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
检察机关参与现代金融监管的路径分析论文
2024-03-02 10:14:51
9
[摘要]:2023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标志着我国初步建立了现代金融监管体系。随着我国检察机关“四大检察”职能的确立,检察机关参与现代金融监管,不仅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也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推进金融检察专业化是检察机关参与现代金融监管的一条有效路径,具体包括形成金融检察业务范围、设置金融检察组织机构、打造金融检察人才队伍、构建金融检察工作机制等。
-
公证对遗产管理人制度的参与论文
2024-03-02 10:13:44
2
[摘要]:《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四十五至一千一百四十九条的规定构建了遗产管理人制度的基本框架,为遗产管理人的工作提供了基本遵循。但作为一项全新的制度,遗产管理人制度尚不完善,其落地生根,特别是在适用过程中公证作用的发挥,还需理论界和实务界共同探索。本文试图从遗产管理人的产生方式、权利属性、外部监督等方面探讨如何发挥遗产管理人的作用,探求公证机构如何介入并完善相关职能以配合遗产管理人制度的落地。
-
基层法律援助的运行机制及完善研究——以 A 地区为例
2024-03-02 10:10:20
3
[摘要]:法律援助起源于英国,在我国也得到了很好的发展。政府通过设立法律援助机构的方式,为相应群体提供免费的法律帮助,在维护这些群体的权益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相比较于城市地区发展而言,农村地区不仅经济薄弱,在权益保护方面也存在一定不足。而从我国法律援助制度构建与运行角度来看,并没有针对农村地区的实际情况有所倾斜,从而导致在农村基层地区法律援助的运行中存在一定不足,主要体现在法律援助程序规定不合理,法律援助的方式传统、单一,法律援助经费法律保障不完善三个方面。为了更好地保障农村基层地区群众的法律权益,本文对法律援助
-
互联网平台劳动关系的认定研究论文
2024-03-02 10:07:15
8
[摘要]:互联网平台劳动关系的认定是一个重要且复杂的问题,涉及劳动者权益保护和平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本文从定义、法律框架、认定标准与要素等多个方面对互联网平台劳动关系进行了深入研究。首先讨论了互联网平台劳动关系的定义和特征,分析了现有的法律框架和相关法规对互联网平台劳动关系的认定。其次,探讨了互联网平台劳动关系的认定标准与要素,讨论了互联网平台劳动关系认定面临的挑战和问题。最后,展望了未来互联网平台劳动关系的发展趋势。
-
高校人事聘用合同中的服务期违约责任——基于39起高校人事争议诉讼案件的分析论文
2024-03-02 10:07:03
1
[摘要]:随着我国高等学校人事制度改革的全面推进,我国高校实行人事聘用制已经常态化,高校与教师之间以人事聘用合同为纽带,建立人事聘用法律关系。教师违反服务期约定承担违约责任的案件备受关注,但由于人事聘用合同中对违反服务期约定如何承担违约责任缺乏相关法律依据,导致对教师所应承担的违约责任存在同案不同判的现象。本文通过对司法实践中高校人事争议诉讼案件的梳理,首先,对案件进行了归纳总结。其次,指出目前在司法实践中由于缺乏法律依据出现的问题。最后,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完善建议,在立法上,应当弥补现行法律的缺漏,细化有关
-
基于项目式学习的高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发— 以 “吉木萨尔县水产养殖研学 ”课程开发为例论文
2024-03-01 14:28:50
1
[摘要]:基于项目式学习(PBL) 的综合实践研学活动能够有效融合多门学科的理论知识和 思维方法 , 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和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
-
基于问题解决的高中信息技术单元教学设计探索论文
2024-03-01 14:24:52
3
[摘要]:新课标视域下 , 基于问题解决的深度学习模式 , 有助于提升学生核心素养 , 单元 教学则是落实问题解决教学模式的有力支撑 。
-
基于体验式学习的生涯价值观探索教学实践研究论文
2024-03-01 14:19:43
3
[摘要]:本文结合课例 “价值观探索 ”的教学实践 , 在学生实际需求和发展水平的基础上 , 探索体验式学习在高中生涯规划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 提出 “生涯五动活力课堂 ”
-
基于社会资源的跨学科主题课程的探索与实践— 以北京四 中与北海公园共建“品园 ”课程为例论文
2024-03-01 14:17:00
7
[摘要]:为落实新课标精神 , 北京四 中跨学科研究团队充分利用学校周边社会资源 , 开设 “品园 ”跨学科选修课程 。本文以 “园林 ”为主题 , 以北海公园为背景进行整体设计
-
基于教学做合一理念的数学项目式学习活动设计— 以 “解救希帕索斯 ”为例论文
2024-03-01 14:13:02
4
[摘要]:教学做合一理念是保障项目式学习活动设计有效性的重要支撑 。本文基于对教学做 合一理念的分析 , 归纳出陶行知“以事定学 、为学而教 、 学以致事”
