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工论文
-
采矿井下通风系统的智能监测与优化控制策略论文
2024-06-26 10:30:59
3
[摘要]:通风系统的智能监测与优化控制对矿井的安全和高效运营有着积极的影响。文章旨在研究先进的通风系统监测与优化控制策略,以提高采矿井的安全性和生产效率。通过采用先进的传感技术和数据分析方法,实时监测矿井内的气流和空气质量参数。同时,采用智能控制算法,根据实时数据进行通风系统的优化控制,以确保最佳的通风效果和能源利用率。文章研究结果表明,该策略能够显著提高矿井的安全性,减少事故风险,并提高生产效率,为采矿业提供了可行的智能化通风系统监测与控制方法,有望在实际生产中得到广泛应用。
-
不同植被下土壤有机质含量的测定论文
2024-06-26 10:27:14
32
[摘要]:土壤有机质(soil organic matter,SOM)是一项评判土壤质量状况的重要因子,其含量的高低对农业生产活动具有重要作用。本文采集了江南地区三种不同植被下的土壤样品,在实验室使用重铬酸钾外加热容量法测定土壤有机质含量。结果发现,原始树林土壤有机质含量为11.6 g/kg,茶田为19.2 g/kg,竹林为36.8 g/kg。
-
不同絮凝剂作用下煤泥水沉降性能及絮团特性研究论文
2024-06-26 10:20:12
5
[摘要]:当前我国煤泥水采用浮选工艺时存在絮凝剂投入过量问题,造成絮凝沉降效果较低、絮凝剂浪费、浮选药剂成本较大的情况。从絮凝剂种类、絮凝剂相对分子质量、絮凝剂用量三方面因素对不同絮凝剂作用下的煤泥沉降性能及絮团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阴离子型絮凝剂对比其他类型絮凝剂在煤泥沉降、上清液透射比值指标上效果显著;絮凝剂用量越大煤泥沉降速度越快,絮团粒径越大,上清液透射比值越大;采用小剂量药剂,相对分子质量为影响煤泥沉降关键因素,采用大剂量药剂,相对分子质量和用量均为影响煤泥沉降关键因素。
-
不同提取方法用于复混肥中钾含量测定的对比研究论文
2024-06-26 10:13:32
0
[摘要]:分别采用超声和振荡法提取复混肥中的钾离子并测定其氧化钾含量,与沸水提取法的测定结果进行了对比,优化测定条件后进行了精密度和加标回收实验。结果显示,超声提取5min可完全水解出复混肥中的钾离子,该方法加标回收率为99.1%~100.6%,相对标准偏差为0.31%;振荡提取10min可完全水解出复混肥中钾离子,该方法加标回收率为98.9%~100.9%,相对标准偏差为0.34%。
-
不同金属助剂对活性组分Ir催化丙烷脱氢调控规律的研究论文
2024-06-26 10:04:15
2
[摘要]:选用Zn、Ga、Sn为金属助剂制备了IrZn/SiO2、IrGa/SiO2和IrSn/SiO2三种双金属催化剂,探讨不同金属助剂对Ir位点结构及催化丙烷脱氢性能影响。结果表明,催化剂中Ir位点的分散性极大影响催化性能。
-
不同废水中活性氯与粪大肠菌群的相关性研究论文
2024-06-25 15:19:00
14
[摘要]:活性氯具有特定的氧化性,能使微生物细胞内酶活性降低,导致细胞失活,从而使微生物死亡;在疫情期间,大量使用含氯消毒剂杀毒,对生态环境有着一定的影响,本文选取疫情期间废水中粪大肠菌群和总余氯含量为代表,直接测定了不同水样中所含粪大肠菌群以及使用哈希DR 300便携式快速测定仪测定个水样中总余氯的含量,得到了废水中总余氯含量与粪大肠菌群具有一定的线性相关性。
-
不同废水中活性氯与粪大肠菌群的相关性研究论文
2024-06-25 15:19:00
3
[摘要]:活性氯具有特定的氧化性,能使微生物细胞内酶活性降低,导致细胞失活,从而使微生物死亡;在疫情期间,大量使用含氯消毒剂杀毒,对生态环境有着一定的影响,本文选取疫情期间废水中粪大肠菌群和总余氯含量为代表,直接测定了不同水样中所含粪大肠菌群以及使用哈希DR 300便携式快速测定仪测定个水样中总余氯的含量,得到了废水中总余氯含量与粪大肠菌群具有一定的线性相关性。
-
不同测定润滑油黏度方法的对比研究论文
2024-06-25 15:13:58
7
[摘要]:为能够快速灵敏地反应润滑黏度变化情况,满足实际应用需求,通过分析CPA-TPA和DCPE-TPA两种聚焦诱导荧光探针检测方法,对比研究其在润滑油中的荧光发射强度,结果表明:这两种探针都可用于检测润滑油黏度变化,且随着润滑油黏度的增加,其分子荧光发射强度均随之增大,但是在相同黏度的润滑油中,分子转子旋转阻力更大的CPA-TPA分子的荧光发射更强,明显高于DCPE-TPA,其对黏度的响应性能更好。
-
丙烯酸装置焚烧炉爆鸣事故的安全风险分析及预防论文
2024-06-25 15:09:15
18
[摘要]:为了防范丙烯酸装置焚烧炉爆鸣事故的潜在风险,提升系统装置运行的安全稳定性。首先分析了发生爆鸣事故风险的根本原因,包括设备故障损坏、人为因素以及不完善的安全监管系统,进一步探讨了焚烧炉中残留甲苯的进入对事故的主要影响,并评估了事故后果,包括人员伤亡、设备损坏、环境污染等。针对以上安全风险,提出了相应预防和处理措施,以确保焚烧炉的安全运行和风险控制。
-
表面改性对超级电容器正极材料性能的影响论文
2024-06-25 15:05:25
6
[摘要]:采用(甲基二茂铁)十二烷基二甲基溴化铵表面活性剂对超级电容器正极材料(镍钴硫化物(NCS))进行表面改性。通过对改性前后NCS材料性能测试,探究NCS表面性质改变对材料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环己烷溶液中改性的NCS材料在充放电时间、电荷转移能力及离子扩散速率上有所提高,表面活性剂的定向排列改善了NCS材料-电解液的界面动力学,提高了材料的充放电性能。该研究有望为其他领域的电化学储能研究和超级电容器的改良和探索提供探索性思路,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