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论文
-
溯源与本质:中国早期电影人的“逼真观”——以民国报刊史料为中心论文
2024-06-01 13:43:51
4
[摘要]:“逼真观”已成为中国早期影人所构建的中国电影理论体系中一个特定层面。除了逼真的一般意涵,中国早期影人还把剧本逼真、表演逼真、布景逼真这三大要素蕴于“逼真观”的特定内涵中。这种“逼真”建立在电影独有的物质性本性和技术基础上,还具有戏剧、文学和学校教育所不能匹敌的优越性和独特性,这使电影的教化功能尤为凸显。
-
思想政治教育视角下革命纪念类博物馆的发展现状和功能实现路径论文
2024-06-01 13:36:27
44
[摘要]:革命纪念类博物馆是具有纪念革命历史事件、历史人物意义的社会历史类博物馆,具有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第二课堂。革命纪念类博物馆存在展陈理念和设备陈旧、理论研究成果匮乏、教育服务偏重说教、文创产品研发滞后等发展困境。利用革命纪念类博物馆开展思想政治教育,需从研、学、产三个方面逐层推进。学理研究是基础,课程研发是保障,科学分众是关键,文旅文创是必由之路。
-
双雪涛笔下的人物群像论文
2024-06-01 11:57:53
13
[摘要]:采用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方法,从“本我”“自我”“超我”角度来看人物背后的精神世界。同时,具有极强“本我”意识的人物存在反英雄特质,这种反英雄特质致使人物不可避免地走上了悲剧道路,但闪耀着为数不多的人性浪漫。
-
生与死的美学张力与启示意义:存在主义视角下的《厄舍府之倒塌》论文
2024-06-01 11:52:23
25
[摘要]:关于存在问题的讨论已持续数千年。在讨论这个问题时,海德格尔为我们提供了相较于古典形而上学更新颖的研究视角与研究方法。在《存在与时间》中,他首创性地提出了“存在”与“存在者”的区别,并提出“此在”等概念,将现代哲学观念上的“存在”与古典形而上学中的“存在”加以区分,奠定了现代与后现代存在主义哲学的基础。借用海德格尔的存在主义视角,从《厄舍府之倒塌》中的各要素,以及其所展现的存在主义观点入手,揭示小说在现代社会的启示意义。
-
生态翻译学视角下吉林省外宣文本的译与宣——以《吉林雾凇》为例论文
2024-06-01 11:45:31
55
[摘要]:吉林雾凇作为吉林省重要的冰雪旅游资源,其外宣翻译对外国游客了解吉林省冰雪文化具有重大意义。通过对吉林雾凇相关英语导游词进行研究,发现存在较多问题,比如专业化程度不够、忽略文化差异、翻译质量不高等。以生态翻译学理论作为指导,从语言、文化、交际三个维度对吉林雾凇导游词的英语译文提出修改意见,以提高导游词的翻译质量,使更多人了解吉林省的秀美风光,促进吉林省冰雪文化的传播,吸引更多国外游客的到来。
-
生存的荒谬,自我的虚无——试用叙事逻辑学来看萧开愚的《北站》 论文
2024-06-01 11:36:49
11
[摘要]:萧开愚的《北站》在20世纪90年代的诗歌写作环境中,作为中年写作的代表,表达出诗人对现代生活中独特自我的关注,试图运用叙事逻辑学的结构主义方式来对《北站》进行文本细读式分析。医生出身的萧开愚与其他诗人相比,他的诗歌写作道路开始较晚,他也一直以“中年人”自居,《北站》不同于其早期的叙事反讽,是其诗歌转变的代表性作品。
-
山高木修水曲至,意如流水任东西——沈周《灞桥风雪图》临摹论文
2024-06-01 11:28:16
11
[摘要]:沈周是明代中期文人画“吴派”的开创者,其在绘画发展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沈周注重对经典传统的学习,是一位博古通今、博览群书的文人,同时也是一位对后世有着深远影响的艺术大家。从临摹赏析沈周的画作起始,通过临摹学习沈周《灞桥风雪图》的实例,阐释笔者在学习过程中所体悟到笔者当时绘作临习的情绪状态,以及笔者自己在临摹过程中的所获所得。
-
美术作品与文化传承的关系论文
2024-06-01 11:22:30
4
[摘要]:探讨小学美术作品与文化传承之间的关系,首先分析小学美术作品中的文化元素,然后论述文化传承的必要性,强调小学生在这一过程中的重要角色,最后详细讨论将文化元素融入小学美术作品的多种路径。旨在提高人们对小学美术作品在文化传承中的认识,为小学美术实践中更好地融合文化元素提供参考。
-
历史文化资源有效开发利用的实践与启示论文
2024-06-01 11:15:15
7
[摘要]:中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的发源地之一,在几千年的发展历程中积淀了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历史文化资源反映了人类文化的历史进程,也集中体现了古人优良的精神品质。历史文化资源是我国发展过程中重要的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只有加强历史文化资源的有效开发利用,才能保证历史文化资源在新时代得到有效保护和传承,才能有效发挥历史文化资源在经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和价值。然而从我国历史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的实践结果来看仍然存在多方面问题,对我国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和文旅经济产业的发展造成了严重影响。
-
交际翻译理论视角下的英译——以《了不起的盖茨比》为例论文
2024-06-01 10:08:25
50
[摘要]:彼得纽马克是英国当代语言学家、翻译学教授、翻译家和实用翻译理论家。他在多年从事德英、法英翻译实践和教学的经验和基础上,提出了自己总结的一些翻译方面的理论。纽马克与奈达的理论高度相同,都是使用现代语言学来分析,从而具体解决翻译问题。他认为翻译理论“源于比较语言学在语言学的范畴内主要涉及语义学;所有语义学的问题都与翻译理论有关”。同时,他也认可语言的可译性和语言的平等性,他提出翻译不光是一门科学,更是一种艺术。他提出翻译者应该针对不同的文本类型,考虑使用不同的翻译方法,以求译文对译文读者产生与原文对原文读者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