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论文
-
浅析传统文化元素的现代转换论文
2024-08-09 13:45:27
13
[摘要]:传统文化是指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文化,是各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现。它是对应于当代文化和外来文化的一种统称,世界各国、各民族都拥有着自己独特而珍贵的传统文化。传统文化元素是指具有民族特色的、可以代表一个民族文化精髓的形式符号,是一个民族长期历史发展积累形成起来的物质和精神财富。中华传统文化元素在社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没有在时间流逝中丧失自身魅力,而是在各行各业的有效运用以及艺术创作过程中呈现勃勃生机,无论是供应于日常生活的服饰纹样和建筑设计,还是秦砖汉瓦、石雕、木版
-
浅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的路径论文
2024-08-09 11:51:10
66
[摘要]:世界文化交流的日益密切以及多元文化的不断融合,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已成为继承、弘扬和发展中华传统文化的指导方针,在此背景下,寻找有效的发展路径是当前的重要课题之一。本文分析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的动因和意义,并重点探讨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的路径,旨在为相关工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
浅谈中国画笔墨构成的当代性论文
2024-08-09 11:34:44
4
[摘要]:中国画经久不衰,并日益成为当代画坛独树一帜的画种,其创新起到了决定性作用。笔墨既是中国画形态的重要因素,也是中国画审美的必要参考依据,只有找到最适于表现作品精神的语言,作品才会有艺术价值。同时,提高艺术修养,有助于人们全面欣赏艺术作品,深刻认识作品的社会意义,从而增强历史责任感。
-
浅谈耀州窑瓷器雕塑的造型语言论文
2024-08-09 11:27:43
3
[摘要]:耀州窑是中国北方著名青瓷窑口,其历史可追溯至西魏时期,距今已有1600多年的历史,是我国最具影响力的青瓷窑场之一。耀州窑早期为民间窑口,一定时期内曾作为官窑,生产官方及皇室用瓷。其在瓷器的造型方面,具有鲜明的窑口特色,对研究瓷器的雕塑造型具有重要价值。本文将从雕塑创作角度深入探讨耀州窑瓷器雕塑独特的内在文化、审美意象与造型表现。由耀州窑瓷器雕塑的造型特征为重点,展开对其造型语言和造像表现方式的研究。
-
浅论陕西的社火表演传承艺术形式——以陕南汉中洋县社火为例论文
2024-08-09 11:12:15
9
[摘要]:陕南洋县悠久的民间文化形成了社火表演的地域特征,通过造型社火和表演社火的传承形式,鲜明地展示了陕南地域民俗文化和非遗传承现状。
-
器乐曲牌基本调与陕西曲子的对比—以《将军令》为例论文
2024-08-09 10:54:43
20
[摘要]:“声乐曲牌和器乐曲牌的交叉流传及大同小异、小同大异和名同而曲异等现象,均是曲牌个案研究中值得重视的课题。”冯光钰先生在《中国曲牌考》一书中提出该观点。本文将以采用器乐曲牌填词改编成声乐曲牌的《将军令》为例,将基本调与陕西曲子唱腔《钉缸》中的《将军令》曲谱进行对比,分析原型曲牌中的特性音调在移植曲牌中的功能,即陕西曲子中《将军令》如何从“原型”发展而来。
-
木管乐器演奏在音乐康养领域的教学路径论文
2024-08-09 10:48:40
12
[摘要]:社会发展日新月异,快节奏的生活为城市中年轻人带来了许多压力和挑战,新现象产生新需求,当“压力”和“放松”成为这个时代的新母题,一批关注人们心理健康、疗愈康养类的产业开始涌现。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剧,老年人的有关康养话题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而音乐康养作为一种独特的疗愈方式,无论是单成体系还是作为元素之一被用到其他综合疗法中,都广泛应用于康养活动的各个环节。在成都,出现了集音乐版权产地、音教培训基地、音乐康养产业三位一体的“音乐康养地”特色小镇,由此可见,这类产业发展方兴未艾。通过沉浸式音乐康养体验活动,
-
美育背景下课程思政在高校钢琴教学中的创新性路径论文
2024-08-07 11:24:57
25
[摘要]:学生从小学就会接触“美”的概念,随着教育程度的提升,自身审美会不断产生变化。所谓“美育”,就是指对于审美的教育,这也是素质教育的组成部分之一。在艺术类专业中是尤为重要的。作为艺术类专业学生,需要不断提高自身审美认知,结合好自身专业特点进行具体发展。对教师而言,则需要在美育背景下不断提升学生专业素养。教师需要将学科教育与审美教育进行有效结合,不断激发学生艺术创作的积极性,为我国艺术事业发展做出自己的努力与贡献。在高校钢琴教学中,教师不仅需要做到美育与专业相结合,更要结合好课程思政的教育理念对教学进行创新。随
-
美育背景下“1+2+N”艺术育人实践体系的研究与探索 ——以重庆移通学院为例论文
2024-08-07 11:20:15
3
[摘要]:美育作为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全国各高职院校相继展开研究与实施。本文以重庆移通学院实施运行的“1+2+N”艺术育人实践体系为切入点,对艺术育人实践体系方案的推行实践进行研究与探索。依据体系特点,挖掘艺术育人的成效;根据培养目标,创新艺术育人方式;落实以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完善艺术活动育人体系的多维度评价。通过在非艺术专业类院校中探究艺术育人实践体系中的薄弱环节,不断地完善艺术育人实践体系,形成常态化、长效化建设机制,提升大学生人文艺术素养,从而为当代社会培养具有良好心理素质、高尚道德情操的优秀人才。
-
美术剪纸艺术在小学美术中的传承及创新论文
2024-08-07 11:02:53
16
[摘要]:剪纸作为我国古代民间的一种艺术形式,距今已有千年的发展历史。最早发现的剪纸艺术作品可以追溯到北朝时期的团花剪纸,既表现出当时人们对于精神文化的需求,也展现出其应用于宗教与祭祀的作用。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剪纸在现代的用途更加广泛,无论是传统节日还是日常生活,都能够看到剪纸所展现出的主题性的作品,剪纸作品的种类也越来越丰富。剪纸艺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主要表现为四种用途。其一作为美化家居的装饰品,包括窗花、墙花以及门采等。其二用作节日习俗,包括各类节日庆典等。其三为装饰性的工艺美术作品,如花扇、走马灯。其四为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