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工论文
-
煤炭质量常规化验中的注意事项论文
2024-06-27 17:06:08
5
[摘要]:针对煤炭质量常规化验中采样阶段、制作阶段、化验分析阶段存在的问题及处理措施进行分析,讨论了煤质化验环节、发热量检测环节、硫含量检测环节、挥发检测环节中的误差控制措施,目的在于提高煤质常规化验结果的准确性和真实性,为同类煤质化验工作提供借鉴和参考。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背景下,各行各业对于煤炭资源的需求量也在持续增多,同时对于煤炭的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煤炭质量检验检测工作也显得尤为重要。煤质化验步骤相对复杂,受各类因素影响容易出现化验质量问题和误差问题。为了满足生产和生活当中对煤炭质量的不同要求,针对煤炭的
-
煤炭自燃释放气体与煤温关系研究论文
2024-06-27 16:59:48
15
[摘要]:针对煤炭自燃对矿山开采的威胁问题,对井田煤炭取样实验,分别检测煤温和煤自燃所释放气体的值并获得其相关关系。通过数据拟合与图像分析,得出释放气体的浓度将会极大地影响煤的自燃。基于实验数据与现象,判定在不同温度下煤自燃发生的可能性,从而为煤矿煤自燃预防起到启示作用。
-
煤巷断层区顶板破断机制分析及支护对策研究论文
2024-06-27 16:52:14
3
[摘要]:煤矿开采过程中可能会发生各种事故,顶板事故是其中十分常见的一种,一旦发生事故,不仅会影响煤矿开采造成经济损失,而且可能会产生人员伤亡,危害巨大。在阐述断层区顶板出现事故的主要原因基础上,研究断层区顶板破断机制,最终总结了支护断层区煤巷顶板破断的合理措施,希望对相关工作人员以及煤矿行业发展都能够有所帮助。
-
煤矿矿井水处理现状及发展趋势论文
2024-06-27 16:40:59
14
[摘要]:随着我国节能环保工作的持续推进,煤矿事业的发展逐渐向着技术创新的方向展开了持续的探索,在处理煤矿矿井水方面加大了资源投入力度,针对煤矿矿井水处理技术加强了深入的研究。本文分析了矿井水的水质特征,结合煤矿矿井水的处理现状,提出了煤矿矿井水处理技术的发展趋势。
-
煤矿井下通风系统设计及应用效果研究论文
2024-06-27 16:29:15
5
[摘要]:针对某煤矿通风系统存在的主井进风量过大、主斜坡道进风量不足、部分区域存在漏风、回风系统风阻损失较大的问题,采取加设密闭墙并联运行空气幕,调整回风风机工况,优化通风通道,修复密封墙,清理总回风通道的措施,提升了通风系统效率,井下风量和空气质量得到保障。
-
煤矿井下坚硬顶板作业面初采卸压工艺方案论文
2024-06-27 16:16:00
2
[摘要]:针对山西乡宁焦煤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台头煤矿8116综采面顶板硬度大、难以自行垮落、来压强度大、安全性差的不足,建立了硬质顶板的简支梁力学模型,对该模型下的顶板受力情况进行了研究,确定了垮落步距和顶板厚度及顶板抗拉强度有关,针对性地提出了作业面的初采卸压工艺方案,对预裂爆破方法和预裂爆破工艺流程进行了重点分析。根据在井下作业面的实际应用,作业面初采卸压的方案能够显著减少初采时的来压步距和来压强度,极大地提升了井下作业的安全性。
-
煤矿井下复杂地形条件综采面综采技术的应用研究论文
2024-06-27 16:00:21
3
[摘要]:综采技术应用与煤矿井下综采作业的生产效率、生产安全息息相关,煤矿生产中,综采技术应用是核心要素,在煤矿井下复杂地形的条件下,利用综采工作面的综采技术,要制定恰当、可行的技术方案,考虑到地形条件较为复杂,在综采技术应用中需要明确支护方案的作业流程,强调支护规范性,提高生产质量和井下综采的作业效率与安全性。本文分析了综采面巷道支护方案及技术优势,提出了煤矿井下复杂地形条件的综采面综采技术应用要点。
-
煤矿充水因素评价及涌水量预测论文
2024-06-27 15:53:20
6
[摘要]:为真实掌握煤矿的涌水量和充水条件,在对煤矿水文地质分析的基础上,首先对充水条件和充水因素进行评价,得出煤矿的充水通道主要为导水裂隙带,基于层次分析得出通道条件的权重因子为0.266 7最大,为该煤矿的充水的首要条件;在对煤矿历年涌水量观测结果分析的基础上,采用大井法对涌水量进行预测,综合分析最终得出该煤矿正常涌水量为462 m3/h,最大涌水量为693 m3/h。
-
飞灰和水泥对砷渣稳定化固化影响的初步研究论文
2024-06-27 12:01:32
5
[摘要]:某化工厂产生的危险废物砷渣,其浸出液总砷质量浓度为6 679 mg/L,远超《危险废物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 18598—2019)。为降低砷渣浸出砷的含量,研究采用钙盐沉淀法脱砷,主要对比了不同比例下生产废料飞灰和生产原料水泥对砷渣的稳定化固化处理效果。结果表明,在m(飞灰):m(砷渣):m(水泥)=5:1:2,稳定化固化反应时间1 h,养护时间48 h的条件下,砷渣的稳定化固化效果以及经济性较好,砷的浸出质量浓度为0.587 mg/L。
-
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应用研究论文
2024-06-27 11:56:42
3
[摘要]:分析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发展趋势及现状,结合某公司已建成投入使用的15万吨/年示范工程,进行为期168 h的试运行,对不同负荷状态下烟气二氧化碳捕集率及主要技术指标参数进行分析。从监测结果来看,示范装置系统工艺设计合理,所得液化二氧化碳产品浓度保持在99.5%以上,完全满足驱油、化工利用封存等需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