高推向通常转换为假声以上的区域,同时加大双肩的展开程度,并微微抬头(注意避免下巴前伸)。此时,可尝试双手握拳置于身体两侧,小臂与地面平行,无声地完成这些准备动作,为即将到来的belting表演蓄势待发。
在找到正确的belting状态以后,许多歌手会感觉“很轻松”。所有正确的声音产生都与肌肉使用的平衡有关,belting也不例外。如果你是在情感的驱动下演唱belting,并且做得正确,那么它将会感觉轻松而自然。只要谨慎使用,belting对声音是完全健康的。它不会“毁掉你的头声”,它只是另一种使用声音的方式。经验丰富的歌手可以纯熟地使用偏古典演唱方式的legit和belting的声音。
(二)练习曲目
找一首只需要一到两个belting的歌曲。如果你的belting还不熟练,这一点尤为重要。以下是一些针对不同声部的歌曲建议:
女高音:
1、“你爸爸的儿子”(Your Daddy’s Son)选自《爵士时代》(Ragtime)。练习从“…只有黑暗和痛苦”到
“我把心埋在地下”的部分。(‘only‘I buried my heart in the ground’)
2、“我想我可能想记住今天”(I Think I May Want to Remember Today)选自《从这里开始,从现在开始》(Starting Here,Starting Now)。练习开始到“阿尔伯特”的部分。(‘Albert’)
3、“只有一夜”(One Night Only)选自《追梦女郎》(Dream Girls)。练习从“我只有一夜”开始的部分。(‘I’ve got one night only’)
女中音:
1、“与可爱的人相恋”(I’m in Love with a Wonder-ful Guy’)选自《南太平洋》(South Pacific)。练习歌曲的结尾部分。
2、“唐璜”(Don Juan)选自《烟熏乔咖啡馆》(Smokey Joe’s Cafe)。练习副歌部分。
3、“紧紧抓住地面”(Holding to the Ground)选自《假声》(Falsettoland)。练习从“紧紧抓住地面…”到“是的,那就是我的生活…”的部分。(‘Holding to the ground…’to‘Yes,that’s my life...’)
男高音:
1、“悲怜”(Bui-Doi)选自《西贡小姐》(Miss Sai-gon)。练习两个以“…他们被称为悲怜”开头的部分。(‘…they’re called Bui-Doi’.)
2、“活着”(Being Alive)选自《伙伴》(Company)。练习旋律结尾的最后部分。
3、“我在做什么?”(What am I Doing?)选自《比从前更近》(Closer Than Ever)。练习最后两页。
男中音:
“让他们听到你”(Make them Hear You)选自《爵士时代》(Ragtime)。练习最后十五小节。
男低音:
“我不记得圣诞节”(I Don’t Remember Christmas)选自《从这里开始,从现在开始》(Starting Here,Start-ing Now)。从最后的渐强部分练习到结尾。
(三)使用风险
1、在能掌握换声区以上保持说话音色之前,不要尝试belting。首先,你需要熟练掌握说话音色和鼻音音色。
2、在连续表演或者歌唱技术不稳定期间,请注意加强你身体能量的保持。一般情况下,当你累了的时候,很容易忘记使用身体支撑。
3、建议女性在生理期前期避免使用belting。因为在这个时期,声带容易水肿(轻微肿胀)。在这些时候,如果你无法belting,尝试多加入鼻音音质。你可能需要在歌曲的其他部分降低音量,以使歌曲不失其戏剧性的高潮部分。
4、任何人都不应在嗓音状态不佳时尝试belting。Belting是一种高能量的演唱,需要你保持良好的身体和嗓音状态。
三、Belting艺术特征
(一)快乐地呼喊(Happy Yelling)
