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投稿/征稿

欢迎您!请

登录 注册

手机学刊吧

学刊吧移动端二维码

微信关注

学刊吧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关于我们
首页 > 学术论文库 > 艺术论文 双钢琴作品《卡门幻想曲》的风格特征及曲式分析论文

双钢琴作品《卡门幻想曲》的风格特征及曲式分析论文

34

2024-12-14 14:21:27    来源:    作者:liziwei

摘要:双钢琴这种艺术表演形式,在《新格罗夫音乐与音乐家辞典》中是这样被定义的:“钢琴二重奏分为两种形式,一种是两位演奏者共同在一架钢琴上演奏,另一种是两位演奏者各自在自己的钢琴上演奏。”通过对这一概念的解释和梳理,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双钢琴属于室内乐中二重奏分支下的钢琴二重奏范畴,并为钢琴二重奏中的其中一种形式。

  一、双钢琴的定义

  双钢琴这种艺术表演形式,在《新格罗夫音乐与音乐家辞典》中是这样被定义的:“钢琴二重奏分为两种形式,一种是两位演奏者共同在一架钢琴上演奏,另一种是两位演奏者各自在自己的钢琴上演奏。”通过对这一概念的解释和梳理,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双钢琴属于室内乐中二重奏分支下的钢琴二重奏范畴,并为钢琴二重奏中的其中一种形式。

  二、双钢琴作品《卡门幻想曲》简介

  作品《卡门幻想曲》是由格里格·安德森和伊丽莎白·乔伊·罗共同改编及合作演奏的一部现代双钢琴作品。这部作品由Awkward Fermata出版社于2011年收录并出版。对这首作品的感受,安德森写道:“你是否曾经被诱惑?你是否明知是不对的,但仍然与她坠入爱河?在比才挚爱的歌剧中,唐·奥赛把心送予了这个既臭名昭著又动人俏丽的风骚女子—卡门。正如你听到的,你可以想象着自己正被诱捕……或是谁在炙热的夜晚诱惑你?”他们对该作品的深刻理解、研读并融入现代作曲元素及手法,默契地合作,赋予《卡门》新的生命,也带给听众新的音乐感受。安德森和罗热衷于改编一些经典作品,如将莫扎特的《土耳其进行曲》改编为双钢琴版本,将皮亚佐拉的《自由探戈》改编为四手联弹版本,将斯特拉文斯基的《春之祭》改编为四手联弹版本等等。在改编、重塑的过程中,安德森和罗的表演,冲破了以往钢琴表演的庄严肃穆之感,赋予了更多年轻人充满朝气、张力的理解和表演状态。安德森说,希望继续改编经典作品并以不一样的艺术表演形式赋予其独特的视觉听觉感受,也希望这些作品可以被现代人接纳和喜欢,让这些经典之作再流行几百年。

  三、双钢琴作品《卡门幻想曲》的风格特点

  双钢琴版本《卡门幻想曲》全曲分为四个段落共总计五个部分:引子;阿拉贡舞曲(第三幕与第四幕的间奏曲);哈巴涅拉舞曲(第一幕第六场《爱情像一只自由的小鸟》);间奏(第二幕第十一场,咏叹调《这是你扔给我的花朵》);吉普赛之歌(第二幕第一场)。

  阿拉贡舞曲:是以发源于西班牙北部阿拉贡地区的霍塔舞曲为主导,以三拍子为基准的舞曲模式。双钢琴版本《卡门幻想曲》中的阿拉贡舞曲为3/8拍,第一拍为强拍(多以“突强”表达),后两拍为弱拍,因此此乐段的节奏韵律感十分强烈。

  哈巴涅拉舞曲:是源于非洲的黑人舞曲,后来由黑人传入古巴,又由古巴传入西班牙。这是一种中等速度的二拍子舞曲,旋律常常包含了附点节奏和三连音,节奏十分富有弹性。其最主要的节奏型通常为:×.×××|××××。弱起的节拍和切分音、附点音符给人以摇曳并略带缠绵和暧昧之意。这一段的原型是卡门出场时唱的那首脍炙人口的咏叹调《爱情像一只自由的小鸟》。

