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论文
-
浅析中国古典舞作品《骏马图》英雄意象的构成论文
2024-09-14 11:37:02
69
[摘要]:中国古典舞作品《骏马图》获得了第十三届中国舞蹈荷花奖古典舞评奖金奖。该舞蹈由田露、夏维家和王盛峰担任编导。作为中国民族民间舞编导,田露对中国民族民间舞的编创有着独特理解。
-
城乡融合发展背景下非遗“活态化”传承的实践路径——以泥金彩漆为例论文
2024-09-14 11:31:28
28
[摘要]:乡村振兴是城乡融合发展的内在要求。发展和繁荣乡村文化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保护乡村传统文化、发展乡村特色文化是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具体体现,推进非遗“活态化”传承是振兴乡村文化的重要途径。在此背景下,乡村要进一步思考乡村产业的新需求空间、新发展方向,以文化产业赋能城乡协同发展,积极保护和发掘当地文化遗产,鼓励开展手工艺创作生产,把“指尖技艺”转化为“指尖经济”。
-
浅析英格玛·伯格曼影视版歌剧《魔笛》中的亲密性论文
2024-09-14 11:30:27
9
[摘要]:瑞典国宝级导演伯格曼在60多年的职业生涯中执导了近70部电影,然而,许多人并不了解的是,他不仅是一名出色的电影导演,也是一名杰出的戏剧与歌剧导演。
-
浅析音乐中的均衡与配合——以加拿大铜管五重奏改编曲《Viva la vida》为例论文
2024-09-14 11:01:03
8
[摘要]:本文以加拿大铜管五重奏所改编的《Viva la vida》为例,对铜管五重奏及作品进行分析,进一步来探索音乐的均衡与配合。
-
城市公共空间景观设计研究——以南昌市洪都航空文化园为例论文
2024-09-14 10:56:14
33
[摘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城市公共空间作为居民进行社会交往、文化体验和休闲娱乐的重要场所,其景观设计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城市公共空间不仅承载着城市的历史文化记忆,也是展示城市形象和特色的重要窗口。因此,对城市公共空间景观设计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
浅析新文科融合美育建设的高师钢琴教学模式论文
2024-09-14 10:30:09
8
[摘要]:新文科建设旨在打破学科壁垒,加强学科间的交叉融合,建立、深化并拓展文科教育对其他学科的滋养与联动作用。美育建设的新定位是丰富想象力和培养创新意识的教育,这要求进一步强化学校美育的育人功能,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
-
浅析饕餮纹样式的视觉传达论文
2024-09-14 10:20:16
33
[摘要]:饕餮纹最早出现在良渚文化的陶器与玉器上,商代至西周早期广泛应用于青铜器物上。该纹饰描绘了一种神秘的兽形,是古代先民“敬天法祖”的尊神意识的体现。后世将其视作中华民族的精神符号之一,并在传承中流变。
-
版刻字书与篆书之关系论考论文
2024-09-13 17:19:55
8
[摘要]:“宋尚意”作为广泛认知的概念,在宋代书法演进中产生了深刻影响,是当时书法的显著特征。然而,常常被忽略的是,宋代书法中也存在着复古思潮,实际上这两种思潮相互交织、相互促进。尚意思潮的兴起实质上是对唐代尚法观念的回应,在历经五代乱象和宋初“追求时新、倡导潮流”的阶段后,欧阳修和蔡襄针对真行草书提出了崇古尚晋的观点,而对篆隶书体的关注则回溯到更古老的时期。
-
版刻字书与篆书之关系论考论文
2024-09-13 17:11:14
6
[摘要]:“宋尚意”作为广泛认知的概念,在宋代书法演进中产生了深刻影响,是当时书法的显著特征。然而,常常被忽略的是,宋代书法中也存在着复古思潮,实际上这两种思潮相互交织、相互促进。尚意思潮的兴起实质上是对唐代尚法观念的回应,在历经五代乱象和宋初“追求时新、倡导潮流”的阶段后,欧阳修和蔡襄针对真行草书提出了崇古尚晋的观点,而对篆隶书体的关注则回溯到更古老的时期。
-
柏辽兹音乐创作的文化语境研究论文
2024-09-13 17:03:02
17
[摘要]:作曲家柏辽兹所创作的各种音乐作品,以带有浓厚文学意味的构思和标题,充满了强烈的音乐听觉审美体验意图,众多的作品均体现出自由而又庞大的音乐结构,气势恢宏而又表现出音乐色彩丰富、斑斓的音响,从而体现出极富个性的音乐创作特征。与此同时,在作曲家柏辽兹的音乐创作生涯中,还不失时机地通过音乐评论,全面、详细地阐述自己的音乐艺术创作思想。作曲家柏辽兹在《配器法与管弦乐队研究》一书中,就充分地引用了乐圣贝多芬、韦伯和瓦格纳等著名作曲家和自己所创作的作品片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