Belting被描述为“快乐的呼喊”是有充分理由的,对歌手来说,这种感觉类似于提高嗓门喊叫。因为belting需要动态地使用声带肌肉和身体各部分作为支撑,这对一些歌手来说可能感觉很不习惯。一般情况下,容易快速找到belting音质的人往往具备利于belting的说话习惯。这些习惯包括用厚重的嗓音或鼻音说话,或者两者兼有。这些语言习惯在某些社交环境中可能被认为是响亮的或刺耳的。相反的,觉得belting很难的人,往往说话轻柔、气息微弱,有时喉头很低。也许,阻碍belting的最大障碍是各种社交化形式,它们告诉我们大声说话是不礼貌的。
(二)基于“说”的“唱”
有一种场景相信大家并不陌生,即歌剧演员在演唱百老汇音乐或流行音乐时仍然听起来像歌剧演员。如果不调整语言的使用方式和歌唱共鸣腔,声音就会显得不符合歌曲本身的特点。这种演唱风格导致很多音乐剧专业人士认为歌剧演员都只是在唱出好听的声音,而不是在传达信息。实际上,无论什么风格的演唱,其目标都应该是相同的——讲述故事。
在音乐剧中,演员对于故事的讲述至关重要,因此,演员需要将戏剧性融入他们的歌唱中,并辅以更多的表达方式来进行戏剧性的传递。音乐剧唱段中的这一独特现象——“念白”或者“说”的巧妙穿插,正是其区别于古典歌剧的重要标志之一。在很多音乐剧唱段里都会有些歌词是被“说”出来、“念”出来,甚至是被“喊”出来的。这种独有的、具有强烈“语言性”的演唱方式更深刻体现了音乐剧“音乐为翼,戏剧为魂”的艺术理念。
(三)演唱鼻音(Vocal Twang)的融入
“演唱鼻音”一词代表一种特定的演唱风格,尤其是在当代流行音乐领域(涵盖流行乐、摇滚、乡村音乐及音乐剧)中,它成为一种标志性的音色特征。这种音色往往与激昂高亢的演唱方式紧密相连,旨在营造出一种充满能量与表现张力的舞台效果。不难发现,演唱鼻音和belting在音色处理上异曲同工,换言之,通过练习演唱鼻音也可以增强belting的演唱效果。演唱鼻音技巧的独特之处在于,它能够巧妙地提升喉位,同时在音高攀升时有效补偿音量的潜在衰减,确保了声音的饱满与穿透力。在融合演唱鼻音与常规讲话音色的过程中,关键在于适度减轻声带的紧张度,即声音由口腔过渡到口腔+鼻咽腔,实现音色的流畅过渡。
欧美主流嗓音学界与声乐教育界的深入探索揭示了belting这一术语下声音的多样性。研究显示,随着歌手个体差异及研究时间线的推移,belting的定义产生了微妙变化,其音色亦因声音特质与发声技巧的差异而各具特色。以2000年为分水岭,在西方音乐剧界有传统belting和当代belting之说,这两种belting在声音产生和技巧方面均有所不同。
2011年,嗓音科学家桑德伯格、塔伦与波佩尔(Sundberg,Thalen,and Popeil)对belting五种子风格的剖析,预示了未来belting的研究趋势。鉴于belting概念的宽泛与模糊,想给出全面的定义或成奢望,但细化探讨其构成元素则切实可行。此外,女性音乐剧歌手的独特性亦不容忽视,正如古典女高音分门别类,随着研究的深入,belting歌手是不是也会有“戏剧”“抒情-花腔”“抒情”及“花腔”之别?让我们拭目以待。
参考文献
[1]廖冰冰.MIX唱法与BELT唱法在音乐剧中的应用及训练研究[D].广州大学,2023.
[2]蒋欣儒.音乐剧“Belt”唱法的本土化发展与应用[J].当代音乐,2022,(08):187-189.
[3]赵晓阳.Belt:呐喊唱法——百老汇音乐剧的特殊演唱方法[J].当代音乐,2017,(19):18-20.
[4]王诗诗.论Mixed Voices在音乐剧中的训练与运用[D].北京舞蹈学院,2017.
[5]居艳青.呐喊式演唱技巧(Belting)在音乐剧《芝加哥》中的运用[D].南京艺术学院.
[6]张旭,文硕.音乐剧导论[M].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
[7]居其宏.音乐剧,我为你疯狂[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