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论文
-
迈向后人类:赛博格艺术中身体的表现形式论文
2024-06-14 09:43:43
85
[摘要]:第三次技术革命以来,“赛博格”在人与科技联系不断加深的背景下被提出。技术和人自身之间的边界变得模糊,数字技术、生物技术、虚拟空间与现实空间的高度融合,引出技术化的身体、媒介化的身体、和虚拟身体的媒介化等身体的多种形式,也伴随着机器哲学、“超人类”“后人类”等概念被提出。文章从后人类身体的理念出发,探寻赛博格艺术中技术、媒介与身体的紧密关系和产生的演变。
-
马洛和康拉德本人的伦理困境论文
2024-06-14 09:34:08
3
[摘要]:这篇文章回到马洛的伦理现场,本着这个人物的个性、性格、行事作风来探讨马洛对库尔茨未婚妻说的谎言的是是非非。马洛是个现实主义者,既不是假道学家,也不是优柔寡断的人。马洛也好,康拉德也好,可能都对殖民没有什么好感,不过我们这些读者进一步要求二者谴责库尔茨的同时,还要赞美被侵略的当地人,这可就有些苛刻了,毕竟马洛和康拉德都是白人。英国人、波兰人为什么一定要对受苦受难的非洲人民大加赞美,说到底,谁也不愿意被殖民者蹂躏,但这并不等于说已经被蹂躏的本人就是必须加以赞美的,这种逻辑是政治逻辑,不是美学逻辑。
-
论音乐舞台剧对大学生德育品质的培养论文
2024-06-14 09:25:03
13
[摘要]:高校是优秀人才培养的摇篮,承担着为国育才的重任,应当全力做好德育素质的培养工作,积极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音乐舞台剧作为一种综合性的艺术形式,不仅能够给人以美的享受,同时也能在德育培养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因此,文章通过介绍音乐舞台剧的含义,分析音乐舞台剧的艺术特点,讨论音乐舞台剧对大学生德育素养的提升意义,进而研究基于音乐舞台剧的大学生德育品质培养策略。
-
论音乐理解基本特性及其对高师音乐教法课的意义论文
2024-06-13 14:28:26
8
[摘要]:高师学生应具备一定的音乐教学理论水平、音乐素养和音乐教学实操能力。音乐相关理论的学习是设计好音乐教学步骤的基础。其中,音乐理解是音乐学科中的重要课题,相关讨论卷帙浩繁。经研究,感性与实践是音乐理解的两大特性,前者基于音乐与人的客观心理规律,后者基于音乐实践相关的学科理论。因此,面向师范生的音乐教学法课程,应阐明音乐理解的两大特性。基于此,高师学生在学习音乐教学法时,才能够做到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
-
论艺术之魂与存在:《卧虎藏龙》之“见本心”
2024-06-13 14:13:46
8
[摘要]:李安电影《卧虎藏龙》之“见本心”:一是玉娇龙的“本心”;二是李慕白的“本心”;三是李安的“本心”,是李安的“戏假情真”,亦是影片脉动的情感真理。面对技术理性、异化与非人之当代性、现代性人性危机,指出自救之道:通过艺术的体验之路,重返感性,是我们对艺术的心灵需求。回归生命本体论,是柏拉图式的“酒神的狂欢”与诗的迷狂,以“体验”之桥梁,通达人性的复归之道。“生命通过艺术而获得自救”[1],这才是艺术之魂与存在,是海德格尔诗意栖居的“在的家园”。
-
论舒斯特曼身体美学中的“审美”功能论文
2024-06-13 13:59:58
17
[摘要]:舒斯特曼作为实用主义的代表人物之一,抛开传统哲学对身体的偏见,以身体的体验和感受为切入点,强调了哲学在审美生活中的指导作用及承载功能。文章在阐述舒斯特曼身体美学中的审美功能时,反思人类生活,探索文化精神发展的内生动力的同时,也在认真思考一个重要问题,即人如何从现实中解放出来,获得人的全面发展。针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对于我们探讨身体美学中的“审美”功能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
浅析天人相应观在二十四节气中视觉创新的可能性论文
2024-06-13 13:47:55
18
[摘要]:自二十四节气申遗成功后全国掀起对这一文明财富的保护与传承发展浪潮,传统节气文化备受关注。天人相应观是二十四节气的文化来源和基础,也是中医文化整体论的基础和前提。在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中,中医学天人相应理论贯穿二十四节气文化思想并得到充分发挥,使中国传统二十四节气与中医学思想内涵得到更多关注与认可,故而推动了传统民俗文化及中医学领域下理论知识的学习和延展,保护并思考其时代意义,期许能够为二十四节气与中医学理论的长远发展提供有利帮助。文章基于二十四节气与传统中医学天人相应观的基础上,探究跨学科的关联性同时设法融
-
论电视剧《鬓边不是海棠红》的悲剧美学论文
2024-06-13 13:45:39
12
[摘要]:由惠楷栋导演执导,改编自水如天儿同名网络小说的电视剧《鬓边不是海棠红》,是一部以弘扬传统京剧文化为主题,以展现程凤台与商细蕊的知己情谊为主线,讲述两人在战火动乱中并肩前行的传奇年代剧,于2020年8月7日成功上星北京卫视。电视剧在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同时,聚焦时代、个体、生存等话题,真真切切地从剧中为大众呈现,引发观众深切的情感共鸣,带来文化震撼。文章从审美的角度出发,深入剖析电视剧《鬓边不是海棠红》中所体现的悲剧性,以及其悲剧美所带来的价值意义。
-
林州方言中的“圪”头词论文
2024-06-13 13:39:20
9
[摘要]:林州市(原林县)地处太行山东麓,豫、冀、晋三省交界处,也是中原文化、三晋文化、燕赵文化三种文化交会的地方。林州方言属于晋语邯新磁漳小片,属于北方方言特点鲜明的地区之一,具有晋方言的典型特征。因林州独特的地理位置以及北方官话和多种方言影响,林州方言在语音、语法等方面都产生了变化,其语义和语用也更为丰富,同时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人们交流情感表达的需要而不断丰富和完善。
-
浅析互动视角下的新时代博物馆论文
2024-06-13 12:01:56
12
[摘要]:在博物馆的游览过程中,观众与展览之间的互动关系对于游览博物馆的观看体验有重要的影响。通过分析可知,博物馆最为基础的功能是满足观众的主观意图和审美需求,能为观众带去全新的文化体验,注重观众与展品间的共鸣,体现博物馆展览的美学价值。而有关策展的目标和方向则需集中引导大众关注未知领域,并构建以“相遇”互动为主题的体验空间,为观众与博物馆之间构建互动平台,以达到提高展览效果的目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