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论文
-
Running Man的跨文化传播现象及其对中国的启示论文
2024-06-03 11:01:55
31
[摘要]:韩流的起源可以追溯到20世纪末期。1998年,经过金融危机洗礼的韩国,上上下下都产生了危机感。为在经济上寻求新的突破,韩国政府决定构建和发展更加多元化的产业结构。针对这一情况,韩国政府制定了“文化强国”战略,希望通过文化产业来发展国家经济。在这一背景下,韩国的电影、电视剧、音乐等文化产品开始走向国际市场。
-
《中国传统家具发展史》思政元素的挖掘与应用探讨论文
2024-06-03 09:31:33
11
[摘要]:《中国传统家具发展史》课程思政授课当中可以通过丰富多彩的方式让学生自然而然地领悟与学习,如讲授、观看视频、欣赏图片、参观访问、社会实践、网络问卷、小调查等。而人物榜样可以是这一系列方式方法当中的一个切入点,这一元素要求人物品德端正、专业技能突出,在自己的领域当中有所贡献能够赢得学生认可,并将榜样的力量落到实处。人物榜样不仅可以从名人、社会模范人物当中寻找,也可以寻找身边的榜样,老师可以是榜样,学生之间也可互为榜样,榜样并非高高在上,从一点一滴的小榜样学起,把小事做好、大事做稳,才能体现榜样的意义。
-
《伊甸之东》中华人形象解析论文
2024-06-03 09:22:48
25
[摘要]:在《伊甸之东》中,老李作为特拉斯克家的佣人,虽不是主角,却对故事情节发展起着重要作用。约翰·斯坦贝克打破西方文学作品中对华人的刻板印象,将老李塑造成一个充满智慧、坚韧不拔、勤劳善良的华人形象,同时也揭示了华人所面临的困境、不公及身份认同等问题。老李作为他者到最后接受中西方文化的融合,体现了全球化进程中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价值。
-
《四世同堂》中祁家的代表人物形象论文
2024-06-03 09:15:33
61
[摘要]:本文通过对老舍《四世同堂》里的核心家庭的四代代表人物—祁家的祁老太爷,祁天佑,祁瑞宣、祁瑞丰、祁瑞全三兄弟,小顺子四代人家庭模式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理想的家庭模式—进行分析,来揭示困难中人的选择和思考。但长达8年的国破城陷,使这个封闭的传统家庭发生了分化和解体,同时也预示着中国旧社会制度和生活在外敌无情侵略下的崩溃与重构,说明了一个深刻的道理—没有经过小家痛苦的血泪牺牲,国家民族就无法迎来光明。
-
《墨子 ·备城门》兵器例考四则论文
2024-06-03 09:07:25
32
[摘要]:《墨子·备城门》记载的诸多守城、攻城器械是在前人实践的基础上总结出来的,同时也给予后世以深远影响。它不仅表现在历代军事战争中对墨家城防术与战具的运用,还表现在后世兵书中对墨家攻防器械的大量记载。《备城门》中的云梯、连枷、连弩车、轒輼充分体现了墨家“兵技巧”的显著特征,汉唐宋乃至明清仍然受到武备重视,《备城门》兵器的军事技术应用水平及其史料价值非常重要。墨家军事战术以“墨守”著称,根据相关史料大致可以了解各类器械的形制,结合其中一些器具后世运用实例,其中的云梯、连枷、连弩车、轒輼较为典型,不难发现墨家兵器发
-
色彩语言在表现主义绘画创作中的作用论文
2024-06-02 12:20:05
24
[摘要]:对表现主义绘画的色彩语言进行深入分析,探讨色彩在表现主义绘画创作中的作用。首先,介绍色彩语言的概念,表现主义绘画的起源和意义,指出表现主义绘画出现的现实意义,艺术家追求个性和自由。接着,详细分析表现主义绘画中色彩分析的方法及应用。表现主义绘画中的色彩通常是鲜艳、跳跃和强烈的,通过对色彩的大胆搭配和运用,艺术家成功表达了自己内心的情感和思想,从而使观众更深刻地感受到作品所传递的情感。最后,总结色彩语言在表现主义绘画创作中的作用,指出色彩是表现主义绘画中不可或缺的元素,是表现主义艺术家表达内心情感和思想的重要
-
莫言小说语言风格的形成论文
2024-06-02 12:16:49
61
[摘要]:莫言作为我国首位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得者,在 写作长篇小说的漫漫创作过程中,吸取国内众多 大家语言文字之长处,逐步形成了属于自己的文 字特点和语言风格。莫言小说的语言风格在大致 经历了模仿、探究和形成三个阶段后,逐渐呈现 语言色彩丰富、幽默诙谐、充满民间特色等特点, 这些特点与他自身的成长历程和苦难意识密不可 分。
-
习近平语言风格对高中思想政治教师语言艺术提升的启示论文
2024-06-01 14:14:14
15
[摘要]:语言不仅是思想的反应,同时也是与人沟通的手段。习近平总书记的语言既有深邃的思想内涵,又有丰富的内容;既有灵活的变通,又有多样的技巧。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语言风格并探究对高中思想政治教师语言能力的提升,有助于高中思想政治教师的语言体系更加适应新时代的大背景,有助于高中思想政治教师队伍专业化不断建设,也有助于高中思想政治课程的魅力不断提高。
-
文化与科技融合视域下避暑山庄古建筑的活化路径论文
2024-06-01 14:04:20
30
[摘要]:承德避暑山庄作为中国三大古建筑群之一,其独特的建筑艺术具有极高的文化价值。承德避暑山庄在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宗教与社会相适应、传统文化保护和传承、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等方面有重要价值。在“让历史文物活起来”“让优秀传统文化活起来”的政策背景下,如何通过新技术“活化”避暑山庄古建筑,是创新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方法的重要课题。从文化与科技融合角度出发,挖掘避暑山庄古建筑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方面遇到的问题,探索结合数字化技术活化避暑山庄古建筑的新路径,为我国古建筑文化的弘扬和传播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
文化翻译视角下的英译——以《呼兰河传》为例论文
2024-06-01 13:50:33
8
[摘要]:随着全球化时代的到来,国家之间的文化传播与交流更密切,大量文学作品通过翻译的方式输入其他国家,文学作品翻译越来越活跃,逐渐涌现出葛浩文、华滋生等翻译家。巴斯奈特文化翻译观认为,翻译绝不是一种纯语言行为,它深深植根于语言所处的文化中,翻译等值就是原语与译语在文化功能上的策略。《呼兰河传》是一部具有中国民俗文化特色的著作,通过翻译展示原语文化的魅力以更好地传播中国文化。以苏珊•巴斯奈特的文化翻译观为理论框架对《呼兰河传》进行英译研究,更好地传播中国文化,实现跨文化交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