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工论文
-
水样总磷测定方法改进研究论文
2024-06-29 16:53:10
1
[摘要]:本文开展水样总磷测定方法改进研究。在对实体总磷来源、总磷超标危害加以分析后,以贵州省某冶炼企业总排口总磷测定情况为研究对象,对企业总磷测定方法以及水样保存方法进行改进,并对改进前后数据进行对比,以对比结果论证改进方案的可行性。
-
光催化技术在室内空气净化中的研究进展论文
2024-06-29 16:51:44
10
[摘要]:光催化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绿色环保、高效低耗的净化技术,是当今解决室内空气污染问题的主要研究方向,具有巨大发展前景与未来市场。基于此,总结了光催化技术的原理、光催化材料的种类、合成方法和当前该技术的应用领域,推动该项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应用。
-
塔里木油田富源井区深井超深井抗240℃高温钻井液体系研究论文
2024-06-29 16:50:00
23
[摘要]:深井超深井的勘探开发已逐渐成为油气开发的主要对象,钻井液是深层超深层钻完井工程的核心技术,是钻井成功的关键之一。本文通过分析塔科1井的技术难点,对水基钻井液的降滤失剂、沥青封堵剂、抗高温抑制剂以及抗高温颗粒封堵剂进行了优选,形成了一套抗240℃高温的水基钻井液体系;并对钻井液体系进行评价。实验结果表明,钻井液体系在240℃高温下具有良好的流变性和降滤失剂性能,满足塔里木油田深井超深的钻井需求。
-
管式炉中流体流动与传热性能的优化设计研究论文
2024-06-29 16:47:36
9
[摘要]:本项目以石油化工等工业领域广泛使用的管式加热炉为对象,以计算流体动力学为主要工具,通过建立标准的k-ε湍流模型,利用PDF非绝热燃烧模型以及基于离散坐标的辐射传热模型,对加热炉内的流动、传热、传质过程进行数值模拟。本项目的研究成果将为实现炉膛中的燃烧过程的有效调控、优化模型参数和提高炉膛中的热效率等方面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
-
石油化工设备腐蚀原因及防腐管理论文
2024-06-29 16:44:48
7
[摘要]:为进一步提升石油化工设备的运行质量,最大限度降低其腐蚀问题,本次研究以某石化企业设备运行现状为例,结合理论分析确定腐蚀原因,并通过电化学分析等方法,对设备主要材料的腐蚀机理进行初步分析。而后基于机理分析结果,设计石油化工设备腐蚀监测管理系统,实现对设备腐蚀问题的初步监测,预计该系统将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
石墨烯光催化材料对污染水体的净化效果研究论文
2024-06-29 16:25:19
3
[摘要]:为切实从源头上提高水体污染的治理效果,通过利用石墨烯光催化技术优势,对比分析由石墨烯+聚乙烯+纳米TiO2+碳纤维组成的石墨烯光催化材料,在不同铺设面积比100%、70%、50%和30%的净化效果。相比于空白组,不同铺设面积比对TN、NH3-N的去除效果差别不大,而对COD去除、DO提升优势显著;且最终净化效果大小顺序为:30%<50%<70%<100%,最佳铺设面积比是70%,其对COD的去除率超出空白对照组75.08%,综合表明该材料能够治理水体污染。
-
石膏粉添加高密度聚乙烯材料组织及力学性能分析论文
2024-06-29 16:22:01
2
[摘要]:为了提高高密度聚乙烯PE-HD的力学性能,通过添加石膏粉的改性处理方法制备得到PE-HD/石膏粉材料,对比了不同的石膏粉添加量条件下PE-HD材料的组织结构及力学性能变化情况。通过实验测试手段对其性能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当石膏粉含量改变后,材料试样结晶峰的温度也发生了显著变化,并在石膏粉质量分数达到40%时形成最低的结晶峰温度。石膏粉含量提高其强度也随之增大,石膏粉添加量超过40%后,材料冲击强度先减小后上升;塑性变形功与吸收断裂功也最高,具备良好综合性能。该研究有助于提高高密度聚乙烯材料的性能,具有
-
深埋藏断层发育采煤工作面自动化技术研究及应用实践论文
2024-06-29 16:16:37
6
[摘要]:在矿山开采过程中,经常会碰到各类深埋藏断层,其存在不但会增加开采设备的磨损,而且还会影响矿山的煤炭资源高效开采,进而影响矿山的整体生产效率。但是,采用常规的“过断层”方法,有可能增加工作面冒顶片帮的发生几率。为此,本文就综采工作面的深埋藏断层提前处理技术进行了论述,以期为有关部门提供借鉴。
-
深部巷道围岩非对称破坏规律研究论文
2024-06-29 16:12:29
3
[摘要]:深埋煤层巷道围岩的塑性区形态及范围对煤矿生产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山西某矿150505工作面顺槽为研究背景,通过理论分析的手段,研究了侧压系数和应力偏转角度对圆形巷道围岩塑性区形态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在非等压应力场下,巷道围岩会呈现圆形、椭圆形、蝶形三种形态,当巷道围岩形成蝶形塑性区时,围岩的塑性区较大;巷道围岩的塑性区偏转程度与围岩主应力偏转程度存在一一对应关系,塑性区的偏转角度与主应力偏转角度基本一致;当蝶形塑性区最大尺寸蝶叶旋转至巷道上方时,巷道容易产生冒顶,这也是巷道围岩产生非对称破坏的原
-
三维柱阵列型纳米多孔硫化亚锡负极的电化学合成与储锂性能研究★论文
2024-06-29 16:07:02
17
[摘要]:本研究在铜箔基底上通过无模板恒流电沉积技术成功制备出三维柱阵列型纳米多孔铜镍集流体。采用恒压电沉积方式在该集流体表层沉积SnS纳米颗粒,形成了具有三维柱状结构的纳米多孔硫化亚锡电极。利用恒流充放电测试与XRD、SEM、EDS技术,综合评估了该负极的电化学特性、微观结构、化学元素分布及其物相成分。结果表明,所制备的纳米柱表面存在孔隙,阵列间隙均匀。在0.1 mA/cm2电流密度下,该电极首次放/充电过程中分别提供了0.77/0.48 mAh/cm2的面积比容量,首次库仑效率为62%。经过50周循环后,电极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