  间奏《这是你扔给我的花朵》:全曲最为忧伤、低沉、柔美的部分。是根据歌剧第二幕卡门向唐·奥赛扔玫瑰花时唐·奥赛唱的咏叹调而改编。这一部分开始是升d小调,十分低沉如男低音的哭诉,继而转向女中音的倾诉。随后由忧伤的d小调转向明亮的D大调,最后如一幅远景画似的歌唱地结束。

  《吉普赛之歌》:同阿拉贡舞曲一样,是一首三拍子的舞曲,是根据歌剧第二幕卡门在小酒馆里唱的咏叹调改编。本段在速度上不断递增,是全曲的高潮部分。

  四、双钢琴作品《卡门幻想曲》的曲式结构与和声解析

  (一)引子(第1~22小节)

  第一钢琴:左手奏出以b小调属持续音为主要支撑的伴奏。这里伴奏部分分为两个音乐层次,以属持续音#F为第一层,在持续音下层为一个稍具流动感的低音线条,两条旋律一条静止一条流动,相互衬托呼应。右手声部则奏出主题旋律声部,语句划分为4+4+8(a+a1+b),以两句相同材料的乐句加之稍作变化及属七和旋的琶音华彩句结尾。

  第二钢琴:由第11小节进入,第11-14小节左手是一个以b小调Ⅲ级与Ⅴ级音组成的双持续音加之中间填充声部的下行级进。这里由于持续音的加入,和声整体效果较为复合化,但总体来说整体构架为Ⅰ-Ⅴ-Ⅰ的和声进行。右手声部则是一个连续的四度下行进行最后结束在b小调属七和旋上。这里第二钢琴作为陪衬给予第一钢琴上方较高音区增加两个切分节奏的层次线条,使音乐丰富化。

  (二)阿拉贡舞曲(第23~157小节):带再现的单二部曲式,一段激昂的歌谣性片段

  A段第一乐句(第23~39小节)

  第一钢琴:首先是8小节的同音反复,为前奏。紧接着为8小节的叠部,叠部收尾进行了琶音加花处理。叠部主题的写法基本为上声部旋律,再往下作平行声部加厚的支声复调写法。

  第二钢琴:这里第一钢琴占主导地位,第一钢琴有两个主要层次,即右手的旋律声部与左手的平行进行,稍许填充。第二钢琴在此段落主要起支撑节奏骨架与低音以及和声背景的作用。和声方面,左手低声部以#F主持续音为支撑,右手主要以Ⅴ-Ⅰ-Ⅴ的和声链接进行为主。

image.png

  A段第二乐句(第40~46小节)

  第一钢琴:8小节经过句,织体变为左右手交替的16分音符。这里第一钢琴也可分为左右手两个层次,右手层次为八度旋律中略加平行填充;左手为下方七度的陪衬旋律加之中间声部的填充,这里连续的七度进行造成了连续二和弦平行进行的效果,与第二钢琴的属持续音#F纵向结合,营造出丰富的效果但b小调的调性感觉十分稳定。

  第二钢琴:双线条,属持续音与上方和声进行,以属持续音为骨架的上方和弦,较多的附加音复合进行。然后A段再经一次变奏重复,进入B段。

  B段(第65~79小节):一段新的旋律材料,为旋律加同步节奏支声复调的写作手法。由两个八小节乐句组成,第二句为第一句的变奏。第80~87小节为经过句,第88~112小节为在属持续背景上的八度旋律,再加之同音轮指等技巧性的经过片段。第113~138小节,这里主题材料并不是真正的再现,主题旋律经过变形,并且并未完全陈述便以八度与琶音和同音轮指等炫技片段过渡到下一段。再现部分(不完全):第139~157小节,这里只再现了A段第一句,之后便进入尾声,经一些技巧性的快速音型后进入组曲下一部分。

  在和声上,原作《卡门》基本以Ⅴ-Ⅰ的进行为主体,并充斥着大量的属持续。而本曲的改编年代为现代,曲中包含许多现代的因素,却又尊崇原著,于是此曲之中既包含跟原著一样的大量属持续,又在传统属持续的基础上,添加了许多附加音、代替音与倚音等。使传统的属-主进行增添了颇多的复合性与新颖性。

  (三)哈巴涅拉舞曲(第158~248小节):著名的《爱情像一只自由的小鸟》唱段,二部曲式加之一次装饰反复

  二部曲式第一段(第158~186小节):平行乐段,第二乐段为第一乐段的装饰反复。8+8的二乐句结构。这里音乐分为三个层次:第二钢琴在最低声部不断重复的哈巴涅拉舞曲固定节奏,再加之右手的加花等装饰线条,以及第一钢琴的支声复调平行进行的旋律线条。第二乐句是第一乐句的反复,旋律线条转移至第二钢琴。而后是乐段的反复,其旋律经过分解八度的加花随后进入下一段。

  二部曲式第二段(第187~205小节):此段落双钢琴的特性被充分体现出来。旋律在两个钢琴声部中交替,伴奏这一概念被模糊化,两架钢琴以一种游戏性的你唱我答的方式游走着。旋律由线状转为带状加点状呈现,音乐线条穿插交错。紧接着是整个二部曲式的装饰反复,随之结束。

image.png

  (四)间奏(第249~301小节):改编自咏叹调《这是你扔给我的花朵》,二段体,充满后期浪漫派时期风格

  第一段(第249~281小节):五乐句乐段(10+8+4+4+7)。

  第一乐句由第一钢琴演奏着d小调持续音,第二钢琴奏出沉重的旋律,和声由Ⅱ级离调导和弦开始,逐步进行到第一乐句结束的属和弦。第二乐句旋律高八度同头变尾,由主和弦开始并再次走向Ⅱ级离调,Ⅱ级,导二,最后结束在F大调主和弦上。第二乐句的主要和声骨架为Ⅰ-Ⅳ-Ⅱ-Ⅴ-Ⅰ-Ⅳ-Ⅰ,每个骨架和声均在其基础上离调并解决到该级数,最后乐曲转向同主音大调D大调。

  第二段:由第一钢琴右手的旋律声部与左手的三连音织体伴奏,加之第二钢琴的副旋律与经过性的加花处理,以四条线纵向结合形成了一段宽广悠长的音乐形象。最后经11小节的尾声进入下一部分。

  (五)吉普赛之歌(第302~457小节)

  此部分分为三段,音乐旋律同样在原作中颇为著名,原作为女生轮唱,舞曲性质,场景为人们在油灯下欣赏吉普赛女郎的舞蹈,其中主角便是卡门与他的女友们。卡门主唱《吉普赛之歌》,女伴轮唱。作曲家改编此段音乐抓住了核心的舞曲性质,并尊崇了吉普赛舞蹈中速度越发加快的特点,营造出一幅极具推动力,画面感颇强,热闹非凡的场面。

  第一段(第302~347小节):8+10+8+10+10,五乐句结构。第二第三乐句为第一第二乐句的移调变奏重复,并在速度上有所加快,然后再加之10小节的过渡句。和声上,在保持吉普赛舞蹈的3/4拍八分音符节奏的基础上逐步地下行进行,旋律由第二钢琴右手声部做节奏同步的支声复调写法。

  第二段(第348~429小节):卡门唱起《吉普赛之歌》,歌曲旋律由第一钢琴右手声部演奏,第二钢琴右手在下方做节奏基本同步的副旋律陪衬,并在弱拍加花以丰富总体音效。第一乐句结束在第357小节,第二乐句结束在第367小节。由第三乐句开始继续加快速度,结束在第375小节。自第三乐句起低音声部一直保持着主持续音,在旋律往下模进的同时,和声也逐级向下进行,并始终保持着乐曲最初的节奏型。第389~429小节为重复段落,作曲家把旋律细碎化,把旋律因素掺杂进丰富的钢琴炫技性织体中。此段落,具有华彩性质,是演奏者展示技巧的片段。

  最后一段再现第一段的开头部分,加之纵向和声使整体音效加厚,在快速度的推进中达到高潮并以八度激进下行结束全曲。

  五、结语

  双钢琴作品《卡门幻想曲》无论是创作手法还是演奏技巧都体现了其独特鲜明的改编理念和艺术风格,以及双钢琴作品创作的当代性特征。作者用个性化的音乐语言,借助双钢琴这种独特的表演艺术形式,向世人呈现了双钢琴演奏在音响效果和演奏技巧方面的多重可能性,其运用独特鲜明的创作手法和演奏技巧加以革新和突破,成功地重塑了人物卡门热情奔放的形象,让这部经典歌剧散发出独特的音乐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